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南慈裕宮

時間:
2013
228

地點:苗栗竹南慈裕宮(苗栗縣竹南鎮中美里民生路7號)

交通方式:可搭乘台鐵至竹南,出站後左轉中山路,遇中正路後右轉繼續直行,再遇民生路時左轉即可抵達,步行路程約三十分鐘。 

【中港慈裕宮簡介】引自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網站
中港慈裕宮位於中港市街西側的邊陲,根據《淡水廳志》的記載:「(在)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由)甘騰駒等捐建。」但是,廟中所遺留的最古老的文物--前殿正門左右兩側的青斗石獅,獅座上刻有「乾隆癸卯年桂月,福建漳州府龍溪縣二十九都,甫山社弟子王靜觀敬奉」等字樣,可知較確切的創建年代應為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因此,《淡水廳志》上的記載應指第一次修建。

中港是漢人移居竹南地區最早墾拓的地方,其後發展為興盛的「中港街」河口港市,是往來艋舺與鹿港之間的交通重鎮及貨物集散地。媽祖信仰也隨著移民及河港貿易而傳入,中港慈裕宮所奉祀的主神即為迎自湄州的三媽(渡臺媽),以及鎮殿的軟身大媽與二媽,蟒袍鳳冠,型態威儀。

慈裕宮創建至今,曾歷經易地重建與大肆增建的過程。根據廟方所編《中港慈裕宮志》與宮中現存匾額文物加以勘考,道光六年(1826年),慈裕宮遭受漳泉械鬥的波及而焚毀。而且原廟基地低窪,每逢天雨,即苦於水患。因此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將廟宇重建於中港街現址。目前廟中前殿仍存有當時的楹聯:「極坤德之洋洋聖母實為大聖母,新斯廟之亦亦瀛州別有小湄州」。日治時期大正年間,廟宇年久失修,棟樑蝕朽,因此做了一次大規模的修建工作,包括前殿與正殿的大部份石作,都在此時汰舊更新。民國之後,在廟方多次的改建與增建下,慈裕宮變得輝煌壯麗,舊有的部份在新增建築的包圍下,宛若一座全新設計的廟宇建築。

慈裕宮是一座通面寬七開間、三進兩廊帶左右兩護龍的合院建築。正面面寬29.63公尺,進深25.17公尺。三川殿前後左右結構勻稱,為其平面的特色。中央明間淨寬4.76公尺,左次間淨寬2.17公尺,右次間淨寬2.19公尺,明間較次間淨寬大至2.18倍,使次間格外顯得狹小,與其他廟宇相比,是較少見的作法。石雕是慈裕宮裝飾的主體,包括入口正門與外檐裝飾、檐廊及立柱。前殿中門的一對青斗石獅,是目前所知該宮最早的石雕佳作,前殿的蟠龍石柱,是慈裕宮僅存的一對早期龍柱,柱心雕得十分細瘦,是該宮的特色。

【阿中隨筆】
竹南是一個淳樸的鄉鎮,鐵路山海兩線在此交會,交通的便利奠定了城市發展的基礎。「中港」是這裡的老地名,因地處滬尾港至鹿港之中而得名,早在康熙六十一年
(1722)黃叔璥的《臺海使槎錄》當中即有記載,當時的中港是「可通杉板船」的港口。同一時期,由奉旨來台平定林爽文之亂的藍鼎元所撰的《平臺紀略》中提到:「後壟、中港、竹塹、南崁,處處藏奸之所。而竹塹埔寬長百餘里,行竟日無人煙。是彰化守備兵力所弗及也。」由此可知,康熙晚年至雍正初年間,中港地區尚是一塊未經大規模開發的土地,而推敲慈裕宮的創建年代當屬此時之後。

最早錄有中港天后宮記載的是《淡水廳志》,當中的卷六‧志五‧典禮志/祠祀提到:「天后宮一在中港街,嘉慶二十一年,甘騰駒等捐建」。淡水廳志成書於同治九年(西元1870),由淡水廳同知陳培桂編纂完成。但前文沿革中所言,慈裕宮門口有一對青斗石獅,雕塑年代載明為「乾隆癸卯年桂月」,也就是西元1783年,是故懷疑該廟創建年代當推前至乾隆四十八年。不過據阿中當日的觀察,該字樣歷兩百多年依然清晰可辨,這點不得不令人懷疑。與其引之為乾隆年間創廟之佐證,不如以廟內所藏乾隆五十三年的「奉憲嚴禁差役藉端擾累碑」為徵,因為早在光緒年間,陳朝龍所編纂的《新竹縣采訪冊》就已經有此碑的記載。此碑為官方所立之告示,我們在之前的好幾篇文章,都曾探討過廟中收有官方所立之告示碑文的例子,這代表當時這座廟一定有著相當程度的重要性,官方在此立碑有廣昭之意。

