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浩天宮

時間:20151111日、20121222

地點:梧棲大庄浩天宮(臺中市梧棲區中央路一段784)

交通方式:臺中火車站轉搭306路臺灣大道路廊公車往梧棲、清水,至「大庄」站下車於對向即可看見浩天宮牌樓,循牌樓路徑直行約七分鐘即可抵達。

【大庄浩天宮簡介】引自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網站
創建於清乾隆3年,到了昭和三年(1928),因寺廟年久失修,進行重建。並聘請名匠發旦司等人進行裝飾構建工程。

浩天宮擁有悠久的歷史,不僅香火鼎盛,更是地方上的信仰中心。廟中保留有三塊清代碑記,分別為「正堂嚴禁私墾」碑、「特示嚴禁私墾牛埔」碑、「五福圳告示」碑,三塊古碑分別為道光及光緒年間所立,正堂嚴禁私墾碑係告示民番不得私墾侵佔牧埔用地並立碑定界;特示嚴禁私墾牛埔碑則出示嚴禁佔墾牧、葬牛埔地,而五福圳告示碑則為調解五福圳水權之爭奪。另有「德保生民」一匾,係同治元年(1862)發生戴潮春事件,待亂事平定後,於同治三年由彰化知縣王楨、守備鄭榮獻匾酬謝神恩庇祐以竟全功。

廣受清代大肚中保五十三庄居民虔誠信仰的浩天宮,至今猶是地方的守護神,近年的幾次整建,將許多近代名人或文人雅士的書法作品雕刻於石壁之上,不但別具特色亦增添了廟宇的文化氣質。


【阿中隨筆】
※文獻探討※
大庄在文獻記載中亦寫作「大莊」,清代時為沙轆(今沙鹿)所轄,乾隆年間仍為靠海的區域,不過到了乾隆晚期就因拓墾與海岸淤積而成了內陸聚落。漢人未入墾前這裡是平埔拍瀑拉族沙轆社居住地,是大肚王國當中最重要的成員。明鄭渡台後,劉國軒為了討伐不服歸順的大肚王國,於永曆二十四年(1670)進行殘忍的大屠殺,致使沙轆社民四散逃離,勢力大受打擊。到了雍正年間,因政府勞役過多致使大甲西社居民起事抗爭,並聯合吞霄社、南大肚社、沙轆社等十餘平埔族群,影響範圍擴及整個中臺灣,史稱「大甲西社番亂」,是清代臺灣平埔族抗爭事件規模最大的一次。雍正十年(1732),臺灣總兵王郡親自指揮平亂,利用平埔族群之間的矛盾而進行「以番制番」策略,讓聯軍內部信任瓦解,事件歷經七個月終究為朝廷所平。這次的事件更是讓好不容易恢復元氣的沙轆社元氣大傷,連社名都被改成了象徵順應朝廷的「遷善社」,自此再也無力抵抗,生計陷入困頓,還得依靠政府救濟。乾隆五年(1740)臺灣道劉良璧的「沙轆行」,雖然是以清朝政府的角度來記錄大甲西社番亂之後的當地狀況,不過字裡行間也道出了對社民叛變原因的同情,以及深切紀錄了經歷這次事件之後沙轆社番的困頓生活;「曉出彰山北,北風何淒涼!晚入沙轆社,社番何踉蹌!十年大甲西,作歹自驚惶.牛罵及大肚,挺而走高岡.蠢爾無知番,奮臂似螳螂;王師一雲集,取之如探囊.…….奈何逢數奇,職守失其綱?勞役無休息,銖求不可當;窮番計無出,挖肉以醫瘡.支應力不給,勢促乃跳梁.一朝分箭起,焚殺自猖狂;蠻聲振半線,羽鏃若飛蝗.調兵更遣將,蕩平落大荒.危哉沙轆社,幾希就滅亡!皇恩許遷善,生者還其鄉;番婦半寡居,番童少鴈行.嗟乎沙轆番,盛衰物之常……


據前段討論漢人大規模入墾大庄地區的時間點應該是在平埔族式微的年代,也就是約莫乾隆初年的時候,人口有了聚集,信仰中心才得以凝聚成型。就浩天宮的沿革所述該廟創建於乾隆三年,大抵也符合漢人入墾的時間,只是以當時剛入墾的時空背景,百姓是否有餘裕建廟?這就有些令人納悶了。此外,清朝的歷代文獻中均找不到有關大庄浩天宮的記載,讓前述創建年代停留在傳說階段,只能從廟裡所收藏的匾額、石碑去推敲與估算。另依據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所藏民國四十八年(1959)的文獻資料(見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6c/09/3f.html),浩天宮是從北港朝天宮分靈而來,最早建廟的地點是在今日梧棲鎮福德里,舊稱「陳厝庄」,咸豐年間才南遷至大庄現址。發展至清末日治時期,浩天宮的信仰圈已遍及大肚中堡五十三庄,也就是今梧棲區境內:梧棲港街、鴨母藔庄、大庄、南簡庄、沙轆庄、南勢坑庄、北勢坑庄、竹林庄、山腳庄、三塊厝庄以及新莊仔庄,每隔兩年都會率領境內其他廟宇一同前往北港進香,百年傳統流傳至今。


※外觀格局※
如今的大庄浩天宮為兩進、兩殿、兩護龍、兩樓,左右對稱格局,立面三川殿門開三間,雙翼各有一道過水門。整體採南方式建築風格,簷上有華麗繁複的剪黏作品。廟前有埕,地上鋪著六角形地磚,俗稱龜背磚,有祈求長壽的寓意。廟前正對著文昌路486巷呈現路沖,路旁的房屋多已翻新,雖少了古意卻保有鄉間的寧靜。

梧棲大庄浩天宮

※三川殿簷上※
川殿正脊脊背上為雙鳳護天官,正中央的天官福神右手托鬚,左手持玉如意,身著紅袍,頭戴相帽,尊貴的身分由隨侍的宮娥和宦官所襯托。宮娥手持芭蕉扇象徵招來福氣,宦官手捧冠帽則為加官,三人共同營造出討喜的賜福意象。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兩側為色彩斑斕奪目的鳳凰神鳥,腳邊還伴著盛開的牡丹花。鳳凰是傳說中的神鳥,雄性曰鳳,雌性名凰。《爾雅·釋鳥》提到鳳凰的特徵是:「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莊子在〈秋水〉篇當中有一段對鳳凰特性的描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這裡的「鵷鶵」指的就是鳳凰,而牠從南海出發飛向北海,路途中只會停留在梧桐樹上,不只會吃清潔的果實,只會喝乾淨的泉水,由此襯托出鳳凰的高雅與神聖。附帶一提,「五杈」改名為「梧棲」,也正是取此典故而來。牡丹是中國文化中的富貴之花,因花朵大,色彩鮮艷,花期長,故有花中之王的稱號,也是富貴的象徵。唐代詩人陳正封曾讚牡丹為「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為成語「國色天香」的由來。鳳凰與牡丹為鳥類與花類當中的王者,構成一片象徵吉祥富貴的畫面,也暗示著此廟的主神為女性。在鳳凰燕尾的下方印斗處安著一頭「倒拋獅」,獅身向下俯衝,昂首遠望,有蓄勢待發之態,立於廟簷之上有震懾邪祟之效。
梧棲大庄浩天宮
兩側次脊脊背上則是將軍乘龍,將軍手持乾坤圈與畫戟,除了具有保護道場的職責,也有賜與吉祥的寓意。印斗處則是安排了天女散花剪粘。
大庄浩天宮

下方正脊脊堵亦以剪黏為飾,題材為「七賢人過關」,講述的是魏晉時期竹林七賢過陽明關的故事。根據《世說新語》〈任誕〉記載:「陳留阮籍,譙國嵇康,河內山濤,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亞之。預此契者:沛國劉伶,陳留阮咸,河內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他們崇尚老莊思想,不拘禮法,講求清靜無為,常聚在竹林裡飲酒高歌,藉以嘲諷晉代司馬王朝的虛偽,展現出塵世神仙的姿態。照片中可見七賢分乘駿馬,在童子的帶領之下準備經過陽明關出遊去。這副作品為民國己酉年(五十七年,西元1968)所砌,距今近五十年,其人物表情、動作之刻劃較之前方垂脊牌頭的近代陶俑,其細膩程度不可比擬。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脊堵下方為西施縫,上頭的孔洞可以減輕脊堵在受到強風侵襲時的壓力,縫隙之間則是安插了虎、豹、獅、象四獸,威武鎮守著三川殿脊堵。有關四獸還衍伸出一個有趣的說法,閩南語的零食讀音為si-siu-a,有人寫成「四秀仔」以及「四獸仔」。以前的零食主要是以米做成的糕餅,會在上頭畫著虎豹獅象四獸,所以俗稱四獸仔。不過其實本字應該是寫成「庶饈」,宋代蘇軾東坡在其〈送張龍公祝文〉當中就有:「謹以清酌庶饈之奠,敢昭告于昭靈侯張公之神。」的描述,可見閩南語存古之雅啊!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四道垂脊牌頭為淋燙模組陶俑,是近年來大量複製下的產物,不過這類的陶俑通常有動作固定,角色人物互動不明確,演繹故事不明顯,徒具熱鬧而無故事內涵的問題。浩天宮三川殿上的模組亦是如此,讓人難以判斷出究竟是在述說著哪一則英雄故事。
梧棲大庄浩天宮


再觀兩側鐘鼓樓頂各自矗立著一尊剪黏陶像,龍爿為一名俊秀的男子跨坐在龍背上吹著笛,虎爿則是一名妙齡女子在鳳背上翩然起舞,他們正是傳說中的才子佳人蕭史、弄玉。根據西漢劉向《列仙傳》的記載「簫史者,秦穆公時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鳳鳴,居數年,吹似鳳聲,鳳凰來止其屋。公為作鳳台,夫婦止其上,不下數年。一旦,皆隨鳳凰飛去。故秦人為作鳳女祠於雍宮中,時有簫聲而已。」蕭史(或作簫史)是秦穆公時期一名善於吹簫的樂師,他的簫聲能夠吸引孔雀和白鶴棲息在庭院內醉心聆聽。而秦穆公的女兒弄玉也是一名喜好吹簫的人,於是穆公就將女兒嫁給蕭史。自此弄玉常隨著夫妻以簫相和,兩人合奏的樂聲彷彿鳳凰的鳴叫,最後甚至能夠吸引鳳凰駐足。秦穆公因此為小倆口建造了一座鳳台讓他們居住,過沒幾年夫妻倆某一日在吹奏簫樂時,雙雙乘坐鳳凰而去。這則傳說故事經過民間歷代流傳而有了細微的改變,成了蕭史是乘龍升天,而弄玉才是跨鳳而去,反映了中國文化以龍鳳代表男女的意象,也衍生出「乘龍快婿」這個成語。蕭史、弄玉的故事在清代小說《東周列國志》裡的第四十七回「弄玉吹簫雙跨鳳 趙盾背秦立靈公」也有描述:「穆公拜蕭史為中大夫。蕭史雖列朝班,不與國政,日居鳳樓之中,不食火食,時或飲酒數杯耳。弄玉學其導氣之方,亦漸能絕粒。蕭史教弄玉吹蕭,為《來鳳》之曲。約居半載,忽然一夜,夫婦於月下吹簫,遂有紫鳳集於臺之左,赤龍盤於臺之右。蕭史曰:吾本上界仙人,上帝以人間史籍散亂,命吾整理。……。上帝命我為華山之主,與子有夙緣,故以簫聲作合,然不應久住人間。今龍鳳來迎,可以去矣。……於是蕭史乘赤龍,弄玉乘紫鳳,自鳳臺翔雲而去。(今人稱佳婿為「乘龍」,正謂此也。)是夜,有人於太華山聞鳳鳴焉。」小說的情節更是將蕭史的來歷塑造成天神下凡,因與弄玉有累世情緣故結為連理,最後分乘龍鳳升天而去。這則傳說反映了才子佳人的結合,也有陰陽調和、天造地設的意象,立於鐘鼓樓頂上正是世人向上蒼祈求的美好想望。其實照片中的人物安排,以乘龍才子所演奏的姿勢來看,其實吹的是笛而不是簫。簫笛本為一類,《周禮》記載的「篴」(通笛)便是豎吹的樂器,直到唐代才有了「橫吹笛子豎吹簫」的分別。

