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港奉天宮

時間:
2012年3月26日、2013年6月22日

地點:
嘉義新港奉天宮(嘉義縣新港鄉新民路53號)

交通方式:
可於嘉義火車站轉搭嘉義市公車或嘉義客運,往北港班次途中經過新港,下車後即可抵達

【新港奉天宮簡介】
新港奉天宮網站
◎從湄洲到笨港 新港奉天宮媽祖於明朝天啟2年(1622年),先民為求平安橫渡險惡「黑水溝」(台灣海峽),至湄洲祖廟恭請聖尊奉祀船隻上,船隻途經笨港,神示永駐此地。顏思齊率先民來台墾拓笨港,十寨居民輪流奉祀聖像。神尊原為「湄洲伍媽」;因隨船渡海來台稱「船仔媽」;護佑先賢開墾笨港,故又稱之為「開臺媽祖」。

◎源自笨港 康熙39年(1700年),笨港居民鳩資合建天妃廟,後因天妃晉封而改稱為天后宮,乾隆年間,數次修建。嘉慶初年,颶風襲台、烏水氾濫沖毀笨港街天后宮。景端碑文記「…溯自我天后聖母,在笨之宮,因烏水氾濫橫遭沖毀,我笨亦幾至蕩然無存,毀於一旦,何其虐乎。斯時也,拙義無反顧,毅然與我笨眾,敬遷我神諸聖像於東之蔴園寮肇慶堂。」

◎奉天宮建廟  笨南港居民東遷後,將諸神像、文物暫置肇慶堂土地公廟。嘉慶16年(1811年),奉天宮建廟落成,遂將諸神聖像、文物遷入。傳聞廟地原為好風水之「白鶴穴」,何姓人家捐地,附近居民合力挑土填平。景端碑文記「太子少保子爵軍門王,捐奉倡建於前,諸紳商鼎力虔誠捐獻於后。不數載,竟再建聖母之宮於此地,其規模之宏、奐輪之美,有過原廟而無不及。軍門王,廟成之日,必奏請聖天子御賜宮號「奉天宮」。  


【阿中隨筆】
目前清代文獻所記載的新港奉天宮創建年代,僅見於〈嘉義管內采訪冊〉當中的《打貓西堡‧祠宇》,內容提到:「奉天宮 在新南港街,崇祀天上聖母,嘉慶戊寅年三月紳民公建.」嘉慶23年是為戊寅年(1818)。不過奉天宮的沿革誌卻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奉天宮的遷建應該是嘉慶16年(1811年)。然而新港奉天宮的沿革誌,一直是對臺灣歷史較有研究的媽祖信徒引為詬病的,因該廟現存之宮誌存在太多與史實不符的問題。

以目前奉天宮引為最重要的創建史料─景端碑來看,碑文如下: 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夫。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顯,誠
不可揜如此夫。此其頌我聖母德盛乎。溯自我天后聖母,在笨之宮,因烏水氾濫棋遭衝毀,我笨亦幾後至蕩然無存毀於一旦,何其虐乎。斯時也拙義無反顧,毅然與笨眾,敬遷我諸神聖像於笨之東蔴園寮肇慶堂。於此洪氾雖可遠避,然舊日巍巍廟宇已不復存。思念及此臥寐難安,於是商諸我笨諸耆宿。太子太保子爵軍門王捐俸倡建於前,諸紳商鼎力虔誠捐獻於后。不數載竟再建聖母之宮於此地,其規模之宏奐輪之美有過原廟而不及。軍門王,廟成之日,必奏請聖天子御賜宮號奉天宮。美矣哉,此非神德之盛何以致之。嗚呼,逝者已矣,拙與我神諸聖像東遷于此垂十餘載,而莫敢知有此日。證諸孔子讚神之義,詩經神之格思不可度思之理,實不謀而暗合,大哉我神。至誠通神今有徵,拙雖耄亦足矣。筆至此,思及我笨宮跡遺有重修諸羅縣笨港天后宮碑記一座,因無由疏遷崩陷溪中,未能同在襄此盛舉,誠拙終生之憾事也。茲聖宮新建竣事,感觸殊多,興之所至誌於此,意在示人明聖母神德盛,以知敬神所當誠之由云爾。