再看到慈裕宮的沿革中所述:道光六年曾燬於漳泉械鬥中,直到道光十八年才於現址完成重建,阿中查了一下相關資料,這裡的內容似乎有待商榷。道光六年中港地區的確曾因嚴重的械鬥而遭到破壞,不過那並不是一場「漳」、「泉」之間的衝突,而是一場「閩客衝突」,而且波及的範圍南至嘉義,北至新竹皆有,這場因彰化李通竊黃文潤豬隻為肇始的民亂,稱之為「李通案」。之後又有粵人張阿凜與閩人陳辨有過節,後者串聯店仔口(白河)的張丙引發了一波衝突,慈裕宮在那動亂的年代能順利重建實屬不易,也見證了臺灣移民史上,場場慘烈的族群衝突。就在閩粵衝突告一段落之際,其後又漸漸產生了同屬閩人的漳泉之間的齟齬,這才有了慈裕宮另一塊重要碑記:「中壟泉漳稱睦碑」的產生。

道光二十四年(西元1844),甫因開鑿鳳山水圳有功的曹謹,升官加級調任淡水廳同知,當時眼見臺灣族群械鬥之嚴重,尤其是同源一脈的泉、漳兩族群,於是立下「中壟泉漳稱睦碑」,告示中港、後壟一帶的漳泉兩派和睦相處,由此可看出派系鬥爭的端倪,不過官方立的碑顯然沒起多大的功效,不然開淡進士鄭用錫,也不會在咸豐三年還語重心長的撰寫《勸和論》了。鄭用錫,淡水廳後壟人(今苗栗縣後龍鎮),是清朝統治臺灣以來第一位本土籍的進士,因此有「開臺進士」、「開臺黃甲」之稱,陳培桂所編纂的《淡水廳志》,也是以鄭用錫在道光十四年所編的淡水廳志抄稿為基礎而編成的。咸豐年間,六十多歲的鄭用錫德高望重,調解了多次漳泉械鬥糾紛,眼見同胞相殘,感慨的寫下了《勸和論》一文,內容文字懇切,也讓械鬥之風一時得以舒緩。看著這一段段先民血淚史,不禁令後人感嘆,而廟宇正是見證了這一路走來的辛苦歷程。

走入中港老街道馬上就會被周圍的景物引領進入昔日時空當中,筆直的馬路正對著慈裕宮大門,這是臺灣古廟常見的規畫,也代表著城市以廟宇為中心輻輳展開。廟埕前有一座橋,不過底下以全鋪上石板,絲毫看不出河流經過的痕跡,橋名「日出」,映襯慈裕宮座西朝東之格局。橋的四個角落各安有一隻小石獅,從雕塑的手法,明顯可看出哪幾隻為古物,哪一隻為近物。走進廟埕,右手邊有塊大石,上面刻著台閩地區第三級古蹟等字,道出中港慈裕宮的不凡來歷。石旁有棵大榕樹則是居民休憩的好地方,阿中一直有個刻版印象,總覺得廟埕就是要有棵大樹才像是廟啊!

如今的慈裕宮規模雄偉,三川殿搭配左右兩廂成為五開間的平面格局,最外側還有鐘鼓兩樓,儼然泱泱大廟之氣派。三川殿屋簷上沒有華麗繁複的裝飾,一切顯得簡單但卻精緻。重簷正脊上方為罕見的雙龍護葫蘆,正脊脊堵則有孔雀以及牡丹剪黏,象徵富貴吉祥。四道垂脊的牌頭都有精采的交趾戲齣歷山象耕、三顧茅廬、成湯聘伊尹以及渭水聘賢,都是禮聘賢士出仕的主題,只是陶偶尺寸似乎略顯小巧,但人物表情卻是相當細膩,值得仔細欣賞。兩側墀頭處則是手持蓮花的仙人乘坐雄獅像,這樣的安排也是目前僅見,惟石像看來頗新,應是近年整修後的新作品。墀頭下方的正面水車堵則有石雕,在轉角處刻有幾位鼻高大眼,穿著服裝明顯和漢人不同的洋人,龍邊是一男一女,男的頭戴高帽,蓄著八字鬍,身著西裝,手提公事包。女的頭戴花帽,一頭金髮,身穿洋裝,雙手杵著一把陽傘。虎邊則是兩位身著毛衣長褲,一臉虯髯的男子,背靠著牆。兩側人物不同,各有風姿。然而,從這裡也可以觀察出,舊有的中港慈裕宮建築,可是一座對場作的廟宇。