梧棲大庄浩天宮

梧棲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三川殿※
三川殿封簷板以紅色為底,上頭彩繪著七幅由綬帶所環繞出的磬牌圖樣,是為祈求吉慶的象徵。

大庄浩天宮
兩側墀頭處有雄獅鎮守,姿態迥異於一般廟宇常見的樣式,較為擬真,也較為偏向西方雕塑的型態。
梧棲大庄浩天宮
墀頭下方的水車堵為剪黏作品,龍爿的人物部分剝落,已無法判斷原先所要演繹的是哪個戲齣。
大庄浩天宮
虎爿這頭保存的狀況較為良好,判斷應該是《三國演義》當中著名的「刀單刀赴會」,故事出自《三國演義》第六十六回「關雲長單刀赴會 伏皇后為國捐生」;赤壁戰後,劉備一行人趁機佔領荊州,張昭以在東吳任職的諸葛亮之兄諸葛瑾一家為脅,差諸葛瑾前往西川逼迫諸葛亮勸劉備歸還荊州。諸葛亮在諸葛瑾的面前向主公既哭又跪,最後劉備同意先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但當諸葛瑾前往荊州宣達劉備之意時,卻遭守將關羽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否決,狼狽地返回東吳交差。然而孫權依舊派遣三名官吏前往三郡任職,卻都遭到關羽斥回,於是請出昔日為孫劉聯盟作保的魯肅負責此事。魯肅動身前往陸口,並差人送信邀關羽過江一會。關羽得訊後隨即應允,義子關平怕此會不懷好意,極力勸阻但仍無法動搖關羽決定。卻說東吳這一頭,呂蒙、甘寧等將早就部署伏兵要擊殺關羽。雙方把酒言歡正酣時,魯肅開口言明討還荊州一事,但好說歹說關羽總是顧左右而言他,只一再勸酒,最後是周倉耐不住性子斥責了魯肅:「天底下的土地,有德性的人都可以得之,那裡只有東吳才能取得?」關羽聞言佯裝訓斥周倉,實際是要他出帳去江口準備離開,只見關羽佯裝醉態拉著魯肅的手往江邊走去,呂蒙一行人顧及魯肅之安危而不敢輕舉妄動,最後只能眼睜睜看關羽一行人平安過江,一切算計仍舊無功。畫面中面如紅棗,坐在大石上手勒鬚髯的就是關羽,配將周倉則立於一旁待命,東吳這頭的代表魯肅則是殷勤的款待著,想藉機開口要回被關羽所佔據的荊州,一場爾虞我詐,鬥勇鬥智的戲碼就此展開。
大庄浩天宮
水車堵的內、外兩側延伸均有裝飾作品,外側同樣以剪黏的手法呈現,人物特色較不明顯,暫以才子佳人視之。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內側則是陶俑作品,可惜部分構件剝落嚴重,龍爿的部分無法判斷戲齣,虎爿則可看見兩位老者,研判原本的構圖應該不只如此,這裡的主題很有可能是「商山四皓」,「四皓」指的是秦末漢初的隱士東園公、夏黃公、綺里季、甪里,這四人原為秦代的博士官,後因見秦始皇暴虐遂罷官隱居商山,採紫芝為食,皓首潤顏,頗有仙家之氣。商山四皓的高風亮節在當時為天下人所尊崇,甚至連漢高祖劉邦也相當景仰。《史記》〈留侯世家〉裡有段記載,話說劉邦因為寵愛戚夫人,想要廢太子劉盈改立戚夫人之子如意,此念為呂后所知,於是請求張良為之籌謀。張良認為再多的勸戒都無法動搖漢高祖改立太子的心,只能請求劉邦所景仰的四皓出面協助。這四位隱居在商山的高士因為覺得劉邦延請他們的態度太過傲慢,是故遲遲不願入朝。張良教導太子以謙卑的姿態延聘四位入府並尊為上賓,時不時就領著他們一同出席大小聚會,等到劉邦發現了一定會詢問。呂后聽了張良的建議並且比照辦理,不久後在一次的宴會上漢高祖果然對跟隨在太子身旁的四名老人起了好奇心,探詢之下才知他們就是昔日自己無法請出的四皓,於是問了四人:「吾求公數歲,公辟逃我,今公何自從吾兒游乎?」四人回答:「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竊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耳。」劉邦說:「煩公幸卒調護太子。」就這樣劉邦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頭,回過頭去向戚夫人說道「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由此可見商山四皓在當時社會地位之崇高。中國文化自古以來便是「尊老」,而老人的智慧更是社會的寶藏,是故商山四皓成了流傳千古的文化題材。這兩組陶俑作品的塑造頗為細緻,人物表情生動活潑,充分展現了高度的藝術價值。
大庄浩天宮

水車堵下方的牆堵則是以陰刻題詩為飾,立面部分為「宋代坤靈播,湄洲聖迹彰」以及「至今滄海上, 無處不馨香」,這首詩道出宋代湄洲林氏女神蹟顯赫,流傳至今已歷千年,信徒遍及四海,每一個角落都有祂的信徒。這首詩同樣刻在北港朝天宮正殿龍爿過水門旁的牆堵上,落款為「咸豐二年春」。綜觀大庄浩天宮宮殿內外的題詩,不乏看見和朝天宮相當雷同,足見兩廟之親密關係。至於內側對照壁堵則分為三部分,以大理石為材作雕刻,對聯以行體書寫「神息出入逍遙宇宙」與「人物俯仰睥睨王公」。上聯點出了媽祖傳說中的元神出竅拯救百姓一類的故事,這類的情節在《天妃顯聖錄》就以「機上救親」最為人所知。此聯亦引用了唐代柳宗元在《清微宏範道門功課》中所提到的「在世端能出世,居塵自可離塵,出入虛無,逍遙宇宙,自由自在,無滅無生,方寸不染一塵,妙用直超三界。」之典故,這樣的境界是柳宗元認為修道的最高層級,永不退轉,超脫三界之外。下聯當中以「俯仰」二字用得最為精妙;俯仰原意為低頭與抬頭,這一上一下的動作不正是參拜的樣子?而「人物俯仰」便是指不管是人或是動物對媽祖都非常崇敬並且頂禮膜拜。而這麼一位受到崇拜的對象身分雖然只是一名福建沿海離島的漁村女子,但得到的景仰卻是人世間王公貴族所無法比擬的。上聯落款「中華民國歲次己酉蒲月吉旦」,民國五十八年(1969)歲次己酉,這一年是浩天宮進行整修的一年。下聯落款「華亭董其昌書,鍾秋金 王添壽 王金聰 柯九曾 陳金安 歐清林敬獻」,前六字以行體書寫,後段則以楷體書寫。為了判讀前段的字體,阿中進行了交叉比對才得到「華亭董其昌書」這樣的答案,原來這副對聯的字體是採自明代書法大家。董其昌,字玄宰,號思白、思翁,別號香光居士,明代直隸華亭縣人,其書法師古而不擬古,自成一格。此外,他在繪畫上的造詣亦是高超。華亭一地出了許多書法家,稱為「雲間學派」,當中又以董其昌最為著名,其字帖為康熙、乾隆所推崇甚至成為皇帝們臨摹學習的對象。對照堵的第二部分版面較廣,同樣是陰刻字詞,分別為「風調雨順」與「國泰民安」,為民國五十九年(歲次庚戌,西元1970)由「沙鹿鎮沙鹿里林典」所獻,同樣也是將近一甲子的古物。下方裙堵則同樣以陰刻工法繪圖,主角同樣都是女子,一者為居家,一者在戶外。石堵旁的封柱上刻有楹聯「浩蕩感慈恩湄島馨香分遠近,天人欽母德甲溪廟宇仰巍峨」,道出湄洲媽祖恩德廣大,分靈無數,上天與百姓共同景仰,並且建立起巍峨壯觀的廟宇。下聯的「甲溪」指的當是大甲溪,如以今日行政劃分觀之,大甲溪距離大庄甚遠,為何在此會以「甲溪廟宇」自稱?其實翻開昔日行政劃分的歷史,大正九年(1920)日本政府實施州郡街庄制,而原屬原屬大肚中堡的大庄,與鴨母藔庄、梧棲港街以及南簡庄合併成為「梧棲街」,為臺中州大甲郡所轄,直到民國三十九年(1950)光復後才脫離大甲獨立成為「梧棲鎮」。大庄浩天宮為臺中大肚中堡五十三庄的信仰中心,在大甲鎮瀾宮尚未竄起的年代,可謂是臺中海線信仰規模最為龐大的廟宇,是故以「甲溪廟宇」自稱自有一段歷史背景與道理,也再次印證老廟的每一件物品都有著一段值得珍藏的歷史記憶。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視線回到三川殿立面,封簷板下方的吊筒共有八座,每一座的豎材都刻著一位神仙,組合起來便是世人所熟知的八仙,他們各自代表著社會各個階層,象徵修道成仙不分性別貴賤。這八位神仙以及代表的身分分別為李鐵拐─丐、漢鍾離─將、呂洞賓─儒士、張果老─老人、藍采和─流浪者、何仙姑─女人、韓湘子─少年、曹國舅─貴族。有關八仙的成員自古以來未有定說,直到明代吳元泰著《東遊記》,又名《八仙出處東遊記》才定型,該書開宗明義即載「八仙者,鐵拐、鍾離、洞賓、果老、藍采和、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而鐵拐先生其首也。」在這八位神仙的身上都可以找到尋常百姓生活的軌跡,每一位都有自己的成仙經歷。在浩天宮三川殿最前方的一對宮燈吊筒豎材上刻的便是漢鍾離與李鐵拐;根據《東遊記》的記載「鍾離名權,燕臺人。後改名覺,字寂道,號和合子,又號王陽子,又號雲房先生。父為列侯,官雲中。……及壯,仕漢為大將。」祂曾奉命率軍征討北蕃,開始時連連攻破敵軍陣勢,但因李鐵拐有意渡化鍾離入仙班,故化身老翁助蕃將不聿攻克漢軍,致使鍾離敗陣潰逃。逃亡途中遇見一名胡僧,將之引渡到東華先生的住處跟隨修道,後再遇上仙王玄甫、華陽真人…等人相授,道術日益精進,最後終於位列仙班。漢鍾離的造型相當鮮明,頭上雙髻,袒胸露肚,手持蒲扇一把,每每以開懷之面容示現,令人望之欣喜。
大庄浩天宮
而度化漢鍾離的這位李鐵拐則是吳元泰所認定的八仙之首,《東遊記》的第一篇故事也是「鐵拐修真求道」。李鐵拐本名李玄,書中稱其「質非凡骨,學有根源。狀貌魁梧,抱五行之秀氣;心神宣朗,識天地之玄機。」儼然是名相貌堂堂的秀士,與世人所知的乞丐形象大相逕庭。據說有一回李玄魂魄出竅前往華山與老子論道,臨行前囑咐徒弟楊子守護其身,若七日後尚未還魂才將其軀體焚化。待到第六天時,楊子接到母親病危的消息,亟欲返鄉探視,但又礙於師父的囑託,忠孝難以兩全之下只能先焚了李玄之體,急返家中探母。李玄隨著老子遊遍三十六洞天、蓬萊、方丈諸仙島,到了第七日還魂時才發現軀體已燬,魂魄只好託附在路邊一副剛剛餓死在路旁的乞丐上,成了「蓬其首,垢其面,端其腹,跛其足,倚紫色拐杖而行」的面貌。是故如今我們所見的李鐵拐形象,是一名頭束箍,虯髯面,衣衫襤褸,拄杖持葫蘆的面貌。
大庄浩天宮
後方的六座豎材從龍爿開始看起的第一位是手持魚鼓的張果老;據《東遊記》的描述其前身是天地混沌初開時的一隻白蝙蝠,受天地之氣,得日月之精而化身為人,後得宛丘、李鐵拐授法而成仙。不過史書上所記載的張果是唐代一位修持內丹的道士,「老」則是對他的尊稱。相傳唐玄宗曾邀請祂上朝演繹道法,並封為光祿大夫。之後張果的故事在流間流傳得愈加神化,遂成了一名法術高深的神仙。其最大的特色是倒騎著一頭白驢,可日行數萬里,休息時驢子可以像紙一樣折起來收到箱子裡,要騎乘時只要噴一噴水,紙片就會鼓起再次化成白驢,神異莫名。
大庄浩天宮
第二位則是呂洞賓,祂是八仙當中最負盛名的一位,《東遊記》:「洞賓姓呂名喦,字洞賓,號純陽子。」、「少聰明,日記萬言,矢口成文。」唐武宗會昌年間參加兩次的科舉考試皆落榜,落寞時巧遇漢鍾離以黃梁一夢啟迪尋道之心遂棄儒歸隱,在通過十難試驗後拜漢鍾離為師,一同往終南山鶴嶺論道。呂洞賓和其師漢鍾離都是道教重要的宗師,以修持內丹為修行要務,後為北宗全真教奉為五祖之二。其更在民間信仰裡具有多重身分,例如五文昌之一、五恩主之一…等,可見呂仙祖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擁有崇高的地位。
大庄浩天宮
最外側則是韓湘子,在《東遊記》裡被說成是唐代古文大家韓愈的侄孫,曾在韓愈面前施展令牡丹變色,並且預言韓愈有左遷潮州之厄,後來果然應驗,讓不信佛道的韓愈為之折服。不過事實上這則傳說是張冠李戴,韓湘的確是韓愈的侄孫,然而根據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記載,令牡丹變色的是韓愈另一名從江淮來投靠的侄子,這名公子哥兒不學無術,不僅在學堂上會欺負同學,連送到寺廟裡去也被僧侶告狀說他狂妄,後世就這麼的把兩個人合而為一,成了求道成仙的韓湘子。世人所熟知的韓湘子總是以清秀少年的樣貌登場,手中持著笛子,氣質優雅。
大庄浩天宮
虎爿這一頭則是以曹國舅為始,手持雲陽板,一身貴氣形象,加諸「國舅」之名,不難讓人聯想其為「富貴之家」的代表。在《東遊記》的描述中,曹國舅本名曹友,是宋曹太后的胞弟,他們還有另外一位弟弟名喚曹二,但這位曹國舅每每仗著自己國舅的身分,恃強凌弱,搶奪民地,為百姓所痛惡,曹二屢屢規勸胞弟去惡從善,奈何總是不得其果,只好散盡家財濟困貧民,自己則往深山訪道,不問世事,最後在漢鍾離、呂洞賓的引渡之下得道成仙。歷史記載中的曹國舅名佾,字景休,是北宋仁宗皇后曹氏的胞弟,史書中的曹景休是位寡過善於保身的國戚,享年七十二歲,並沒有散財修道的說法。為曹國舅染上神話色彩的宋代修練內丹的道士,將其視為呂洞賓的弟子。
大庄浩天宮
第二位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何仙姑,傳說祂是廣州增城縣何素之女,唐武后時曾夢見仙人教授吞食雲母粉而得輕身不死,後遇李鐵拐、藍采和授以仙訣而同列仙班。有異說仙姑其實不姓何,乃因其法寶為一朵大荷花,因此後世才訛稱為「何」。
大庄浩天宮
最外側的是藍采和,其成道過程在《東遊記》裡較少著墨,僅提到祂為赤腳大仙所降生,放蕩不羈,玩世不恭,手持大玉板,夏天穿著棉襖,冬天則穿著單衣。特立獨行的藍采和常在街上閒晃,唱著帶有醒世寓意的歌曲,在路上行乞得錢後,便把錢財拿去救濟窮人,或者買酒喝,據說有人曾經在幼年和老年時都遇見過祂,祂的外貌竟然都沒變化。或許正是因為這些特點與劉海蟾頗為相似,是故在臺灣常有人將兩人對換。
大庄浩天宮
八仙是家喻戶曉的神仙組合,正因他們有著代表社會各階層的特質,所以成為相當受到民眾歡迎的一組。