 僧景端謹誌

 嘉慶壬申桐月日十八庄董事仝敬立。

這裡有幾點值得探討,首先僧景端究竟是何人?依碑文內容視之,景端是嘉慶十六年遷建笨港天后宮的重要人物。但根據空中大學蔡相煇教授於〈臺灣民間信仰專題,媽祖〉專書當中指出:「……景端生於清道光15年(1835),卒於光緒9年(1883),是僧綱瑞璋之徒,不可能於嘉慶年間遷建笨港天后宮。」此外,碑文當中所記載的史料也有問題,首先,根據〈嘉義管內采訪冊〉的紀載:「肇慶堂 在新南港街之大街,崇奉福德爺正神,嘉慶辛未年十月紳民公建.」嘉慶16年歲次辛未(1811)。如果真如碑文所記,將笨港天后宮神像東遷至蔴園寮已十餘載,那麼在肇慶堂尚未創建的「這十餘載」當中,景端所說的蔴園寮肇慶堂又是何處?

此外,「太子太保子爵軍門王捐俸倡建於前,諸紳商鼎力虔誠捐獻於后…軍門王,廟成之日,必奏請聖天子御賜宮號奉天宮。」一段,查王得祿是在道光18年(1838)才被賜封「太子太保」,嘉慶壬申年立碑的景端,又豈能預知王得祿會有如此官銜?!又皇帝欽賜廟名這是何等光榮盛大之事,然而該事蹟竟未見錄於清朝文獻資料,這不免匪夷所思?

另根據空中大學蔡相煇教授於〈臺灣民間信仰專題,媽祖〉專書,〈兩岸交流與媽祖認同的轉變〉第四節「新港奉天宮與笨港毀滅論」當中,就提到了奉天宮在近代曾多次修改其創廟歷史:

一、清朝末年,《嘉義管內采訪冊》:「奉天宮 在新南港街,崇祀天上聖母,嘉慶戊寅年三月紳民公建.」,創建年代嘉慶23年(1818)。
二、大正7年(1918),〈臺灣日日新報〉:「嘉義新港奉天宮,建于嘉慶四年,崇祀大媽,即當時閩省興化府莆田縣迎來第一尊」,由本段史料可窺知當時奉天宮宣稱的分靈淵由是莆田縣的某一座媽祖廟,而非湄洲天后宮。
三、大正8年(1919),臺灣日日新報所印行的《臺南州祠廟名鑑》:「街民於嘉慶十五年由舊南港(原笨港)移居當地之時,將舊南港三尊媽祖中之一移至當地建廟奉祀」,創建年代又變成了嘉慶15年。
四、民國40年代,奉天宮所印行的〈奉天宮之由來〉:「滿清乾隆年代,福建省漳州府,沿海一帶之居民…其中有一家船戶,船中供奉一尊聖母之神像,在海岸上可保平安,故由笨港上陸(現改為舊南港)。」
五、民國51年(1962)奉天宮新印《新港奉天宮媽祖簡介》:「新港媽祖是湄洲天后宮最早蒞臨臺灣的聖像……明天啟二年船戶劉定國為航海安全,親自到湄洲天后宮,恭請聖像奉祀新船,途經笨港,神示永駐此地。」
從以上這幾段史料可看出光是短短的一個世紀之中,奉天宮將本身的沿革從嘉慶23年,大幅提前至明朝天啟二年(1622),差了將近兩百年。此外,從之後的沿革當中,似乎有意針對媽祖的源流做重點介紹,淡化了如今奉天宮的創建年代,鞏固「開臺媽祖」的地位。然而在史料不全、宮碑漏洞百出、笨港天后宮遭沖毀…這些論述都受到質疑的當下,奉天宮堅守著「開臺媽祖」的稱號似乎就顯得立場薄弱了。阿中在探訪奉天宮時還發現了一個小紕漏,目前嵌在廟室虎邊,虎爺殿右前方牆壁裡的〈景端碑〉和三川殿虎邊最外廂房,也就是紀念品中心外牆上,由嘉義縣政府立的古蹟‧奉天宮簡介當中,同一個遷建奉天宮的住持和尚,竟然出現景端、景瑞兩個不同的名字,而且就在奉天宮裡,這豈不格外諷刺?