要觀察出慈裕宮對場作的例子其實並不難,只要仔細比較一下正門的兩片門堵即可看出端倪。站在正面往內殿看去,右手邊的身堵是一扇八邊型鏤雕石窗,而左手邊則是四方型鏤雕石窗,兩者中央雖都以天官賜福為主題,但人物造型明顯不同。再看到門楣上的門簪也是明顯不同,水車堵、頂堵、腰堵,以及麒麟堵同樣都能看出兩者不同之處,欣賞起來格外有趣。正門前一對青斗石獅鎮守,保有古廟宇公母獅的傳統形像。下方刻有「乾隆癸卯年桂月,福漳州府龍溪縣二十九都,甫山社弟子王靜觀敬奉」字樣,這就是前文沿革所提,懷疑慈裕宮創建於乾隆年間的根據。石獅下方坐檯同樣雕刻精細,最下層刻有螭吻神獸,位置雖然低下,但手法可是一點都不馬虎。正門對聯:「慈順錫名立廟蠲租崇祀典,裕饒有象豐年阜物迓神庥」聯首標明為大正七年戊午秋月穀旦,不過「大正」二字卻已脫落,在台灣許多古廟當中的物件,只要是用日據年代落款的,往往都難逃被剔除的命運,這裡亦然。再看到兩側龍虎雙堵旁有一副對聯:「天上婺星光斗極,海隅黎献拜衣冠」落款為嘉慶年間的作品。

走入三川殿內,抬頭欣賞前拜殿上方的壽樑裝飾,是一對鳳凰神鳥,右邊還多叼了隻牡丹花,再次對照出兩側藝師的不同創意。壽樑下方和橫樑的交接處則有一尊劉海戲金蟾像,同樣兩側不同,右邊精瘦,似頭陀樣,左邊肥胖露肚,面露微笑,同樣也顯現了對場作的對比。前拜殿靠近天井的正上方有一通「護國庇民」匾,落款年代為嘉慶丁丑年(二十二年,西元1817),為中港內外街庄眾弟子立,此匾為目前廟內所收藏最古老的牌匾,可與淡水廳志所記載的創建年代做對照。兩旁穿廊與前拜殿和拜殿圍繞成露天天井,採光明亮,媽祖主爐就安放在天井中。站在天井處可抬頭欣賞正殿屋簷上的裝飾,正脊脊背上有雙龍護塔,正脊脊堵上有一對孔雀以及花卉剪黏,垂脊牌頭裝飾則較為簡單,只立一尊交趾陶像,分別捧冠與持鹿,取其加冠晉祿之吉祥寓意。

天井復登上三階即為拜殿與正殿,兩殿以低矮的木柵欄隔開空間,數尊媽祖神像一同高坐在精緻的木雕神龕中,鎮殿媽臉上雖顯斑駁,但卻也見證著歷史的痕跡。其前方有一尊較小的金身,微笑莊嚴,讓人看了格外心喜,料想應為慈裕宮開基媽。龍邊還有一組用黃綾包覆的聖旨與印綬,代表媽祖代天巡狩之權威。神龕前,千里眼、順風耳兩將軍現怒目金剛像護持道場。神龕上方則懸有兩道匾額,一通是臺灣總兵武隆阿所贈的「允王惟后」匾,該匾標明為「同治十三年仲冬之月重修」,廟方傳說此匾是因為當時同治皇帝與慈禧身體微恙,武隆阿特來慈裕宮求取靈藥而有效,是故朝廷特頒匾額。然而這故事的時間點似乎有些疑問,查武隆阿是嘉慶十二年(西元1807),由清廷指派接任許松年擔任臺灣鎮總兵,而且還當了兩任,不過於道光初年就已過世,怎麼還能於同治十三年贈匾?此匾若非偽匾,那麼就是後人將重修時的年代落款刻上古匾了。另一通是光緒八年(西元1882),福建巡撫岑毓英所獻之「與天同功」匾。岑毓英是1874年臺灣發生牡丹社事件後,由清廷派任為福建巡撫,掌管閩臺事務,此外他還在任內督建了臺北城。據說岑毓英在辦理修建大甲溪橋樑工程,由福建載運器具來臺的途中遇上了颱風,幸得媽祖相助才得以平安登陸中港,後來他將此事上奏光緒皇帝,並請賜頒「與天同功」匾以茲紀念。正殿除了主祀媽祖,兩側還陪祀註生娘娘與境主公。