三川殿前立有一對降龍石柱,龍首昂揚向內而望,傳達出天降至此護持道場的意象。上方壽樑有彩繪作品,不過上半部汙損嚴重,一時也看不出所繪為何。底下雀替為鳳凰朝牡丹,兩側小港雀替則僅作鳳凰,以象徵女性的神鳥點出本廟主祀者乃天上聖母。

進入三川殿下,立面均以石雕砌成。抬頭欣賞中港正門裝飾,牌樓面以疊斗架高的方式呈現,斗與斗之間的連栱刻有吉祥圖案,例如中路的部分就是葫蘆和蒲扇,這兩種法器除了代表著八仙中的兩位首領─李鐵拐、漢鍾離,另外葫蘆諧音「福祿」,蒲扇則有「招」的意象,兩者合在一起就成了討喜的招來福祿。

大庄浩天宮
正中央高懸的聖旨匾以宋體字書寫著「浩天宮」三字,金色的字體搭配朱色的匾面更顯貴氣。匾面上方有盤龍紋傲視而下,兩側則各有一條降龍護衛,保留了典雅的古飾風格。
大庄浩天宮
門楣為雙龍護珠,龍身之間還穿插了八仙人物,取「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典故,故事見於明代吳元泰的《東遊記》。在〈八仙東遊過海〉這一章節中,八仙參加完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就在動身回程時,呂洞賓提議大夥一同東遊。途經東海時,八仙為了誇演各自修練的進境,於是約定祭出各自的法器以渡海。只見「鐵拐即以鐵拐投水中,自立其上,乘風逐浪而渡。鍾離以拂塵投水中而渡。果老以紙驢投水中而渡。洞賓以蕭管投水中而渡。湘子以花籃投水中而渡。仙姑以竹罩投水中而渡。采和以拍板投水中而渡。國舅以玉版投水中而渡」。等到眾人陸續登岸後,才發現藍采和竟不見行蹤,原來是龍王太子摩揭見采和玉板奇妙可愛,心生搶奪之念,於是連同藍采和一起擒回龍宮,衍生後續八仙大戰四海龍王的,是故廟宇建築題材常引八仙鬧東海作為宣揚神威顯赫的表徵。
大庄浩天宮
正門楹聯為「浩氣塞蒼冥足振民心趨治化,天神降海嶠期新國運掃妖氛」,刻於民國六十四年十一月,為時任立法院院長的倪文亞所題字,爐下弟子所獻。這副楹聯的上聯引用了南宋文天祥著名的《正氣歌》當中「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的典故,下聯則是點出媽祖降生於湄洲的故事。楹聯的內容看來似乎不純然在歌頌神威,反而帶了點政治意味,如果進一步從當時的時空背景來判讀,不難理解為何倪文亞會留下這樣的句子。民國六十四年(1975),這一年正是蔣中正總統去世,中華民國在外交上又與葡萄牙、菲律賓、泰國…等國接連斷交,內外交逼,臺灣政局陷入動盪不安。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倪文亞寫下了「振民心趨治化,新國運掃妖氛」之語,自可想像當時他祈求神靈庇佑臺灣的願望,而這副楹聯也為當代的歷史留下見證。廟宇的一景一物都是歷史的見證,靜靜地訴說著過去所發生的一切,無心去了解的自然就會輕視它,但願意去親近的就能從中去體會先民過往的記憶,這就是老建築的價值。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門前一對鎮守石獅,雄獅踩球繫著銅錢,有祈求富貴之意;雌師踩球護子,為祈求子嗣繁衍的寓意,雄雌分立,各司其職。
大庄浩天宮
兩側門扇的身堵以鏤刻的手法雕出著名的武將故事,龍爿為「狄青比武」,虎爿是「韓信點兵」。狄青比武的故事見於清人李雨堂的小說《萬花樓》第十八回「狄皇親索馬比武 龐國丈妒賢生心」與第十九回「禦教場俊傑揚威 彩山殿奸徒就戮」;話說狄青與狄太后姑姪相認後,受其庇蔭進入皇宮卻招來太師龐洪、孫秀一班人的妒忌,處心積慮的排擠他。狄青自知未立功勳如受官職勢必無法服眾,因此向宋仁宗稟奏願與朝中將領比試,強於三品者受三品職,勝過一品官者即受一品職。龐洪見機不可失,便囑咐九門提督王天化上彩山殿參加御前比試。王天化本是龐洪的心腹門生,亦知太師心中盤算,因此對戰狄青毫不留情,縱然如此最後狄青還是憑藉著過人的武藝,斬殺了心懷不軌的王天化,受封一品武將。雖然這堵石雕落款的確是「狄青比武」,然而呈現的布局卻是和一般常見的樣式有很大的不同;通常這則故事的呈現畫面會有宋仁宗、龐太師等人在彩山殿上觀戰,而狄青和王天化則是在殿前比試。然而浩天宮這堵作品在殿上的人卻不似宋仁宗,而是一名手持令旗與寶劍的武將,彷彿正在指揮作戰一般,令人不禁懷疑此落款之正確性。
大庄浩天宮
韓信,為幫助劉邦開創漢朝的功臣之一,與張良、蕭何和稱「漢初三傑」。據說韓信用兵出神入化,善用謀略,時人讚其「國士無雙」,後世更流傳「言兵莫過孫武,用兵莫過韓信」之語。「韓信點兵」也是著名的數學演算故事,相傳漢高祖劉邦想要除去功高震主的韓信,於是試探性地詢問韓信有多少兵馬,韓信心知劉邦之意,但又不想明確答覆,於是回答「兵不知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意思是自己也不知道手下有多少士兵,只知道三個一數最後會剩下兩人,以五個一數會剩下三人,以七個一數會剩下兩人,用這樣模糊的回答帶過,劉邦一時也推敲不出,只好暫時按下誅殺韓信的念頭。這則故事在正史中找不到記載,不過在《史記》的〈淮陰侯列傳〉中便記有劉邦向韓信詢問其能帶領多少士兵的故事;「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劉邦曾經詢問韓信自己能帶領多少兵馬,韓信回答只能十萬,而自己卻是越多越好,這回答令劉邦有些不服氣,反諷地說:「既然你有辦法帶那麼多兵,為什麼最後還是被我捉住了?」韓信回答「陛下不擅長帶兵,但卻擅長帶將,這就是我為什麼會被您捉住的原因。況且您所憑藉的是上天賜與的機運,而不是人為的力量。」韓信話中帶著些許的不服氣,也是對時運不濟的感嘆,而這段典故也成了歇後語「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由來。畫面中的人物布局同樣不甚明確,和主題的關聯性也沒有那麼高,因此這兩幅作品所呈現的是否真如落款所題,可能還有待商榷。
大庄浩天宮

