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震安宮

時間:
2014117

地點:羅東震安宮(宜蘭縣羅東鎮中正路35)

交通方式:出羅東火車站後直行,遇中正路左轉續直行,過民族路後即可抵達,步行約十分鐘。

【羅東震安宮簡介】引自羅東小鎮文化廊道再造工作站網站
震安宮創設於清道光17年(1937)【按:此處有誤,應為1837年】,同治6年(1867)、清光緒18年(18925月間,及明治38年(1905)均曾重建。大正11年(1922)間因地震損毀,故由胡慶森主倡重建成今日廟體。民國69-71年(1980-1982)之整修中,曾置換屋頂、修補柱樑、改磁磚鋪面為磨石子地坪,並改建後殿1樓天花及樓梯。

【阿中隨筆】
※文獻探討※
道光九年(1829),時任臺灣道的姚瑩在其所著之《東槎紀略》〈噶瑪蘭原始〉當中,對於羅東的開發過程有概略的記載,內容提到:「(嘉慶)九年,有彰化社番首潘賢文、大乳汗毛格犯法,懼捕,合岸裏、阿里史、阿束、東螺、北投、大甲、吞霄、馬賽諸社番千餘人,越內山逃至五圍,欲爭地。阿里史眾強而鳥鎗多,漳人不敢鬥,相與謀,阿里史無糧,不若助之粟而散其眾。乃陽與和,分置諸番而食之。阿里史眾喜,漸乃換買其鳥鎗幾盡。阿里史乃弱,悟悔而無如何。十一年,山前漳、泉械鬥,有泉人走入蛤仔難者,泉人納之,亦與漳人鬥,阿里史諸番及粵人本地土番皆附之,合攻漳人,不勝,泉所分地盡為漳有,僅存溪洲。鬥幾一年始息。阿里史諸社乃自開羅東居之,潘賢文為之長。十四年,漳、泉又鬥,漳人林標、黃添、李觀興各領壯丁百人,吳全、李佑前導之,夜由叭哩沙喃潛出羅東後逕攻之,阿里史眾驚潰,走入土番社內,漳人遂有羅東;已復和泉人,乃自溪洲沿海開地至大湖。」,文中描述羅東最早的開發者,是來自彰化的阿里史社,這支原居在今臺中市潭子區,隸屬平埔巴則海一支的族群,因故被迫舉族遷移,翻山越嶺進入噶瑪蘭平原,雖然姚瑩說他們是因為犯法拒捕才遷移,但或許真正的原因在於與漢人搶奪資源的衝突有關。阿里史社最初所佔領的「五圍」,便是今日的宜蘭市區,後來在嘉慶十二年(1807)因參與彰泉之間的鬥爭而失敗,被迫遷移至今日的羅東。過了兩年,又再次因為彰泉械鬥的波及而往西遷移,直至道光三年(1823)剩餘社眾退出噶瑪蘭,遷入埔里。而漳州人則是一步一步地在蘭陽平原上立穩根基,插旗占地,由此可推斷出漢人進入羅東的時間是在嘉慶十二年之後。

「羅東」一名的由來與平埔語言有關,咸豐二年(1852)噶瑪蘭仰山書院山長─陳淑均所編纂刊行的《噶瑪蘭廳志》〈雜識()/紀文()//羅東道中〉記載:「按生番呼猴曰老懂.是地有大石在道旁,狀類獮猴,生番呼老懂;傳者因訛為羅東.」,生番指的是未規化於朝廷的原住民,大抵指涉高山族。陳淑均認為羅東是因為生番稱呼此地一顆狀似猿猴的巨石為「老懂」而得名,而蘭陽平原的原住民正是噶瑪蘭族,其猴子的念法正是[Rotong]如果陳淑均所言不假,那麼他所謂的「生番」指的就是噶瑪蘭族,是故「羅東」之名正是噶瑪蘭族在這塊土地上所留下的痕跡。不過有趣的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平埔文化專題:語言當中,收錄了法人費羅禮(RaleighFerrell)在民國五十六至五十八年(1969)之間,於南投縣埔里鎮對巴則海族人王伊底、潘阿敦所做的語言調查,當中記載巴則海語的猴子就念作[ruton]讀音和噶瑪蘭相近,或許這樣的巧合,讓前後進入羅東的族群更加認同這塊新天地就該號名為「羅東」吧?!