除了景端碑為奉天宮所認定之創廟依據之外,我們也可從目前廟裡所懸掛的幾通匾額來探討。最早的匾額為雍正四年的「神昭海表」匾。根據北京故宮檔案卷存禮部尚書三泰題本:雍正三年九月,巡臺御史禪濟布、給事中景考祥上「為海神效靈請頒宸翰以昭崇報摺」,奉硃批:「國家崇德報功,人神一理,該部查議具奏。」雍正四年賜「神昭海表」匾額分懸湄州、廈門、臺灣三處。各地媽祖廟亦前往大天后宮摹刻,目前尚存的有大天后宮、鹿港天后宮、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以及豐原慈濟宮。大天后宮曾發生大火,原匾已焚毀,現存為復刻版。北港朝天宮所存的無璽文:「雍正御筆之寶」,故判斷應為後世所重修。比照奉天宮和慈濟宮所藏之字跡幾近相同,差別只在於璽文與否,但如果將之對照鹿港天后宮,則字跡大異其趣。鹿港天后宮藏有此匾早在道光年間的〈彰化縣志〉即有記載,故內容當可信之,若以此為準,那麼奉天宮所藏應屬後世摹刻之作。另一通「海國安瀾」匾上有璽文「嘉慶御筆之寶」,然此匾並無上下款,也無法判斷出年代。第三通則是屬名王得祿所獻的「聖慈母德」,上款載明嘉慶乙亥年立,此年為嘉慶二十年(1815),不過根據1975年7月由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史蹟研究室所編的《史蹟勘考》第3期中,蘇梅芳所撰之「布袋─朴子─新港─勘考記」當中記載,此匾並無上下款。查王得祿於嘉慶二十三年曾獻「聖慈母德」匾與台南三郊海安宮,所留之下款內容與今日奉天宮之內容不無二致,其中關聯值得推敲。以上是針對目前奉天宮所藏之年代較為久遠的匾額所做的探討,只是不論是將近三百年的雍正古匾,還是兩百年前的嘉慶古匾,就如今所見竟皆新穎無損,明顯為重修之作,其內容之真偽自然就讓人存疑了。

暫且拋開廟史的紛擾,新港不愧是交趾陶的故鄉,奉天宮更是交趾藝術的薈萃,所以對愛看交趾作品的阿中來說,奉天宮依然是心目中最漂亮廟宇的名單之一。如今的奉天宮為合院並連式格局,為傳統南方廟宇建築,平面由三川殿、兩側過水門以及兩側思齊、懷笨兩閣樓合成七開間,廟埕因橫向馬路經過而顯得有些侷促。三川殿上方採用大量的交趾陶裝飾,尊尊表情生動,動作細膩,堪稱交趾藝術的佳作。正脊脊背為一般常見的雙龍護三仙,不過這裡三仙塑像相當別緻,仔細看看抱著幼童的祿仙手掌背上筋絡依稀可見。再觀頂層屋簷垂脊排頭,亭台樓閣細膩非凡,其中虎邊為「白虎堂斬子」,故事是楊宗保因陣前結親穆桂英,而遭其父楊延昭以軍法判處,正欲斬首之際,穆桂英前來救夫,每位人物的表情生動,彷彿正在上演一齣齣精彩萬分的戲碼。而下層屋簷的龍邊有一齣「盧陵王雙招親」,殿前兩位勇士正使出渾身解數在比武。除了三川殿上的裝飾令人目不暇給外,過水門上的表現也是不遑多讓,龍邊有一齣「潼關遇馬超」,曹操因不敵馬超之勇猛,割鬚棄袍狼狽敗走,看看主角曹操驚惶失措的樣子的確頗為傳神。