正門上方兩側步通有風景彩繪,托著獅座撐起棟架,獅座上除了刻著一大一小兩頭獅子,還各自有漢鍾離與呂洞賓這兩位神仙師徒。而兩頭獅子則是寓意「太師、少師」;周代設太師、太傅、太保輔佐帝王,合稱三師三公,權力如同後世丞相之職,而少師、少傅、少保則是輔佐三公的副手,同為人臣爵位之最尊。太師、少師所象徵的便是功名利祿的極致,是昔日「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年代,所有士子心目中最夢寐以求的想望。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員光則是以木雕鏤刻的方式呈現,龍爿的故事為「單騎救主」,虎爿則是「喝斷長板橋」,兩則故事是連貫的,記載在《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當中。話說劉備一行人因為曹操率大軍攻打新野,將少兵寡的劉備無力反抗只好棄城逃亡。奈何心存仁義的劉玄德不忍棄百姓於不顧,致使大軍遷移江陵的速度受到拖延,最後仍是被曹軍追上,一行人就此被沖散。奉令保護劉備妻小的趙雲,奮不顧身按馬返頭衝入曹軍陣營欲尋甘、糜兩夫人與少主,先是救了糜竺、甘夫人,再入敵營尋找糜夫人與幼主阿斗,最後總算在一處受戰火坡及倒塌的土牆旁找到了兩人。受重傷的糜夫人為了讓趙雲無後顧之憂地解救阿斗,遂投井自殺,眼見勢已難挽,趙雲便將襁褓中的阿斗劉禪綁於懷中,縱馬往長板坡而去。畫面中可見常山趙子龍騎著白馬,一手持劍,一手持著斷戈,懷中隱約還可看見在襁褓中的劉禪。趙雲獨自對上曹操數位猛將而不見懼色,一心一意只想救少主脫離險境。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之後在第四十二回「張益德大鬧長坂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口」的故事中,甫擺脫鍾縉、鍾紳追殺的趙雲,奔上長板坡,一路往著長板橋而來,背後曹操麾下大將文聘引軍急急追趕。張飛眼見趙雲英勇護少主歸來,鎮住長板橋以為掩護。隨後曹操大軍聚集而來,張飛在長板橋頭大喝「燕人張益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竟驚得曹操眾將不敢輕舉妄動,最後只好暫時退兵,暫時解了劉備一行人的燃眉之急。照片中可見趙雲縱馬飛奔而來,在長板橋頭等候多時的張飛隨即掩護其入陣,一人擋關之勢,盡展氣慨萬千之態。

DSC02136.JPG

大庄浩天宮


再觀兩側小港門,龍爿部分門楣上有封神演義的戲齣。兩側門扇最上方的眉堵,各自刻著「忠」、「孝」的代表故事,分別是「單騎救主」與「鹿乳奉親」。「鹿乳奉親」是二十四孝裡頭的一則故事,主角郯子為春秋時期郯國的國君,在未繼位之前,郯子的雙親曾患有眼疾,需要鹿乳才能治癒,於是郯子身披鹿皮佯裝混入鹿群當中伺機偷取鹿乳。沒想到途中竟遇上獵人,郯子急忙脫去鹿皮,並將事情的經過告訴獵人,最後反而得到獵人的幫助贈送鹿乳,並且還護送他出山,故事最後有了圓滿的結局。照片中披著鹿皮的郯子,正遭逢獵人持弓鎖定中,幸虧及時表明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發生,他的孝心不僅感動了獵人,也堪為後世之楷模。
大庄浩天宮
門扇身堵刻著花卉,花瓶至於案上取諧音「平安」,瓶中的花卉有蓮花、梅花,象徵著連連平安、喜上眉梢。腰堵部分則為四獸之二,取其威猛之態護佑廟堂。裙堵則是以四不足的題材呈現,龍爿這頭是「漢武求仙」與「嫦娥攬鏡」。漢武帝劉徹是西漢的第七位皇帝,雄才大略,在位期間國力強盛,被評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之一。然而晚年的武帝卻開始追求長生不老,迷信法術,甚至還發生了巫蠱之禍,釀成皇室父子相殘的場面。從劉徹貴為皇帝,仍不滿足想要得道成仙的故事暗諷人心的慾望無窮。
大庄浩天宮
嫦娥,又名姮娥、常娥,是中國神話當中的人物,因偷吃了丈夫后羿的長生不老藥而飛升進入月宮。傳說嫦娥面容極美,溫柔賢慧,但這樣的美人在照鏡子時還會感嘆自己長得不夠好看,因此以之作為嘆貌不足的代表。
大庄浩天宮
門上楹聯為「浩劫過零丁感應波臣瀾澄海靖,天恩垂五甲降臨湄母世泰民康」,聯中傳達出媽祖護佑先民渡海來臺,並且降臨在此地生根立廟,庇佑國家與百姓。「五甲」指的是大庄南方的村落,同樣是浩天宮的信仰圈。
大庄浩天宮
再觀虎爿小港,其配置與龍爿對應,眉堵的故事則是「節」、「義」的代表─蘇武和關羽。蘇武,字子卿,西漢人士,奉武帝之命,以中郎將的身分持著使節和另副中郎將張勝一同前往匈奴接回昔日被扣留的漢使路充國。到了匈奴後,張勝卻牽扯進刺殺匈奴單于的謀算中,事跡敗露後,蘇武受到牽連,匈奴王見蘇武忠貞不屈,是故千方百計想要招降他。但蘇武始終不為所動,最後就把他流放到北海,給了一群公羊讓他放牧,並約定只要羊群數量有增加就會釋放他。就這樣蘇武在北海忍受著天寒地凍,守著志節過了十九年才回到中土,這令人感佩的故事就記載在東漢班固所著的《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傳第二十四〉當中。照片中可見蘇武在天寒地凍的惡劣環境下牧著羊,堅守著對國家的節操,隨身不離的節杖正是象徵內心對國家的絕對忠誠。關羽對劉備的義氣則是無需再多著墨的的典範了,過五關、斬六將、保二嫂…等,都是《三國演義》裡著名的橋段,也在在勾勒出關羽重義的形象。身堵的瓶插牡丹,象徵著「富貴平安」。
大庄浩天宮
裙堵則是「四不足」裡的「彭祖祈壽」與「石崇嘆窮」;彭祖是傳說中活了八百歲的壽翁,彭姓,名翦,又稱籛鏗,傳說他娶了四十九位妻子,生了五十四個孩子。由於有這樣的故事背景,是故將之列為四不足之一的嘆壽不足自是最適合不過的代表。照片中已垂垂老矣的彭祖,焚著清香禱祭於天祈求壽命綿延。
大庄浩天宮
石崇為西晉時期青州人,雖擔任官吏,但其財富的累積卻是靠打劫商旅而來。據說石崇的「炫富」程度已經到了把蠟燭當柴火,用綢緞布置成五十里屏障,刻意將別人的珊瑚打碎,然後把家裡更大更壯觀的珊瑚當作賠償品,其手法令人瞠目。這樣財力雄厚的人卻還是怨嘆著自己沒什麼錢,鮮明的刻劃出人心貪婪。四不足的故事是廟堂上才見的裝飾題材,後人將之編成七言絕句一首「漢武為帝欲作仙,彭祖焚香祈壽年,嫦娥攬鏡嫌貌醜,石崇鉅富嘆無錢。」其用意正是在奉勸世人勿一味貪求權勢、壽命、美貌、財富,因為這些身外之物,即使擁有再多還是會感到不足,唯有知足才能常保安樂。
大庄浩天宮
虎爿小港楹聯為「大臨難名派衍長山炎宇宙,莊嚴現世身化湄島爍古今」;臨卦為易經第十九,兌下坤上,《象辭》曰:「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臨卦的卦象為「澤上有地」,君子從這個卦象領悟君民之間的關係應該要像大地能容納水澤那般寬厚,推行教化,關懷人民,使他們不會有貧窮與困頓,這樣就能保護百姓並得到認同,國祚綿長。這裡引臨卦之典故,象徵媽祖慈佑百姓,就如同大地廣納百川那般。而派衍長山的典故則是引自林氏九牧的淵源;傳說林氏九牧初祖林堅生於長林山,宋高宗時追賜號「清河伯」,加封「長山侯」,是故林氏一脈以「長山衍派」自稱。傳說媽祖即是林氏九牧的後代,所以這裡用了「衍派長山」的句子。「炎」在這裡當動詞用,是火光上升的意思。因此上聯的語意為媽祖的誕生是天地間不可思議的大事,從林氏九牧一脈而來,這份天地間的恩賜足以光耀整個宇宙。下聯則是形容媽祖面容莊嚴如同菩薩化身一般降生在湄洲島,這件事足以光耀古今萬世。此聯對媽祖推崇之極,已臻至境。
大庄浩天宮

三川殿兩側對照牆堵,最上方有植物彩繪,以葡萄為主角號名「心懷善果」。下方有木雕,主題為「錦雞茶」,以錦雞穿梭茶花之間,取諧音「錦上添花」。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再觀水車堵有陶像裝飾,不過同樣有著脫落嚴重的問題。龍爿這頭所演繹的故事似乎是「徐庶走馬薦諸葛」,故事出自《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計襲樊城 元直走馬薦諸葛」;化名「單福」的徐庶自從投入劉備帳下籌謀後,屢屢立下戰功,愈發得到劉備的倚重,但卻也讓曹操相當忌憚。之後程昱向曹操點破單福的真實身分乃是穎川徐庶,並獻計擒徐母脅徐庶來投,此計果然奏效,心急如焚的徐庶只好帶著忠孝不能兩全的遺憾離開了劉備。離別時兩人淚如雨下,依依難捨,送了一程又一程,徐庶縱馬而去,劉備還下令士兵將眼前樹木砍斷,避免妨礙到他目送徐庶離去的眼光。過沒多久徐庶按馬回頭,向劉備推薦了隆中諸葛臥龍,也因此開啟了劉備競逐天下的契機。
大庄浩天宮
畫面中縱馬而去的徐庶頻頻回頭,照理說另一頭應該是忍著滿心悲痛的劉備才是,不過這裡的陶像卻變成了赤臉美髯的關羽。仔細端詳不難發現,這組陶俑的塑造手法並不相同,一者細膩,用色鮮豔,另一手法則較為粗糙,身上的釉色也顯得單薄。此外兩者的比例也不相同,在在透露出這組作品並非最原始的狀態,研判應該是部分原件剝落後重新安上的。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身堵為「蒼龍教子」,壁上可見一條蒼龍騰飛於大海之上,穿梭在雲霧之間,龍首威武,口中吐出甘露,下方則是一條小龍昂首仰望。在海面上另有一條鯉魚躍出,是為「魚躍龍門化為龍」的意涵。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敬獻此堵者為「臺南州北港街蔡培東」,敬獻年代則是「昭和三年戊辰陽月」,昭和三年(1928)大庄浩天宮進行重建,當時著名的北港仕紳蔡培東先生協力甚深,今日浩天宮內多處落款均可見蔡培東之名,甚至宮內所奉祀的「蓬萊媽」亦是當年蔡先生出資刻贈,直至今日,大庄媽祖回北港進香時,這尊蓬萊媽祖也必定在行列之中,且在回到朝天宮不久後隨即離宮前往蔡培東後人住處作客,充分展現飲水思源,人神同理之美德。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下方裙堵以行書字帖為飾,刻著「清閑吹洞庭之白浪漲北渚之蒼灣攜佳人而往遊勤霧鬢與風鬟峻一屬」,這段文章引自宋蘇軾的〈洞庭春色賦〉,不過謄錄的段落卻有差池,完整的段落應該是「嫋嫋兮春風。泛天宇兮清閑。吹洞庭之白浪。漲北渚之蒼灣。攜佳人而往遊。勤霧鬢與風鬟。命黄頭之千奴。卷震澤而與俱還。」除了引用的斷句處有誤,在「與風鬟」之後的「峻一屬」三字則是原賦裡頭所沒有的衍文,不知從何而來?後方落款為「石庵」二字,下方刻有「劉墉之印」與「石庵」兩方篆印;劉墉,號石庵,清乾隆十六年進士,其書法以濃墨著稱,時人稱之「濃墨宰相」,〈洞庭春色賦〉就是劉墉傳世的書帖之一,這堵書畫的字帖應當就是取自劉墉,只是引用段落似乎有誤。
大庄浩天宮

