筆秀天后宮  

時間:
2013年7月26日

地點:
高雄橋頭筆秀天后宮(高雄市橋頭區筆秀路廟前巷4號)

交通方式:
搭乘台鐵或高雄捷運至橋頭站,再轉搭高雄市公車紅69路至「筆秀」站下車,沿筆秀路進入村落步行約十分鐘即可抵達

【筆秀天后宮簡介】
自廟內沿革誌
明末永曆十五年(西元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登台驅逐荷蘭人,設立二十八宿營,本庄地位中居,為防荷蘭人再度侵入,鄭氏所轄二十八宿營中的軍事行營單位之一,名謂「畢宿」營,係本庄原名,後因鄭氏行屯田制,畢宿營即為屯墾南路,其後行營名稱,變成村名。本村村民均為屯民之後裔,後來村民認為畢宿不雅,逐(疑「遂」誤)改稱為筆秀,係現在之村名。

是時有渡海來台之軍民,為顧及航海安全起見,親自到湄州祖廟,恭奉媽祖神像,來到本村奉祀,惟當初因經濟上關係,建築簡陋,一律竹造茅葺,可謂草廟,後因媽祖神通廣大,神靈顯赫,行醫救世,靈驗非常,遐邇信仰,香火鼎盛。經村民商議,在本村西側郊外142地號田地,共同出資改建咾咕石壁,蓋瓦廟宇一座,玉封天后宮。

迨至甲午之戰後,日軍進據台灣,於光緒二十一年(西元一八九五年)日軍藉口清莊,殘殺抗日義士暨李宗溪等數十人,並在天后宮沿邊火化,天后宮亦遭焚毀。是時媽祖神像,經村民搶救,恭奉請往私宅,由爐主輪流奉祀。迄至民國二十四年仲春,經信徒李彰、李武、李瑞、許淨等發動村民共同出資,予以重建之議。惟原址,奉媽祖神諭裁示,因厭煩不可採用,是以重新購買林子頭段214地號「即現址」重建規模普通之廟宇一座,延續香火。

因隨著人口激增,天后宮香火,日漸鼎盛,後因聖母,威靈顯赫,德澤顯化,是以信眾,崇信有加,膜禮參香不絕。惟因宮構,年久失修,已有傾毀之危,境民紛起,倡議重建,以安聖靈,乃於民國七十三年初,由信徒鄭寶川發起組成興建委員會並召開信徒大會,議決通過,並議定一樓為社區活動中心,二樓則為天后宮宮構所在,辦理規劃設計,並申請建築執照,經蒙核准,始擇於民國七十三年七月廿二日(歲次甲子年六月廿四日)午時動土拆除舊廟,民國七十四年二月十五日(歲次甲子年十二月廿六日)卯時動土奠基開工興建。……於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二日(歲次丁卯年十月十二日)巳時舉行媽祖神像登龕鎮殿安座大典。


【阿中隨筆】
「筆秀」,一個文雅的地名,更有一段不凡的來源,那正是源自於鄭成功二十八星宿營的「畢宿」,因位於典寶溪畔,具水利灌溉之便,而成為畢宿營之屯墾地點。臺灣今日仍然沿用明朝舊地名的地方已經不多,阿中也曾試圖想要挖掘二十八星宿營的所在地,不過目前僅知角宿、畢宿(筆秀)、女宿(柳營)、奎宿(鹽水)、壁宿(鹽水),以及疑似的虛宿(喜樹)。由光緒二十一年(1895),由盧德嘉所纂輯的〈鳳山縣采訪冊〉《疆域》章節當中的記載得知,畢宿莊屬仁壽里,由此可知一直到日治時期前,這裡還是稱之為「畢宿」,改名筆秀應該是日治之後。又〈鳳山縣采訪冊〉於《規制‧祠廟‧天后宮》錄有:「一在畢宿莊(仁壽),縣西北三十二里,屋三間,同治八年董事許天文等募建.」,可見筆秀天后宮為一座百年古廟(同治八年為西元1869),只是如今的筆秀天后宮是民國七十六年改建,廟內也無可供證明其歷史的牌匾及古物,古廟歷史,也只能從采訪冊的記載當中去憑弔了。