欣賞過屋簷上的精采交趾作品後,平面則是以石雕為主要架構,上方則是木造建材。奉天宮的正門對聯提到:「奉憲慎保存典重禮隆敬在宮恭在廟,天心廣仁愛民安國泰母乃聖妃乃神」,正門門扇石雕似有「對場作」,尤其是身堵鏤雕部分,龍邊故事題材阿中較為熟悉,上方兩幅為「渭水聘賢」與「舜耕歷山」,下方兩幅只認得「太白醉寫」,故事是宦官高力士與國舅楊國忠為李白托鞋磨墨,而李白則是將番人出的難題「天心取夾」,改成「未必敢來」,至於虎邊的主題最上方看來似乎是關公保二嫂,下方兩幅阿中眼拙看不出了。門口一對花崗石獅,依其造型看來是近代作品。上方橫樑處左右各有一組將軍乘獅像,右邊手持旗、球,左邊手持戟、罄,取其「祈求吉慶」之意。兩旁雙堵並非一般常見的龍虎堵,而是一整幅武場石雕,並且加上壓克力板保護,不過可惜的是廟方將此空間挪作金紙販售處,大大破壞了美觀性。雙堵上方的水車堵也是一連串的陶像裝飾,看起來較為古樸,廟方也用壓克力板保護著。再看到龍虎雙門的門枕石,平面上刻著一位乘象武士,頭戴高帽,手持如意,看起來像是外國人,卻又帶點東方色彩,算是一種東西合璧的意象吧?!

進入廟內,兩旁依然有石雕作品,其中龍邊有一幅「喜(喜鵲)上眉()梢」,梅花以金色和粉紅色點綴,破除了石雕色彩單調的缺點,讓整幅作品看來格外生動活潑。兩側過水處則有龍虎堵石雕,中間為透天天井,因此讓廟宇內部看起來光線明亮許多,中置盤龍天公爐一座,香煙裊繞,更添宮宇之神聖性。

再往正殿走去,抬頭可看見中間壽樑下方兩側各有一尊人物雕刻,是謂「憨番扛大柱()」,明顯和漢人不同的面孔,被中心思想作祟的漢人賦予扛起廟堂樑柱的勞動工作,這也是常見的廟宇裝飾題材。樑上懸掛著一盞盞彩繪燈籠,更顯廟堂之莊重氣氛。正殿前的對聯署名為王得祿所題:「聖慈皎皎煥湄洲風清月白,母德洋洋彌海甸浪靜波恬」與上方的「聖慈母德」匾相互輝映。進一步朝正殿走去,持笏端坐的鎮殿媽就高坐在精緻華麗的神龕中,前方還有數尊媽祖金身,每尊媽祖都帶著光彩精緻的古體冠冕,這也是阿中喜歡奉天宮的另一個地方,因為我個人認為,媽祖金身還是要戴古體帽才能相得益彰,而看遍了臺灣各大媽祖廟宇,就屬奉天宮的古體帽造型最為精緻漂亮。在幾尊媽祖金身當中,有一尊「四街祖媽」最引人注意,因為這位媽祖很有可能就是奉天宮的開基媽,只是奉天宮志後來淡化了這一點,所以四街祖媽的位置就變成了第二階的龍邊第一位了。整座神龕被玻璃阻隔保護著,所以要拍奉天宮媽祖著實有難度,除了要克服光線的反射,還得調整自己的呼吸頻率以克服手震啊!而神龕外頭兩側則矗立著千順兩將軍,將軍像前方還有一座大型木製神桌,正中央供奉著鎮守中營的中壇元帥,太子像的前方則有一組嶄新的錫製五賽,這是數個月前由一位漁業商人捐贈給奉天宮藝術珍品。

舊有的奉天宮格局為三進,含三川殿、正殿以及後殿,後殿同樣供奉著觀世音菩薩,左右陪祀福德正神、註生娘娘以及十八羅漢,前方則有韋馱、伽藍兩位護法。阿中參訪的這天就在觀音殿還看到了一尊特別的神像,那是一身「報馬仔」造型的金身,沒想到報馬仔也成了廟堂上供人膜拜的神祇了。