虎爿這頭的壁堵配置與龍爿相同,最上方彩繪著枇杷,號名「雅藝共樂」。下方花鳥雕塑為菊花和喜鵲,菊花又有「壽客」之名,帶有喜迎長壽之意。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下方武將帶騎陶俑或許也有物件脫落,一時之間也判讀不出戲齣為何。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下方身堵澤是「舐犢情深」,為雌虎攜子的題材。龍與虎自古以來就被中國文化視為神獸,天上四象之二。《周易‧乾》:「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雲是伴隨著龍而湧現,風則是伴隨著老虎,天下制度只要靠著聖人的擬定,萬物就會順著秩序而運轉。比喻事物總是能相互感應,以龍、虎之顯現誘發出水起風生。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裙堵同樣是一幅字辭雕刻,內容為「禮樂衣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開壽域,東海釀流霞。」落款為「鄭森私印」與「成功」,也就是代表這篇字帖是拓自鄭成功以草書寫成的家書文稿。首句「禮樂衣冠第」引周公旦制禮作樂的典故,透過衣冠章服的規矩體現典章制度的規範,使天子以致庶民皆得其所。「文章孔孟家」指的是以孔子和孟子的學說,作為文章立論的依據。孔孟為儒家的代表人物,是中國文化的基礎,達可治世,退可自持,是修持身心的依歸。「南山開壽域」的典故出自《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終南山又稱南山、太乙山,因為地盤穩固而不會損毀、崩壞,自古便被視為長壽的代表。「東海釀流霞」此句則是引用麻姑釀酒的神話;晉葛洪《神仙傳‧卷三》記載,麻姑曾親眼看過東海三度變桑田,而東海變成桑田需要千萬年的時間,足見麻姑壽命之綿長,成了女壽仙的代表人物。麻姑的故事除了滄海桑田,另一個為人所知的便是「獻酒祝壽」。傳說麻姑在絳珠河畔以靈芝釀酒,並於蟠桃壽宴上獻於西王母,而「流霞」就是指這種仙酒;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詩中云:「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喝了這種仙酒便能青春永駐。整首五絕傳達的是一種人追求美好的境界,令人嚮往。
大庄浩天宮

※前拜殿※
走入廟內即可感覺老廟的莊嚴氛圍,中軸線上的壽樑分別高懸著「聖德昭宏」與「神交兩地」兩方匾額。前者落款「昭和戊辰年仲冬穀旦」、「龍井庄海埔厝弟子紀應懷、紀應琛仝敬立 黃嘯鼇敬書」,昭和三年(1928)歲次戊辰,這是大庄浩天宮重建的一年,來自龍井的紀氏兄弟一同獻上匾額向媽祖祝賀。紀氏在龍井算是大姓,直至目前仍是當地有名的望族。而昭和年間的紀應懷曾擔任過龍井順福宮的管理人,也算是地方頭人。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壽樑下方的雀替刻著「三獅獻瑞」,除了以獅子的威猛來震懾邪祟,三獅音同「三師」,也是祈求官運亨通的象徵。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後方的「神交兩地」則是由彰化縣大村鄉的慈雲寺所獻,當地古名亦稱「大庄」,因此獻上「神交兩地」一詞更顯得意義非凡。下方雀替刻著鷹啄石榴與桃子,石榴多子取其意象,而桃代表長壽,兩者都是帶有吉祥寓意的水果。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再觀頂上棟架,兩側是由二通、二瓜撐起屋頂,瓜筒上刻著蝙蝠,嘴裡銜著一塊磬牌,磬的下方還懸掛著兩條穗帶,取諧音為「歲歲慶福」,是非常討喜的口彩。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最下方的二通均作彩繪,龍爿的主題為「張良拾履」;張良,字子房,後受封為留侯。《史記》〈留侯世家〉記載張良曾密謀刺殺秦始皇,失敗後便展開逃亡的生涯。有一回他在下邳圯上遇見一名老人,老人看見張良後刻意把自己的鞋子丟下橋去,並吆喝張良下去幫他撿起來。張良雖然心生怒氣,但看在對方是長者便忍下氣來,到橋下去幫忙撿鞋。鞋撿起來後老人竟然得寸進尺,要張良親自幫他穿上,而張良也依照吩咐做了。隨後老人大笑言道「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五日後張良前來赴約,沒想到老人數落其晚到,吩咐五日後再會。又過了五天,張良趁著雞鳴時就到橋上等候,沒想到老人又早先一步在那兒,於是又再延五日。第三次張良趁著天還沒亮就到橋上等著,這回總算比老人早到,老人歡喜的拿出一部書籍並言道:「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這部書便是張良後來協助劉邦建立漢朝所憑藉的《太公兵法》,而那名不知姓名的老者後世稱之為「圯上老人」,又因有「穀城山下黃石即我矣」的說法,是故又稱「黃石公」,在香港地區則稱為「黃大仙」。畫中所描繪張良甫從橋下撿起鞋子,老人則是伸出左腳示意要他穿上,想要試探張良的忍耐底線。「張良拾履」的故事正是教導世人當虛心待人,方能通過賢人的測試而獲得無價之寶。
大庄浩天宮
內側題書「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這是唐代文學大家歐陽修掛在房裡的一副對聯,上聯展現出他的自信,也是期許自己持續博覽群書的鼓勵,下聯則是期勉自己做到心胸坦蕩,行事光明磊落,沒有不可以向別人提起的事情,高風亮節之德行由此可見,也是對世人的教育與啟發。
大庄浩天宮
另觀虎爿二通的彩繪主題落款「子聲凉透一枰棋」,這是引自對奕的古代名句「滿架綠藤新遇雨,子聲涼透一枰棋」,本是描寫雨後棋凉的場景,不過這裡所描繪的故事似乎是「顏超求壽」的故事;根據東晉干寶所著的《搜神記》〈第三卷〉當中的記載,三國時期著名的命相專家管輅曾斷言平原人氏顏超為早夭之命格,顏父請求為之延壽,於是管輅就指導顏超「覓清酒鹿脯一斤,卯日,刈麥地南大桑樹下,有二人圍位,次但酌酒置脯,飲盡更斟,以盡為度。若問汝,汝但拜之,勿言。」卯日那天帶著酒和鹿肉到麥地南邊的大桑樹下,會有兩個人在那裡下棋,你就為他們斟酒送肉,如果他們質問你,你只管揖拜,不要發言。顏超照著指示,果然有兩人在大桑樹下對奕,待酒過數巡後,坐在北面的人突然發現顏超在旁,大聲斥責他為什麼在這裡,而顏超只有靜靜的禮拜著,此時坐在南邊的老者打了圓場,竟然吃了人家的酒肉怎麼能翻臉無情呢?於是借了北面者的文書打開一看,將書上原本顏超只能活到十九歲的記載改成壽至九十,顏超叩謝而回。之後詢問管輅兩人的身分,方知「北邊坐人是北斗,南邊坐人是南斗。南斗注生,北斗主死。凡人受胎,皆從南斗過北斗;所有祈求,皆向北斗。」也因為有了這則典故,讓「拜斗」成了道教為信徒消災祈福的重要科儀之一。
大庄浩天宮
內側同樣有題書「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雅興與人同」,這是引自宋 程顥的七言律詩「偶成」: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原詩展現英雄豪傑之氣概,不因外物之干擾而改變氣節。「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雅興與人同」所要傳達的意思是只要細心觀察世間萬物,那麼就能從中去體會各種道理,而萬物也會像人類一樣,隨著四季的變換而展現出不同的興致與感受。此聯在於提醒世人應當留心於生活中的任何事物,從中去體悟天道的變化與準則。
大庄浩天宮
二通下方的斗栱為鰲魚樣式,鰲魚為龍首魚身的神獸,能司水制火,對於以木造結構為主的傳統建築自是具有重要的功能。此外「鯉魚躍龍門」的傳說更讓鰲魚有了另一層「功成名就」的吉祥意義,龍首魚身正是躍過龍門的中繼型態。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前拜殿金柱楹聯為「浩蕩恩波萬世母儀同宇宙,天寬德水千秋懿範鎮乾坤」,歌頌海神媽祖聖恩浩蕩,母儀千秋。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後方八角石柱楹聯「大小江河一樣効靈同海若,莊嚴聖德千秋施惠及生民」,闡揚媽祖慈悲海神的形象,不管是在哪一處江河海流都能得到媽祖的庇護。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兩副金柱之間的員光有鏤雕木刻作品,均以英雄帶騎的故事為主題。龍爿是「摩天嶺」,故事見於小說《薛仁貴征東》當中的第四十八回「程咬金誘惑蓋蘇文 摩天嶺討救薛仁貴」;話說薛仁貴奉唐高宗之令率軍東征高句麗,途經摩天嶺被敵將蓋蘇文所阻,蓋蘇文驍勇善戰,再加上有異法、仙人之助,致使唐朝大軍一時難以突破。最後蓋蘇文麾下周文、周武兩兄弟與薛仁貴義結金蘭而倒戈,在兩人的協助之下薛仁貴掌握了敵軍的情勢,幾經波折才順利攻破摩天嶺,續征高句麗。畫面中對戰的兩人,乘著白馬面容清秀的即為薛仁貴,另一頭身著鎧甲,虯髯怒顏的便是蓋蘇文,兩軍對壘,劍拔弩張。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轉身欣賞門板上的門神彩繪,正門同樣是最常見的秦瓊、尉遲恭這一組將軍,面容俊秀,手中持鐧的是秦瓊,面容黝黑,手持九節鞭的則是尉遲恭,兩位都是初唐著名的將軍。浩天宮的門神將軍畫風與眾不同,較為仿真,鬍鬚細而疏,遠遠望去若有似無。此外一般常見的武器配備是一人佩弓,一人佩掛箭袋,但這裡卻是各自有副完整的弓箭,甚為特殊。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小港門的門神則是宦官與宮娥,大爿的宦官手捧托盤,門扇關閉時即可合成一副完整的圖案,盤中置著一面鏡子以及牡丹花,「鏡」通「境」,這幅意象正是「合境富貴」之意。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小爿的宮娥則是端著花瓶與香爐,有平安及香火永續的寓意。
梧棲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在前拜殿兩側壁堵上方有水車堵裝飾,龍爿的主題是「九曲黃河陣」,出自《封神演義》第五十回「三姑計擺黃河陣」的內容;話說趙公明助商紂對上姜子牙,最後被陸壓道人的的釘頭七箭書所殺,申公豹將此情報予三仙島公明之師妹雲霄、瓊霄、碧霄。三姝請出鎮山法寶金蛟剪往西岐尋仇而來,並排出「黃河陣」拿了楊戩、金吒、木吒三名大將。除了金蛟剪,三位道姑還有一具厲害非常的混元金斗,任何神仙的法寶碰上此斗都會被其所收。三姑仗著法寶的威力,齊力擺出了「九曲黃河陣」,此陣厲害非常,就算是上仙赤精子、廣成子、文殊天尊、普賢天尊…等入了陣也只有被擒的下場。最後西岐請動了老子和元始天尊親自下山破陣,收了金蛟剪與混元金斗,並且斬了雲霄三姊妹,這才順利破了陣,救出被困的闡教眾道人。照片中可見皓首蒼蒼,騎著四不相的姜子牙正與乘著黑麒麟的聞太師對陣著。另一頭則是乘著白鶴的雲霄正與老子展開鬥法,雙方各自逞能。雲霄三仙姑是《封神演義》當中數一數二的女道者,其法寶與異術讓闡教道人們吃足苦頭,展現巾幗不讓鬚眉的一面。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虎爿水車堵同樣也是《封神演義》裡的故事,出自第三十八回「四聖西岐會子牙」;話說聞太師眼見伐西岐前鋒張桂芳屢屢敗陣,想起昔日道友可為助力,於是駕起墨麒麟前往九龍島請出王魔、楊森、高友乾與李興霸四道人相助。朝歌城外兩軍對戰,只見王魔騎狴犴,楊森騎狻猊,高友乾騎花斑豹,李興霸騎猙獰,四獸衝出陣來嚇得西岐這頭的戰馬戰戰兢兢,在馬背上的將軍們包括姜子牙都滾下馬鞍,未戰先怯。眼見戰勢不樂觀,姜子牙隨即前往玉虛宮請示師尊元始天尊克敵之方,元始賜神獸「四不相」予呂尚,助其對抗四聖之座騎。回程途中姜子牙又收了龍鬚虎並納為旗下,最後西岐由姜子牙領哪吒、龍鬚虎、黃飛虎等人迎戰四聖,不料丞相竟被王魔祭出的劈地珠與開天珠給擊斃,所幸文殊廣法天尊及時搭救回陽,並派座下弟子金吒持遁龍樁斬殺了王魔。復生後的姜子牙再度領著金吒、哪吒兄弟出城應戰,以元始天尊所賜的打神鞭除去了高友乾,楊森則亡於金吒手下,最後只剩李興霸逃出重圍。奪路而逃的李興霸在路上竟遇上木吒,兩人展開大戰,最後不敵木吒的吳勾劍而魂斷劍下,四聖魂魄屢屢飄向封神臺等待天下靖平,姜子牙行封神大禮。照片中可見為四聖對戰楊戩、黃飛虎,姜子牙則在陣後指揮調度。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虎爿水車堵下方壁堵上鑲嵌著數通古石碑,見證著大庄浩天宮悠久的歷史。
大庄浩天宮