經過過水廊,右側廂房目前供奉著玉皇大帝、至聖先師以及觀世音菩薩等神祇,這裡是等待後殿落成前的臨時行宮。其中還有一尊非常有名,但卻較少廟宇供奉的神祇:斗戰聖佛,也就是齊天大聖孫悟空,這倒是滿特別的。離開廂房朝著後殿的穿廊走去,這裡就有一片開闊的空地,雄偉的靈霄寶殿尚在興建當中,不過外觀皆已完成,已經能讓人感受到啟建落成後的恢弘壯麗貌。而後殿的龍邊矗立了兩方石碑,也就是前文所提的「奉憲嚴禁差役藉端擾累碑」以及「中壟泉漳稱睦碑」,這兩方石碑見證了中港地區先民的血淚歷史,也是後代子孫應引以為戒的教材,中港慈裕宮是一座見證歷史的廟宇,廟宇的功能不該僅是祈福禳災,教化社會才是更值得重視的無形力量。中港慈裕宮,推薦給想探知先民開拓史的朋友。

【後記】
參訪當天,廟裡有一位伯伯很熱情的招呼我,不過對於廟裡的對場作、古碑...等,他似乎沒什麼概念與注意,只是一直叮囑我要去看看新蓋的後殿。其實阿中對前殿的興趣大過於後殿啊!不過伯伯的熱情還是讓人很感動,尤其是當他知道我是專程從南部上去的,還一直誇我很難得,從那麼遠的地方跑來「採訪」,當下還真的有點得意啊!哈!

竹南慈裕宮

竹南慈裕宮
前文沿革中所言,慈裕宮門口有一對青斗石獅,雕塑年代載明為「乾隆癸卯年桂月」,也就是西元1783年,是故懷疑該廟創建年代當推前至乾隆四十八年。不過據阿中當日的觀察,該字樣歷兩百多年依然清晰可辨,這點不得不令人懷疑。

竹南慈裕宮
乾隆五十三年的「奉憲嚴禁差役藉端擾累碑」為官方所立之告示,我們在之前的好幾篇文章,都曾探討過廟中收有官方所立之告示碑文的例子,這代表當時這座廟一定有著相當程度的重要性,官方在此立碑有廣昭之意。


竹南慈裕宮
道光二十四年(西元1844)曹謹調任淡水廳同知時眼見臺灣族群械鬥之嚴重,尤其是同源一脈的泉、漳兩族群,於是立下中壟泉漳稱睦碑」。

 
gSYyqxZvVdDva1H3tLntUQ.jpg
廟埕前有一座橋,不過底下以全鋪上石板,絲毫看不出河流經過的痕跡,橋名「日出」,映襯慈裕宮座西朝東之格局。

 
竹南慈裕宮
橋的四個角落各安有一隻小石獅,從雕塑的手法,明顯可看出哪幾隻為古物,哪一隻為近物。


竹南慈裕宮
如今的慈裕宮規模雄偉,三川殿搭配左右兩廂成為五開間的平面格局,最外側還有鐘鼓兩樓,儼然泱泱大廟之氣派。

竹南慈裕宮
三川殿屋簷上沒有華麗繁複的裝飾,一切顯得簡單但卻精緻。重簷正脊上方為罕見的雙龍護葫蘆,正脊脊堵則有孔雀以及牡丹剪黏,象徵富貴吉祥。


竹南慈裕宮
四道垂脊的牌頭都有精采的交趾戲齣─歷山象耕、三顧茅廬、成湯聘伊尹以及渭水聘賢,都是禮聘賢士出仕的主題,只是陶偶尺寸似乎略顯小巧,但人物表情卻是相當細膩,值得仔細欣賞。