前文介紹了漢人入墾羅東的經過,確定了漢文化移入的年代是在嘉慶十二年之後,那麼漢人所見的聚落與廟宇就應當是在這個時間點以後。清代文獻對羅東震安宮的著墨並不多,目前僅見於《噶瑪蘭廳志》〈祀典/蘭中祠宇〉有載,內容記道:「天后廟:……一在羅東街,居民合建.」,寥寥數語雖可證明震安宮的創立確定在咸豐二年(1852)之前,但卻無法說明創立的正確年代。前文簡介所引的資料紀錄震安宮的創建年代為道光十七(1937),大抵而言的確符合漢人入墾(嘉慶十二年後)與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記載前的時空背景,資料誠然可信。而「震安宮」這廟名的由來,則相傳與大正十一年(1922)因地震重修有關。

※外觀格局※
今日的羅東震安宮是一座擁有三殿兩院的南方式建築,由三川殿、左右過水廊、正殿、後殿所組成,宮殿簷上均有華麗精緻的交趾作品,相當值得細細品味。廟址就坐落在車水馬龍的中正路與民族路口,廟埕略顯狹隘,再加上開放給信徒車輛而顯得更加侷促。

※三川殿簷上※
三川殿簷上為震安宮最引人入勝之裝飾場域,精緻的交趾陶俑兀自訴說著一齣齣神話傳說、教忠教孝的劇碼。正脊脊背為雙龍護福神,陡峭的燕尾脊直指入天,構成優美的天際弧線。兩條栩栩如生的青龍剪黏由天而降,守護著中央的三位主角。
羅東震安宮
中央福神手持如意,按鬚凝視,頭戴相帽身著官袍,一副氣定神閒的模樣。一旁由宦官手捧壺與杯、宮娥端持牡丹花隨身服侍,也象徵著賜福富貴。值得一提的是這組作品是以剪黏陶像的方式呈現,以陶俑為胚,再用一片一片的剪黏瓷片拼貼衣飾,此外瓷片上還特別以白色線條勾勒出圖畫,例如福神官袍上的雲浪紋,較一般傳統的剪黏作品更顯細膩與豐富。另外,衣著上還穿插著反光的小圓鏡,讓這組作品在陽光的照射下更顯神采奕奕,相當具有巧思。
羅東震安宮
 
脊背下方的西施縫的剪黏作品同樣不馬虎,正中央一把芭蕉扇有招來福氣的寓意,兩側展開則是一些同是帶有諧音的吉祥物品、水果,例如酒壺、香蕉、石榴…等。正脊脊堵則是演繹著一場驚心動魄的武戲劇碼,此乃《三國演義》當中著名橋段─長板坡‧趙雲救主。在第四十一回「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當中,劉備一行人因為曹操率大軍攻伐新野,將少兵寡的劉備無力反抗只好棄城逃亡,奈何心存仁義的劉玄德不忍棄百姓於不顧,致使大軍遷移江陵的速度受到拖延,最後仍是被曹軍追上,一行人被敵軍沖散。奉令保護劉備妻小的趙雲,奮不顧身按馬返頭衝入曹軍陣營欲尋甘糜兩夫人與少主,先是救了糜竺、甘夫人,再入敵營尋找糜夫人與幼主阿斗,最後總算在一處受戰火坡及倒塌的土牆旁找到了兩人。受重傷的糜夫人為了讓趙雲無後顧之憂地解救阿斗,遂投井自殺,眼見勢已難挽,趙雲便將襁褓中的阿斗劉禪綁於懷中,縱馬往長板坡而去。一路斬殺曹軍無數,曹將張郃、馬延、張顗、焦觸、張南均非趙雲敵手,這一幕奮勇救主的畫面全看在在景山頂上觀戰的曹操眼中,不禁讚嘆常山趙子龍之神勇。畫面正中央騎乘白馬,一手持刀,一首掄槍,懷中還綁著一名幼兒的英勇戰士便是趙子龍,面對前後夾殺而來的曹操大將絲毫沒有畏懼,衝鋒陷陣,奮勇殺敵。
羅東震安宮
最右側站在古城樓上,身著紅袍的曹操看著趙雲的英勇連連讚嘆。只是依照《三國演義》的劇情,此地應為景山頂上,匠師似乎錯置了場景,將景山頂變成了「古城」。這一幅作品的精采在於生動的人物表情與布局,讓定格的畫面充滿戲劇張力。趙雲救主是常見的廟宇裝飾題材,除了表彰救主的忠勇,亦是暗喻著事事皆能有驚無險。
羅東震安宮
正脊脊堵下方是常見的五獸剪粘,以麒麟、老虎、獅子、雲豹、大象這五種勇猛的動物來作為護衛廟堂的神獸。
羅東震安宮
正脊最下方一層的裝飾同樣別具巧思,安置著帶有吉祥含意的蔬果,例如象徵好彩頭的白蘿蔔、多子多孫的葡萄、絲瓜,清白無瑕的白菜…等。兩側印斗以精緻的剪黏花卉為飾,另外還有線條優美的夔龍和下層脊背作連接。
羅東震安宮
 