※天井、過水廊※
在前拜殿與正殿之間有一方天井,上頭懸掛著紅色燈籠,繫著的紙片上書寫著信徒的姓名,祈求能在媽祖的眼前得到更多庇佑。

大庄浩天宮
梧棲大庄浩天宮
兩側過水廊是連接前拜殿和正殿的通道,各有一道八角型過水門通往外側護龍。門上有連續的水車堵交趾作品,可惜長年受香煙燻污,再加上部分物件脫落,因此上頭的戲齣顯得不易判別。龍爿這頭依照人物的穿著判斷應為七俠五義裡頭的故事。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下方刻著「龍飛」二字,中央石匾則是「靜觀」,門上角落有葫蘆、角印兩種寶物,葫蘆諧音「福祿」,而印則是官位的象徵。
大庄浩天宮
門旁兩側壁堵各有一幅字帖石雕,右邊是「鯤身鹿耳東復東,巍巍廟貌何壯雄。后之神佑大無外,舳艫萬里乘長風。波平浪靜悉神力,彌綸八荒無不同。敬溯莆陽發祥地,累朝祀典常褒崇。」臺灣雖然在中國的極東之處,然而這座廟貌雄偉是別處難以比擬的。天后的神力與庇佑無遠弗屆,不管船隻到了哪裡都能獲得媽祖的順風相送。在媽祖的照護下海象一片風平浪靜,不論到哪裡都是一樣。這位令人尊敬的海神媽祖其發祥地就在莆田湄洲,從宋代開始便一直受到朝廷的褒封與推崇,字裡行間均流露出信徒對媽祖的尊崇與景仰。
大庄浩天宮
左邊則是「浩浩蒼茫天外迤,日出扶桑光陸離。惟神靈兮來止止,東瀛不異洲之湄。海島自成一世界,洪濤瀾汗安無危。我后能蘇萬姓困,雲中閃閃飄旌麾。」浩大蒼茫的大海與天外相連,東方升起的太陽綻放出絢爛的光芒。那是媽祖降臨的祥瑞之氣,讓東瀛臺灣也像是湄洲島一般沐浴在聖母的庇佑下。孤懸海外的臺灣自成一個世界,渡海來臺的先民雖歷經險惡的海流仍是安然無恙。那是因為我們的聖母能夠紓解百姓的苦難,在空中引領著一班海神護佑著我們啊!這兩幅字帖在北港裡同樣找得到,位於朝天宮前拜殿左右兩側壁堵,再次印證兩宮關係之密切。
大庄浩天宮
虎爿這一面的配置和龍爿相同,上方的水車堵演繹著關公過五關的故事。門框上寫著「鳳舞」,中央石匾則是「雅望」,兩側刻著寶物芭蕉扇與書卷,前者取其音為「招」,後者取其形表功名。兩側同樣有書帖壁堵,只可惜被廟方所堆的書櫃遮掩,無法仔細拜讀。在左邊這一首依目前可看見的關鍵字來看,應當是引自晉代郭璞的〈江賦〉;若迺岷精垂曜于東井,陽侯遯形乎大波。奇相得道而宅神,乃協靈爽於湘娥。駭黃龍之負舟,識伯禹之仰嗟。壯荊飛之擒蛟,終成氣乎太阿。悍要離之圖慶,在中流而推戈。悲靈均之任石,歎漁父之棹歌。郭璞,字景純,東晉著名的學者,既是文學家也對道教術算有所涉獵,這闋賦便是將神話中的河神一一介紹,例如陽侯便是《淮南子》記載的河神,古辭典《廣雅》稱河神為「奇相」,再來的湘娥即為娥皇,也就是屈原《九歌》中的湘夫人…這些都是古代傳說中的水仙河神,引於此以與同樣有水神性質的媽祖相呼應。
大庄浩天宮


過水廊上的通樑亦有彩繪作品,龍爿的部分可以判斷出是《封神演義》裡頭的故事,比較清晰可辨的是哪吒、楊戩,推敲內容研判應該是敘述著封神演義的第五十八回「子牙西岐逢呂岳」;話說紂王派出蘇護討伐西岐,在申公豹的引薦下,九龍島煉氣士呂岳前往協助大軍征伐。呂岳原是瘟部首神,麾下四名弟子均以佈瘟降疫為能,在與姜子牙等人的武力對決中敗陣,於是改以佈瘟的方式,致使整個西岐城上自武王姬發、丞相姜子牙,下至市井百姓紛紛均染病不起。所幸楊戩有元功變化不為瘟侵,及時前往火雲洞向神農帝求得丹藥與柴胡草回城施救,這才讓西岐全城生靈得以復原。呂岳眼見佈瘟失利再次以武力拚搏,一手執形天印,一手擎住瘟疫鐘,一手持定形瘟旛,一手執住止瘟劍,雙手使劍,現出青臉獠牙,騎乘金眼駝,率麾下周信、李奇、朱天麟、楊文輝一同殺入城中,西岐方面雖只剩楊戩、哪吒仍有戰力,但幸得闡教黃龍、玉鼎兩真人之助,周信、李奇、朱天麟三人先後就戮,只餘呂岳與楊文輝孤軍奮戰,此時又逢甫恢復元氣的金吒、木吒兄弟加入戰局,呂岳更是被木吒的吳鉤劍砍去一臂,最後只得倉皇敗走。
大庄浩天宮
虎爿主題較為明確,落款「大聖敗走靈霄殿」,講述的是《西遊記》第六回「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話說齊天大聖不滿僅被封為弼馬溫,要求玉帝改封其他神職,最後被派了個顧守蟠桃園的工作。豈料大聖竟然監守自盜,偷吃蟠桃,甚至大鬧天宮。前往赴蟠桃宴會的觀音菩薩,見現場竟是狼狽,於是轉往靈霄殿探詢。得知淵由後的觀音隨即差座下惠岸行者前往花果山一探,不料也被大聖打敗,只得返回靈霄殿回報。菩薩見此猴難纏,於是向玉帝舉薦灌口二郎神出面收伏。隨後,二郎神領著梅山六兄弟、嘯天神犬等一班神將前往花果山。果真是將遇良材各顯能,大聖以七十二神通變化想要脫身,不料恰巧二郎神也練有七十二變,一化剋一化。最後是在老君拋出金剛琢,趁戰亂之中往大聖腦袋一擊,這才讓大聖敗下陣來,被神將押回天庭候審。圖中所繪便是齊天大聖與二郎神的追逐戰,只見大聖亟欲脫身,不料二郎神則是緊追不捨,這場由花果山追往灌口,再從灌口回花果山的角力戰自是精彩萬分。
大庄浩天宮

※拜殿※
登上拜殿首先可看見一對降龍石柱,龍身上色更顯威武。

大庄浩天宮
上方壽樑懸掛著「聖德配天」匾,為「昭和戊辰年穀旦」、「改築委員楊星遠立」,歌頌著媽祖慈悲護民的功績。
大庄浩天宮
殿上金柱共有三對,每對皆有聯,由外而內分別是高魁元所題的「浩德配乾坤巾幗勇為忠孝,天恩垂宇宙釵裙獨占仁慈」、余俊賢所題的「浩海怡波共仰神光普照,天恩廣被咸沾德澤無窮」以及謝東閔所題的「浩氣仰坤儀湄島祥光照四海,天朝褒盛典梧江寶殿耀千秋」,這幾副楹聯都是民國六零年代的達官顯貴所題,可見浩天宮社會地位之崇高。
梧棲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在龍柱與前方金柱之間的桁架上,有著工藝精美的木雕,例如步通上的象座與獅座。獅與象除了是森林猛獸外,同時也是佛教文化裡的吉祥動物。獅子一吼響徹森林,震懾百獸,是故佛家謂佛陀說法為「作獅子吼」。獅子亦為大智文殊菩薩的座騎,身分自是優於世間百獸。中國境內本無獅子,但隨著佛教文化傳入與廣布,獅子是瑞獸的信仰也就隨之深植民心。大象力氣驚人,又可負重,在古印度就被視為重要的經濟動能甚至是軍隊,也是皇家又來展現威儀的象徵。大行普賢菩薩的座騎便是六牙白象,所以也是佛教文化裡的吉祥動物。仔細端詳,獅座上還有尊觀音菩薩騎獅像,象徵菩薩佛法令猛獸都為之降伏,也有「太師、少師」的寓意。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梧棲大庄浩天宮