筆秀天后宮為新式鋼筋水泥二層樓廟宇建築,一樓是社區活動中心,二樓才是天后宮的主體。正面兩側有階梯可以登上宮殿,每道護欄的平面都有磁磚畫,以忠孝節義故事與神獸圖騰為創作主題。二樓外觀裝飾採閩南式廟宇風格,屋身立面為三開間,兩側設置鐘鼓樓。三川殿為歇山重簷式,簷上有華麗的剪黏裝飾。正脊脊背為福祿壽三仙剪黏,仙人表情神采奕奕,自是展現另一種樸實風格,兩側為將軍持旗球戟罄乘龍像,燕尾處則有翔鷹展翅,讓正脊上顯得熱鬧非凡。西施脊處有一對鳳凰,尾翼羽毛剪粘精細,而下方正脊的脊堵則是以關公過五關的故事為表現題材,兩道垂脊排頭同樣有精彩的武場戲齣。下層屋簷燕尾處則立有佛教四大護法,正面為持劍的南方增長天王以及擒龍的西方廣目天王,兩大天王表情威武,目視遠方,護衛著一方道場,蓮花吊桶的豎材同樣有四大天王像。兩側鐘鼓樓頂端為南極仙翁乘鶴像,下層八角燕尾則各有一尊仙女乘鳳捧花。

三川殿立面的裝飾則是以石材為主,輔以大理石雕,或許是因為只有三開間的緣故,因此正門門堵顯得較為寬大,更有空間去表現雕刻主題的內容。正門對聯題到「天道高明廟貌翻新威靈安四海,后恩廣大神光普照香火盛千秋」,而龍門的對聯則是「筆有靈氛神明顯赫榮華地,秀無俗氣廟宇堂皇富貴村」,更能展現專屬於筆秀天后宮的對聯主題。正門門口同樣有一對石獅,不過這裡的石獅比例卻相當迷你,看起來反而沒有鎮門的威武,而是一種可愛的感覺。中門則是用一道普通的木柵欄隔開,以避免信徒誤闖。抬頭看到殿上的橫樑皆有精彩的彩繪作品,以正門為例,兩邊主題分別是「徐母罵曹」與「李太白答番書」,前者傳達忠君愛國思想,後者則是機智的表現,人物表情活靈活現,生動的演繹著故事情節。至於兩側龍虎堵是一般常見的降龍伏虎兩羅漢。

進入宮內空間甚為寬敞,光線也頗明亮,右邊牆上嵌著創廟沿革。回頭欣賞門神彩繪,雖然筆秀天后宮只是當地的角頭廟,不過阿中感覺這裡所請來的廟宇彩繪老師應該頗具功力,他的作品自有一番境地,不似先前所見那種鄉里廟宇簡單了事的感覺。看看端冠的仕官、端爵的宮女,眼神柔和,身上衣袍線條細膩,是為門神彩繪的佳作。再往前走去為拜殿空間,兩旁有通道可通往太歲殿以及辦公室。拜殿供桌的正面兩側各有一幅千順將軍的繪畫,與眾不同。

正殿神龕中供奉著天上聖母金身,嶄新的鎮殿媽塑像坐鎮正中央,前方一尊尺寸較小的神像看來似乎比較有年代,只是目測應該也是近十幾二十年來的金身像。對照網站上有朋友分享今年初,廟方燒毀了兩尊百年神像,看來阿中似乎又晚來一步了。參訪當天,神龕上空了好幾個位置,看來應該是被請到別的地方作客去了。除了媽祖,神龕前還供奉清水祖師與中壇元帥。清水祖師俗名「陳昭應」,是泉州安溪人的守護神,據說媽祖曾現身點化其體悟大道。而中壇元帥三太子則是宮廟裡常見的鎮殿開路先鋒,手持火尖槍、握乾坤圈、腳踏風火輪、肩披混天綾,可愛的模樣是信徒心目中相當親切的神祇。在最前方同樣也有千里眼、順風耳兩將軍當作先鋒,瞠目開口化出金剛怒相。在正殿前供桌主爐旁,有一口專屬五營將軍的石爐,正面雕有麒麟神獸,署名「天后宮天上聖母」以及「民國四五年八月吉置,筆秀庄眾弟子叩謝」,這鼎石爐已快有六十年歷史,只是如今廟方將之移為五營將軍使用,而非主爐,這讓阿中覺得有些可惜,歷史古物的價值往往隨著重要性的遞減而流失,哪天可能就這樣默默的被丟棄了,如能將石爐挪回取代現有的銅爐,不僅更具歷史意義,也更顯獨特性。兩旁牆堵則有「渭水聘賢」等畫作,可惜保存不佳,畫作已經因為滲水而失色不少,讓人備感可惜。正殿除了奉祀媽祖,也陪祀註生娘娘與福德正神,而偏殿則有太歲星君的神牌。