在後殿的後方還新建了一棟四層樓建築,分別設置元辰殿、聖父母殿、大雄寶殿以及最頂層的凌霄寶殿。登上凌霄寶殿可俯瞰奉天宮廟前熙來攘往的熱鬧景象,殿內則可欣賞精緻的木雕藻井。除此之外,奉天宮兩側廂房還有笨港城隍爺殿、西秦王爺殿、虎爺殿、長生祿位殿以及文昌帝君殿和關聖帝君殿等,虎爺殿為新港奉天宮最大的特色,俗諺「北港媽祖,新港老虎」就是在說新港虎爺的聲名遠播。而長生祿位殿為一般古廟常見的配置,奉祀建設廟宇有功的先賢,奉天宮的祿位當中就有王得祿在裡頭,也代表其與奉天宮有深刻的關聯。整座奉天宮可謂是民間藝術的博物館,來此可以細細欣賞傳統匠師的大作與珍品,至於廟史……就先擱著吧!

新港奉天宮
奉天宮引為最重要的創建史料─景端碑。

新港奉天宮
〈景端碑〉和三川殿虎邊最外廂房,也就是紀念品中心外牆上,由嘉義縣政府立的古蹟‧奉天宮簡介當中,同一個遷建奉天宮的住持和尚,竟然出現景端、景瑞兩個不同的名字,而且就在奉天宮裡,這豈不格外諷刺?

新港奉天宮
比照奉天宮和慈濟宮所藏之字跡幾近相同,差別只在於璽文與否,但如果將之對照鹿港天后宮,則字跡大異其趣。鹿港天后宮藏有此匾早在道光年間的〈彰化縣志〉即有記載,故內容當可信之,若以此為準,那麼奉天宮所藏應屬後世摹刻之作。

新港奉天宮
「海國安瀾」匾上有璽文「嘉慶御筆之寶」,然此匾並無上下款,也無法判斷出年代。

新港奉天宮
第三通則是屬名王得祿所獻的「聖慈母德」,上款載明嘉慶乙亥年立,此年為嘉慶二十年(1815),不過根據1975年7月由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史蹟研究室所編的《史蹟勘考》第3期中,蘇梅芳所撰之「布袋─朴子─新港─勘考記」當中記載,此匾並無上下款。

新港奉天宮
不論是將近三百年的雍正古匾,還是兩百年前的嘉慶古匾,就如今所見竟皆新穎無損,明顯為重修之作,其內容之真偽自然就讓人存疑了。

新港奉天宮
如今的奉天宮為合院並連式格局,為傳統南方廟宇建築,平面由三川殿、兩側過水門以及兩側思齊、懷笨兩閣樓合成七開間,廟埕因橫向馬路經過而顯得有些侷促。

新港奉天宮
正脊脊背為一般常見的雙龍護三仙,不過這裡三仙塑像相當別緻,仔細看看抱著幼童的祿仙手掌背上筋絡依稀可見。

新港奉天宮
再觀頂層屋簷垂脊排頭,亭台樓閣細膩非凡,其中虎邊為「白虎堂斬子」,故事是楊宗保因陣前結親穆桂英,而遭其父楊延昭以軍法判處,正欲斬首之際,穆桂英前來救夫,每位人物的表情生動,彷彿正在上演一齣齣精彩萬分的戲碼。
 
新港奉天宮
下層屋簷的龍邊有一齣「盧陵王雙招親」,殿前兩位勇士正使出渾身解數在比武。

新港奉天宮
除了三川殿上的裝飾令人目不暇給外,過水門上的表現也是不遑多讓,龍邊有一齣「潼關遇馬超」,曹操因不敵馬超之勇猛,割鬚棄袍狼狽敗走,看看主角曹操驚惶失措的樣子的確頗為傳神。

新港奉天宮
正門龍邊門扇的身堵部分,故事題材阿中較為熟悉,上方兩幅為「渭水聘賢」與「舜耕歷山」,下方兩幅只認得「太白醉寫」,故事是宦官高力士與國舅楊國忠為李白托鞋磨墨,而李白則是將番人出的難題「天心取夾」,改成「未必敢來」。