梧棲大庄浩天宮


而象座上頭也有一頭小象,象背上坐著一位一頭戴高帽,圓目高鼻,手裡拿的彷彿是洋槍的胡人,「騎象」有著「吉祥」的諧音,胡人騎象代表的就是「和平吉祥」。
大庄浩天宮
下方員光鏤雕所演繹的故事正是《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智取三城」,故事見於第九十二回「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話說孔明為紹劉備遺志,在西川累積實力後揮軍北伐,行軍至沔陽便遇魏主曹叡的駙馬夏侯楙前來迎敵,夏侯楙又收西涼大將韓德為先鋒。兩軍交戰,韓德率四子韓瑛、韓瑤、韓瓊、韓琪在鳳鳴山對戰趙雲,此時的趙雲已年過七十,卻依然英勇如昔,一人獨對五將猶占上風,甚至接連斬殺韓德四子,為蜀漢的北伐之舉奪得頭彩。照片中可見鬢鬚蒼蒼的趙雲雖露老態,但依然躍馬持槍,縱橫戰場,英勇不減當年。後頭可見孔明指揮若定,率軍北伐,另有鄧芝在後頭待命。這場戰役不緊讓世人見識了趙雲的勇猛,也看到孔明用兵的精準。
大庄浩天宮
虎爿這面的員光則是「三英戰呂布」,故事引自《三國演義》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曹操匯集天下各路英雄齊聚洛陽,共商討伐董卓,劉關張三兄弟率義軍隨公孫瓚赴約。盟軍推舉袁紹擔任盟主,發兵對抗董卓,雙方一陣交戰攻防,最後董卓派出呂布應戰,盟軍竟無人是其對手。公孫瓚這一路同樣不敵而敗走,呂布在後頭窮追不捨,劉關張三兄弟見狀奮勇衝出解圍,四人一時之間戰況膠著,僵持不下,最後是在雙方皆戰到筋疲力盡時才各自退去。這場戰役是劉關張三人第一次在天下豪傑面前展露實力,可謂是打開知名度的首戰。照片中可見張翼德手執丈八蛇矛猛攻呂布,後頭關雲長掄著青龍偃月、劉玄德持著雙股劍一同助陣,三將齊攻逼得三國戰神呂奉先亦不得不退。
大庄浩天宮

前後金柱之間的員光亦有饒富意涵的雕刻作品,龍爿為「松鼠咬葡萄」,虎爿是「松鼠咬金瓜」。松鼠是繁殖力很強的一種動物,每年能產三胎,一胎能產四至六隻,而葡萄、金瓜因此多種籽,是故也被世人認為是「多子多孫」的吉祥代表。這兩幅作品傳達的都是同一個期望,在古代農業社會人丁就是財富的觀念,多子多孫當然是最希望神明保佑的項目了。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最後方的員光則是以鳳凰朝牡丹的的故事為題材;鳳凰是傳說中的神鳥,雄性曰鳳,雌性名凰。《爾雅·釋鳥》提到鳳凰的特徵是:「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莊子在〈秋水〉篇當中有一段對鳳凰特性的描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這裡的「鵷鶵」指的就是鳳凰,而牠從南海出發飛向北海,路途中只會停留在梧桐樹上,不只會吃清潔的果實,只會喝乾淨的泉水,由此襯托出鳳凰的高雅與神聖。牡丹是中國文化中的富貴之花,因花朵大,色彩鮮艷,花期長,故有花中之王的稱號,也是富貴的象徵。唐代詩人陳正封曾讚牡丹為「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為成語「國色天香」的由來。鳳凰朝牡丹以鳥類與花類當中的王者,構築成一片象徵吉祥富貴的畫面。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正殿
正殿最前方有花罩雕刻,上頭有各式帶有吉祥寓意的器物,例如香爐代表香火永續,子嗣綿延。花籃代表花開富貴,吉祥如意。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此外還有古琴、棋盤、書卷、畫軸四藝,這四種技藝是古時文人雅士必須要修習的,代表著高雅脫俗的生活型態。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花瓶中插著牡丹,置放在案上則是代表著「富貴平安」。
大庄浩天宮
花罩上方橫樑繪著八仙賀壽圖,是古建築常見的喜氣樣式。橫樑上高懸著「德保生民」匾,是大庄浩天宮最負盛名的匾額,記錄著同治年間發生在中臺灣的重大事件─戴潮春之亂。
大庄浩天宮
戴潮春,字萬生,臺灣府彰化縣四張犁庄人,是當地的地主,早年曾組織鄉勇幫助朝廷對抗盜匪,其後演變成天地會分支「八卦會」。後期八卦會的勢力愈趨強大,成員滋事的案件越來越多,朝廷注意到這股民間勢力危及治安,於是決定鎮壓戴潮春的勢力,雙方衝突日益加劇。到了同治元年(1862),八卦會與朝廷所累積的矛盾總算爆發,戴潮春率手下攻入彰化縣城,一時風雲湧動,分據在臺灣各地的勢力群起響應,勢力遍及整個中臺灣。期間清朝政府試圖派軍鎮壓但屢屢敗戰,反而是阿罩霧地區的林家所組織的民團連連得勝,成為之後霧峰林家崛起的原因。同治二年(1863),丁曰健受任臺澎兵備道,負責統籌平亂軍務,渡海來台的軍隊由淡水南下竹塹仕紳林占梅等人會合,屯兵於牛罵頭(今清水),張世英、陳捷元、王楨、鄭榮諸人也率軍前來會合。根據《戴施兩案紀略》載:「(同治二年十月)二十七日,林占梅、王楨、鄭榮軍梧棲,進攻海埔厝。」此舉斬斷了戴潮春的後援,致使彰化城內的叛軍無法得到補給,種下潰敗之一。此匾落款所題的「同治元年六月統帶淡勇防甲進攻梧棲海埔厝等庄二年十一月隨同  丁觀察克復彰城皆叨」,內容所述似乎和《戴施兩案紀略》所載內容有時間點上的出入,不過事情經過大抵無誤。下款「同治三年三月吉日信官王楨 鄭榮仝叩謝」,則是平定叛亂後,有功的王楨、鄭榮兩人一起獻匾給大庄浩天宮媽祖的鮮明紀錄。
梧棲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在「德保生民」上方另有一方「護國保民」匾,落款「昭和三年陽月穀旦」、「清水街弟子楊金參楊朝枝敬獻」,同樣也是浩天宮1928年重建時所留下的古物。
大庄浩天宮


正殿金柱楹聯為「浩然聖德巍巍海國慈航萬里,天上母恩蕩蕩桑榆薦豆千秋」,落款「張啟仲題」;張啟仲為日治時期臺中廳葫蘆墩人,醫師、政治人物,是臺中地方派系「張派」的創始人,曾任臺中市議會議長、臺中市長,其所創辦的「全聯社」即是今日知名連鎖便利商店的前身,政經勢力雄霸一方。正殿桁架挑高展現宮殿氣勢,上方構件因長年受香火燻染而呈現亮黑色,構件上的彩繪雖已不復見,但卻透露出古蹟的風華韻味。
梧棲大庄浩天宮

正殿神龕雕梁畫棟,精細非常,花罩有八仙賀壽圖,兩側有聯「浩恩庇萬邦永錫康寧於百世,天妃生之月共祝聖誕以千秋」,上聯中的「錫」通「賜」,是賜與的意思。聯意是祈求媽祖庇佑蒼生,賜與百姓平安無病,而百姓也會世世代代慶祝神明聖誕之日。
大庄浩天宮
神房裡的奉祀著數十尊媽祖神像,最顯眼的當屬尺寸最大的鎮殿媽。可見媽祖神容豐潤,雙眼微啟俯看眾生,雙脣微張彷若對信徒萬般叮嚀著,充分展現母親慈祥的面貌,令人望之即心生安定、祥和。
大庄浩天宮
手中端持著朝天笏,代表擁有直達天聽之神權,不過神笏的比例和神像尺寸似乎不甚搭配,煞是有趣。

梧棲大庄浩天宮

梧棲大庄浩天宮

鎮殿媽前方為二媽,是浩天宮內負責降駕辦事的主要「執行者」。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此外還有多尊媽祖神像,以及北港三媽、北港四媽、蓬萊媽…等和北港媽祖廟有連結的神像,展現浩天宮與朝天宮淵源深厚的情誼。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神房背面的屏風不見一般尋常的龍壁彩繪、雕刻,反而是最尋常不過的木板,看上去的確與神「房」,也展現出大庄媽親民的一面。神龕有玻璃隔絕內外,裡頭是媽祖專屬的獨立空間,千里眼、順風耳等護法則是在神房外。
梧棲大庄浩天宮
全臺灣有數百座的媽祖廟,絕大多數也都會陪祀千、順兩將軍,不過賦予兩位最高地位的或許就屬大庄浩天宮了,因為浩天宮的信徒不稱千、順為「將軍」,而是呼作「公」,體現了高度的崇仰。此外信徒也會暱稱兩位將軍為「大公」,忠實反映信徒與神靈之間親密的關係。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梧棲大庄浩天宮
梧棲大庄浩天宮

梧棲大庄浩天宮

梧棲大庄浩天宮


神龕上方懸掛著「御筆 神昭海表」匾,落款「中華民國乙巳年恭摹 雍正帝御賜本宮之匾額」、「北港朝天宮管理委員會贈」,這方由北港朝天宮摹刻贈送的清帝匾額來歷,根據《北京故宮檔案卷存禮部尚書三泰題本》:『雍正三年九月,巡臺御史禪濟布、給事中景考祥上「為海神效靈請頒宸翰以昭崇報摺」,奉硃批:「國家崇德報功,人神一理,該部查議具奏。」雍正四年賜「神昭海表」匾額分懸湄州、廈門、臺灣三處。』文中所言的臺灣指的是當時的府城大天后宮,因為大天后宮是屬於官建,在政治上的地位自是崇高,臺灣其他媽祖廟為了取得政治上的地位,多半都會在徵得朝廷的同意下前去摹刻回宮懸掛,北港朝天宮的「神昭海表」匾便是因此而來。根據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大槺榔東堡/匾〉當中的紀載:「神昭海表匾 在天后宮(朝天宮),嘉慶間御賜.」以此判斷,朝天宮應該是在嘉慶年間才得到朝廷的同意獲准摹匾懸掛。值得說明的是,此匾在臺灣許多老資歷的媽祖廟都有,但如果標榜自己廟裡是雍正帝親賜,那就有竊述史實之嫌了。
大庄浩天宮
封柱上的楹聯「浩氣本長存配道義以涵濡飲和食德,天心良克復昭日月而普照過化存神」為「丙辰年桐月吉旦 楊肇嘉題」,楊肇嘉,清末日據時期,臺中牛罵頭牛埔子(今清水秀水)人,原為佃農之子,後過繼給清水首富楊澄若為子。楊肇嘉曾於日治時期擔任清水街長,不過卻也投身從事臺灣民族運動,和霧峰林獻堂交好,曾代表臺灣赴東京議會請願,是中臺灣赫赫有名的政經人物。