筆秀是個寧靜的村落,天后宮是當地的信仰中心,或許這裡沒有其他大廟那般的人聲鼎沸,但對於在地的居民自有一份親切感。在寫這篇介紹前,阿中曾試圖上網找該廟的相關資料,無奈可為引用的資料相當稀少,甚至連沿革介紹也是我慢慢鍵入,期盼阿中拋出這個磚,能引出更多的玉,希望將來能有更多在地的有心人士,能發掘更多屬於筆秀天后宮的故事,重建其悠久歷史,這是一座擁有百年歲月的老廟,期許你我共同來護持。

筆秀天后宮

 

筆秀天后宮

正面兩側有階梯可以登上宮殿,每道護欄的平面都有磁磚畫,以忠孝節義故事與神獸圖騰為創作主題。

 

筆秀天后宮

正脊脊背為福祿壽三仙剪黏,仙人表情神采奕奕,自是展現另一種樸實風格。

 

筆秀天后宮

正脊脊背上有將軍持旗球戟罄乘龍像,燕尾處則有翔鷹展翅,讓正脊上顯得熱鬧非凡。西施脊處有一對鳳凰,尾翼羽毛剪粘精細,而下方正脊的脊堵則是以關公過五關的故事為表現題材,兩道垂脊排頭同樣有精彩的武場戲齣。

筆秀天后宮
下層屋簷燕尾處則立有佛教四大護法,正面為持劍的南方增長天王以及擒龍的西方廣目天王,兩大天王表情威武,目視遠方,護衛著一方道場。

筆秀天后宮
蓮花吊桶的豎材同樣有四大天王像。

筆秀天后宮
兩側鐘鼓樓頂端為南極仙翁乘鶴像,下層八角燕尾則各有一尊仙女乘鳳捧花。

筆秀天后宮
三川殿立面的裝飾則是以石材為主,輔以大理石雕,或許是因為只有三開間的緣故,因此正門門堵顯得較為寬大,更有空間去表現雕刻主題的內容。

筆秀天后宮

筆秀天后宮
正門對聯題到「天道高明廟貌翻新威靈安四海,后恩廣大神光普照香火盛千秋」。

筆秀天后宮
正門門口同樣有一對石獅,不過這裡的石獅比例卻相當迷你,看起來反而沒有鎮門的威武,而是一種可愛的感覺。

筆秀天后宮
中門則是用一道普通的木柵欄隔開,以避免信徒誤闖。

筆秀天后宮
抬頭看到殿上的橫樑皆有精彩的彩繪作品,以正門為例,兩邊主題分別是「徐母罵曹」與「李太白答番書」,前者傳達忠君愛國思想,後者則是機智的表現,人物表情活靈活現,生動的演繹著故事情節。

筆秀天后宮
進入宮內空間甚為寬敞,光線也頗明亮。

筆秀天后宮
看看端冠的仕官、端爵的宮女,眼神柔和,身上衣袍線條細膩,是為門神彩繪的佳作。


筆秀天后宮
拜殿供桌的正面兩側各有一幅千順將軍的繪畫,與眾不同。

筆秀天后宮

筆秀天后宮
正殿神龕中供奉著天上聖母金身,嶄新的鎮殿媽塑像坐鎮正中央。

筆秀天后宮

筆秀天后宮
除了媽祖,神龕前還供奉清水祖師與中壇元帥。清水祖師俗名「陳昭應」,是泉州安溪人的守護神,據說媽祖曾現身點化其體悟大道。

筆秀天后宮
中壇元帥三太子則是宮廟裡常見的鎮殿開路先鋒,手持火尖槍、握乾坤圈、腳踏風火輪、肩披混天綾,可愛的模樣是信徒心目中相當親切的神祇。 

筆秀天后宮筆秀天后宮
在最前方同樣也有千里眼、順風耳兩將軍當作先鋒,瞠目開口化出金剛怒相。

筆秀天后宮
歷史古物的價值往往隨著重要性的遞減而流失,哪天可能就這樣默默的被丟棄了,如能將石爐挪回取代現有的銅爐,不僅更具歷史意義,也更顯獨特性。

筆秀天后宮

兩旁牆堵則有「渭水聘賢」等畫作,可惜保存不佳,畫作已經因為滲水而失色不少,讓人備感可惜。

 
筆秀天后宮
遠眺筆秀天后宮與大崗山。

【攝‧記】橋頭筆秀天后宮

arrow
arrow

    阿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