新港奉天宮
上方橫樑處左右各有一組將軍乘獅像,右邊手持旗、球,左邊手持戟、罄,取其「祈求吉慶」之意。

新港奉天宮
兩旁雙堵並非一般常見的龍虎堵,而是一整幅武場石雕,並且加上壓克力板保護,不過可惜的是廟方將此空間挪作金紙販售處,大大破壞了美觀性。

新港奉天宮
雙堵上方的水車堵也是一連串的陶像裝飾,看起來較為古樸,廟方也用壓克力板保護著。

新港奉天宮
龍虎雙門的門枕石,平面上刻著一位乘象武士,頭戴高帽,手持如意,看起來像是外國人,卻又帶點東方色彩,算是一種東西合璧的意象吧?!

新港奉天宮
進入廟內,兩旁依然有石雕作品,其中龍邊有一幅「喜(喜鵲)上眉()梢」,梅花以金色和粉紅色點綴,破除了石雕色彩單調的缺點,讓整幅作品看來格外生動活潑。

新港奉天宮
兩側過水處則有龍虎堵石雕,中間為透天天井,因此讓廟宇內部看起來光線明亮許多。

新港奉天宮
天井置盤龍天公爐一座,香煙裊繞,更添宮宇之神聖性。

新港奉天宮
往正殿走去,抬頭可看見中間壽樑下方兩側各有一尊人物雕刻,是謂「憨番扛大柱()」,明顯和漢人不同的面孔,被中心思想作祟的漢人賦予扛起廟堂樑柱的勞動工作,這也是常見的廟宇裝飾題材。

新港奉天宮
樑上懸掛著一盞盞彩繪燈籠,更顯廟堂之莊重氣氛。  

新港奉天宮

新港奉天宮
正殿前的對聯署名為王得祿所題:「聖慈皎皎煥湄洲風清月白,母德洋洋彌海甸浪靜波恬」與上方的「聖慈母德」匾相互輝映。

新港奉天宮
進一步朝正殿走去,持笏端坐的鎮殿媽就高坐在精緻華麗的神龕中,前方還有數尊媽祖金身,每尊媽祖都帶著光彩精緻的古體冠冕,這也是阿中喜歡奉天宮的另一個地方,因為我個人認為,媽祖金身還是要戴古體帽才能相得益彰,而看遍了臺灣各大媽祖廟宇,就屬奉天宮的古體帽造型最為精緻漂亮。

新港奉天宮
在幾尊媽祖金身當中,有一尊「四街祖媽」最引人注意,因為這位媽祖很有可能就是奉天宮的開基媽,只是奉天宮志後來淡化了這一點,所以四街祖媽的位置就變成了第二階的龍邊第一位了。

新港奉天宮

新港奉天宮
整座神龕被玻璃阻隔保護著,所以要拍奉天宮媽祖著實有難度,除了要克服光線的反射,還得調整自己的呼吸頻率以克服手震啊!

新港奉天宮
這一組嶄新的錫製五賽,是數個月前由一位漁業商人捐贈給奉天宮藝術珍品。

新港奉天宮
參訪的這天就在觀音殿還看到了一尊特別的神像,那是一身「報馬仔」造型的金身,沒想到報馬仔也成了廟堂上供人膜拜的神祇了。


新港奉天宮
登上凌霄寶殿可俯瞰奉天宮廟前熙來攘往的熱鬧景象。


新港奉天宮
凌霄寶殿內則可欣賞精緻的木雕藻井。

新港奉天宮
長生祿位殿為一般古廟常見的配置,奉祀建設廟宇有功的先賢,奉天宮的祿位當中就有王得祿在裡頭,也代表其與奉天宮有深刻的關聯。

新港奉天宮


【攝‧記】新港奉天宮20120326
【攝‧記】新港奉天宮20120928

【攝‧記】新港奉天宮20130622

arrow
arrow

    阿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