竹南慈裕宮
兩側墀頭處則是手持蓮花的仙人乘坐雄獅像,這樣的安排也是目前僅見,惟石像看來頗新,應是近年整修後的新作品。


竹南慈裕宮
墀頭下方的正面水車堵則有石雕,在轉角處刻有幾位鼻高大眼,穿著服裝明顯和漢人不同的洋人,龍邊是一男一女,男的頭戴高帽,蓄著八字鬍,身著西裝,手提公事包。女的頭戴花帽,一頭金髮,身穿洋裝,雙手杵著一把陽傘。

竹南慈裕宮
墀頭下方的正面水車堵則有石雕,虎邊則是兩位身著毛衣長褲,一臉虯髯的男子,背靠著牆。兩側人物不同,各有風姿。

竹南慈裕宮
 要觀察出慈裕宮對場作的例子其實並不難,只要仔細比較一下正門的兩片門堵即可看出端倪。站在正面往內殿看去,右手邊的身堵是一扇八邊型鏤雕石窗,而左手邊則是四方型鏤雕石窗,兩者中央雖都以天官賜福為主題,但人物造型明顯不同。再看到門楣上的門簪也是明顯不同,水車堵、頂堵、腰堵,以及麒麟堵同樣都能看出兩者不同之處,欣賞起來格外有趣。


竹南慈裕宮
正門前一對青斗石獅鎮守,保有古廟宇公母獅的傳統形像。


竹南慈裕宮
石獅下方坐檯同樣雕刻精細,最下層刻有螭吻神獸,位置雖然低下,但手法可是一點都不馬虎。

竹南慈裕宮

正門對聯:「慈順錫名立廟蠲租崇祀典,裕饒有象豐年阜物迓神庥」聯首標明為大正七年戊午秋月穀旦,不過「大正」二字卻已脫落,在台灣許多古廟當中的物件,只要是用日據年代落款的,往往都難逃被剔除的命運,這裡亦然。


竹南慈裕宮
兩側龍虎雙堵旁有一副對聯:「天上星光斗極,海隅黎献拜衣冠」落款為嘉慶年間的作品。


竹南慈裕宮
走入三川殿內,抬頭欣賞前拜殿上方的壽樑裝飾,是一對鳳凰神鳥,右邊還多叼了隻牡丹花,再次對照出兩側藝師的不同創意。


竹南慈裕宮
壽樑下方和橫樑的交接處則有一尊劉海戲金蟾像,同樣兩側不同,右邊精瘦,似頭陀樣,左邊肥胖露肚,面露微笑,同樣也顯現了對場作的對比。


竹南慈裕宮
兩旁穿廊與前拜殿和拜殿圍繞成露天天井,採光明亮,媽祖主爐就安放在天井中。


竹南慈裕宮
垂脊牌頭裝飾則較為簡單,只立一尊交趾陶像,分別捧冠與持鹿,取其加冠晉祿之吉祥寓意。


竹南慈裕宮
鎮殿媽臉上雖顯斑駁,但卻也見證著歷史的痕跡。


竹南慈裕宮
有一尊較小的金身,微笑莊嚴,讓人看了格外心喜,料想應為慈裕宮開基媽。

竹南慈裕宮

竹南慈裕宮

龍邊還有一組用黃綾包覆的聖旨與印綬,代表媽祖代天巡狩之權威。

竹南慈裕宮

竹南慈裕宮
神龕前,千里眼、順風耳兩將軍現怒目金剛像護持道場。

竹南慈裕宮
神龕上方則懸有兩道匾額,一通是臺灣總兵武隆阿所贈的「允王惟后」匾。

竹南慈裕宮

另一通是光緒八年
(西元1882),福建巡撫岑毓英所獻之「與天同功」匾。


 竹南慈裕宮

竹南慈裕宮

竹南慈裕宮
中港慈裕宮是一座見證歷史的廟宇,廟宇的功能不該僅是祈福禳災,教化社會才是更值得重視的無形力量。中港慈裕宮,推薦給想探知先民開拓史的朋友。

【攝‧記】中港慈裕宮

arrow
arrow

    阿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