除了前文所介紹的匾額,正殿上還有一方「澤被海邦」懸掛在最高處,由於光線昏暗所以比較難注意。落款為「道光丁未桐月」、「明治三十九年丙午陽月修」以及「軍功職員蔡振玉偕三男雲龍敬立 總理楊瑞卿暨眾弟子敬獻」,從落款所提供的線索可知這方匾額在日治明治年間(西元1906年)重修過,而匾上落款還有另一個年代:道光二十七年(歲次丁未,西元1847),這兩者相差了五十九年。再以獻匾人為線索進行探究,蔡振玉的生平因為資料有限,難以得窺面貌。雖然有資料記載蔡振玉曾受梁成之邀,於光緒十四年(1888)一度成為「廣泰成商號」一員,合股開墾卓蘭,但此人是否和浩天宮獻匾人是同一位還有待商榷。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正殿除了奉祀主神天上聖母,左右還陪祀了境主公與註生娘娘,是廟宇常見的陪祀神。在兩側的封壁上各有一幅大型的浮雕作品,題材分別是「媽祖昇天」以及「天后出巡」。根據《天妃顯聖錄》〈湄山飛昇〉所記載的「媽祖昇天」故事;「宋太宗雍熙四年丁亥(九八六),妃年二十九。秋九月八日,……妃遂徑上湄峰最高處,但見濃雲橫岫,白氣亙天,恍聞空中絲管聲韻宮徵,直徹鈞天之奏,乘風翼靄,油油然翱翔於蒼旻皎日間。眾咸欷駭驚嘆,祗見屋虹輝耀,從雲端透出重霄,遨遊而上,懸碧落以徘徊,俯視人世,若隱若現。忽彩雲布合,不可復見。」故事描述媽祖是由一班飛天仙女前來引導,在鈞天仙樂的引導下登上天界,而浩天宮正殿龍爿壁堵所呈現的畫面正是如此。事實上媽祖昇天是後世所創造的神話故事,湄洲林氏女真正的死因在早期的文獻當中並無記錄,傳說是攀登高岩不慎失足落海,亦有一說是為了解救落海的父親。不管傳說何者為真,信眾還是願意相信媽祖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由諸位天神簇擁昇天的。
大庄浩天宮
虎爿的「媽祖出巡」則是以聖母庇佑蒼生的信仰宗旨來創作,展現神靈慈悲濟世的大願。
大庄浩天宮

在眾多媽祖神像中,硨磲媽祖應該算是最浩天宮裡最特殊的一尊。硨磲是一種大型的貝類,佛教徒所認定的世間七寶之一,與金、銀、琉璃、瑪瑙、珊瑚、珍珠並列,其色澤被佛教視為生物界中最純白之色,因此廣受信徒喜愛。浩天宮這尊硨磲媽祖是在海南島經商有成的臺灣人所贈,是當今全臺唯一的一尊,相當珍貴。阿中造訪的當天,有幸碰上廟方剛剛請回外出丈量神像座椅尺寸的硨磲媽,因此可以近距離的拜見媽祖聖容。眼見純白無瑕的硨磲貝能雕琢出如此莊嚴的媽祖聖像,不禁令人讚嘆、欣喜。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後殿、護龍※
離開正殿,順著參拜方向往後殿前進,這裡是浩天宮的佛祖殿,主祀與媽祖淵源深厚的觀音佛祖。殿前有一座水池,池中立著一尊童子向內朝拜,是謂「童子拜觀音」。
梧棲大庄浩天宮
另外在佛祖殿的左右兩側還奉祀著神農大帝、至聖先師、清水祖師、關聖帝君,展現民間信仰三教融合,儒釋道一家的特色。

離開後殿往前走回前殿,虎爿有一間展示浩天宮文物的展覽館也是信徒不可錯過的地方,這裡收藏許多具有紀念價值的文物以及紀錄照片,是約略了解浩天宮歷史與文化特色的地方。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結語
浩天宮是中部海線極具盛名的媽祖廟,每兩年一次的北港進香活動是地方最大的盛事,整個信仰圈都動員了起來,為的就是要答謝媽祖對大家的庇佑,一切都是要榮耀媽祖。歷史悠久的的進香活動,也衍生了許多獨特的習俗,例如走大轎就是大庄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風俗。而蓬萊媽回北港省親的傳統,更是體現了代代相傳的感念之心,將飲水思源的核心價值具體表現。在如今紛亂的世代,這樣的感恩之心的確是我們所要找回的,而媽祖以身體力行的方式來教導信徒,我們豈能不仿效之?願你我一同隨著媽祖的教誨,懷著感念的心立身處世,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大庄浩天宮

梧棲大庄浩天宮

梧棲大庄浩天宮

梧棲大庄浩天宮

梧棲大庄浩天宮

【攝‧記】臺中梧棲大庄浩天宮2015.11.11
【攝‧記】臺中梧棲大庄浩天宮2012.12.22



【阿中隨筆】
早在今年的915日,阿中就計劃在拜訪完豐原慈濟宮後,隨即轉往梧棲拜訪大庄媽,不過最後卻在搭自強號抵達彰化車站時,錯過了北上海線的區間車,眼看下一班車還要再等一個多鐘頭,於是只好作罷。第二次計劃拜訪是在1221日冬至這天,但最後還是因為一點私事而作罷。隔天,阿中總算成行了,也因有完完全全的一整天,所以才能一次拜訪大庄浩天宮與梧棲朝元宮,或許這就是冥冥中的安排吧?!

從沙鹿的客運站搭乘往梧棲的公車,一路只見海風越發強烈,寬廣的中棲路,強風吹得公車窗戶呼呼作響,再一次搭乘陌生的公車,體驗著陌生的旅程。沒多久大庄就到了,一下車就可看到對向矗立著浩天宮的牌樓。循道而往,沿路皆是寧靜的住家,沒有吵雜的電視聲,也沒有吆喝的交談聲,漫步其中,獨自享受著海線悠閒的氛圍。過了幾道馬路,頗具古意的路燈,上頭繪著可愛的媽祖公仔以及浩天宮三個字,就可知道距離目標不遠了。

浩天宮為五開間傳統閩南式廟宇建築,兩旁各有一座鐘鼓樓,這樣的配置為清代末期所常見。不過特殊的是,鐘鼓樓上方陶偶裝飾不是普遍的武將、護法,而是乘龍的吹笛文生,以及乘鳳的翩舞小旦,一陰一陽,一剛一柔,顯現出柔和的對稱。而三川殿的正脊脊飾為雙鳳護福神,也與其它常見的雙龍有所區別。除了垂脊排頭的陶俑文武場,三川殿屋脊上的裝飾整體以剪黏作品為主,不過作品多已斑駁,透出十足的時代感。而屋簷下方同樣具有可看性。兩側墀頭安置了一對獅子,不過這裡的獅子迥異於他處,走的是西洋寫實風格,與一般廟宇常見修飾過的石獅子有所不同。而正面豎材則安有八仙木雕,八位神仙各持法器,展現出不同的風格。殿上橫樑的木雕斗抱獅座上還雕了一組乘獅的漢鍾離與曹國舅,這兩位神仙都是官宦世家的代表,鍾離權為善戰將軍,而曹國舅則為家世顯赫之王親國戚,以此為題材頗有幾分加官進祿的意涵在,一旁還題有「敬人人敬,讓人人讓」的格言,諄諄告誡著前來浩天宮的善男信女。

進入廟內可回頭欣賞門上的彩繪,中門兩位武將線條柔和,雖武身打扮但卻有帶點文質氣息。而虎邊偏門則為一對奉祀宮女,不過阿中看起來但是覺得這兩位宮女頗為「資深」。浩天宮前拜殿空間上方並沒有華麗的鑿井,只有一根壽樑。而正面則懸掛一方昭和年間的「聖德昭宏」匾。前拜殿再往內的空間為天井,上面現已搭起透明的雨棚,棚下吊有百來盞的紅色燈籠,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喜氣洋洋。穿過天井,登上台階就是拜殿與正殿了,不過這裡還有個地方值得介紹;浩天宮的「御路」和其它地方也很不一樣,台灣廟宇常見的御路多半為一條身體呈現S形彎曲的盤龍,不過這裡卻是兩條龍對向相望,廟方已用鐵柵欄圍起。

登上正殿後,造型古樸的天公爐就在眼前,爐身雖顯脫漆斑駁,但也能透出浩天宮的歷史美感。前方神桌則可見千里眼、順風耳兩位神將鎮守左右,身上掛著精緻的罄牌,不過兩位將軍在浩天宮這裡則尊稱為「公」,自有一番不同的階級地位。正殿上方則高懸同治年間的「德保生民」匾,是彰化知縣王楨及守備鄭榮在平定戴潮春事件後,於同治三年所敬獻的。而媽祖神龕上則另有一方「神昭海表」匾,已受香火煙燻,看起來似乎頗有年代,不過仔細一看其實是民國時期的匾額。雕琢精細的木雕神龕,大庄媽就端坐其中。面容福態的鎮殿媽,手持著尺寸有些迷你的神笏,看起來有那麼點秀氣,更顯媽祖婆母親的風範。神房裡還有數尊媽祖,其中比較特殊的是一尊北港媽,顯見浩天宮與北港朝天宮的情誼。正殿左右神龕則是供奉境主公與註生娘娘。往後殿走去則是供奉觀世音菩薩,後殿照壁則設有一座水池,池裡有一尊雙手合十的童子,正對著殿上菩薩。

這當阿中在廟裡拍攝時,服務台處傳出了婆婆媽媽的交談聲,仔細一聽,原來是一位婆婆希望點來年光明燈,她把家裡所有成員的姓名都抄來了,廟方人員和耳朵有點重的阿嬤確認著名字,結果數了數,阿嬤身上的現金似乎不夠支付,於是乎又回家一趟再來繼續未完成的工作。當下心中興起了一鼓暖流,信仰就是這樣的樸實與深植民心,一盞光明燈,亮的不只是有形的光,最重要的是心中的那份踏實,或許有人覺得這是一種迷信,但有願就有力,這樣的精神寄託是安定人心的一股重要力量,強大的超越所有世間萬物。我很想問阿嬤,你替全家人都安了光明燈,那你自己呢?你有為自己安一盞嗎?

退出後殿,阿中繼續欣賞著這座處處透出古味的廟宇,眼看著通往鐘鼓樓的樓梯沒上鎖,索性就躡手躡腳的跑上去了。近看鐘鼓樓上的剪黏裝飾,方知手法之細緻,一片一片的塑膠模片就這樣黏上去,光用想像的就能知道那一定相當耗費工夫的過程。站在高處更能欣賞整座浩天宮屋脊上的裝飾,這才發現,除了剛剛正面所看到的三川殿裝飾,正殿、後殿上方的剪黏斑駁得更為嚴重,甚至連脊上的龍身均已毀損,灰白的顏色更讓人感受浩天宮的滄桑歷史。或許再過幾年會進行整修,因此此刻的留影也許會成為明日的點滴記憶。浩天宮,一座樸實的海線古廟,在寧靜的巷弄中不斷撫慰著人心。

arrow
arrow

    阿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