垂脊規帶前的牌頭也有精彩的交趾陶俑正演繹著緊張的武打場面,龍爿的主題是「狄青大戰雙陽公主」,故事出自小說《五虎征西》第十回「狄元帥出關迎敵 八寶女上陣牽情」。話說狄青奉命出征西遼取珍珠旗,不料誤闖單單國而發生衝突,單單國公主雙陽自幼受廬山聖母栽培,練得一身玄奇道術,武藝高強,一連擒拿了狄青手下焦廷貴以及五虎將之李義、劉慶、石玉、張忠等人。最後逼得狄青親自上陣,兩將戰上對壘竟暗生情愫。隨後,雙陽公主應允狄青來場一對一的公平決鬥,無奈仍不敵公主的八寶威能,正當大宋六將即將被押解入城斬首時,廬山聖母出面道破兩人有宿世姻緣,一陣曲折之後終結為夫妻,一同征服西遼完成王命。畫面中頭戴金盔上插雙翎,一身戎裝縱馬奔騰的女子便是雙陽公主,看似敗逃卻屢屢回望那英姿煥發的大宋小將狄青,掄著長戟的狄青一路緊追不捨,殊不知已落入對方圈套,乾坤索拋擲而來,面對著仙家寶物,空有一身本領的狄青也只得認栽。
羅東震安宮

第二層規帶牌頭分別是「轅門斬子」與「仁宗皇帝認親母」。小說《楊家將》的第三十五回「孟良盜回白驥馬 宗保佳遇穆桂英」當中,楊宗保得知必須取下穆柯寨的降龍木,方可制服西遼大將蕭天佐,於是仗恃一身武藝前往穆柯寨取木,不料卻敗在寨主千金穆桂英手下,兩名年輕人總歸不打不相識,因此而互訂終身。不料回到大宋陣營的楊宗保卻被父親楊六郎安了個陣前通敵的罪名,五花大綁將楊宗保送至轅門預備斬首。穆桂英得知情郎遇劫趕忙前往搭救,不讓鬚眉的氣慨讓盛怒的楊六郎也不禁敬佩,最後下令讓楊宗保戴罪立功,與穆桂英一同攻破天門陣,敗蕭天佐。「轅門斬子」是一齣常見的廟宇裝飾劇碼,其不僅表現出穆桂英巾幗不讓鬚眉的氣魄,也是化險為夷的鮮明案例。構圖中雙手被綑而後是楊宗保,盛怒持劍欲的則是楊六郎,一旁頭戴番帽,一身戎裝打扮的女子便是穆桂英。只見穆桂英表情堅毅毫無畏懼,為了營救夫君不怕對上怒上眉山的公公,對照楊六郎身旁一文一武的大臣臉上那驚恐的表情,英雌的氣魄更加鮮明。
羅東震安宮
虎爿外側排頭的主題「仁宗皇帝認親母」,講的正是家喻戶曉的包公案中的「貍貓換太子」。話說包公接受了李宸妃的請託,為自己洗刷多年冤情,也揭開了一樁皇室的秘辛,原來宋真宗的親生母親正是流落街頭的李宸妃,而如今被真宗奉為生母的劉太后,反而是當年以狸貓偷換太子,誣陷李宸妃生下妖怪的元兇。整件事情再經過包拯的抽絲剝繭,細心蒐集證據之後,總算將李宸妃迎回朝中,親生母子得以共享天倫。這幅交趾作品當中可見端坐殿上的老婦人便是李宸妃,而一旁躬身作揖,身著黑色官袍的便是包拯,另一頭同樣也作著揖,但一身龍冠錦袍顯現地位不凡的便是宋真宗,一場曲折離奇的宮廷鬥爭懸案就此畫下圓滿句點,另外兩位一文一武的官員則讓畫面顯得更加熱鬧,雖然僅止是點綴的配角,但生動的表情倒也為這幅作品添了幾分熱鬧的氛圍。
羅東震安宮

※三川殿※
震安宮廟埕上方加設了遮雨棚架,讓原本應該美輪美奐的宮殿裝飾受到了遮蔽,實在有些可惜。看樑上貼著金箔的木雕讓人看了目不暇給,其中以八仙豎材最引人注目。八仙是民間信仰當中最親近人民的一組神仙,祂們來自不同的領域,有著不一樣的身分,有貴有賤,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富有赤,但是卻都能夠位列仙班,向世人傳達只要潛心修道,人人皆可成仙成佛。正中央兩位是八仙的領袖,拄著拐杖托著葫蘆,一幅邋遢扮相的是李鐵拐。李鐵拐本名李玄,道術相當精湛,有一回為了赴太上老君之約,和徒弟相約若七日靈魂未回歸就將其軀體焚毀,豈料徒弟母親臨時病危,為了回家探望只好在第六日時就燒了李玄的肉身,致使李玄七日返回後無肉身可依附,只得託依在路旁一名剛餓死不久的乞丐身上,成了如今樣貌。
羅東震安宮
另一名上仙漢鍾離是東漢大將鍾離權,頭上兩髻,袒胸露肚,一把芭蕉大扇隨身,
因過膩了征戰殺戮而入山追求仙道。
羅東震安宮
此外還有身揹寶劍,手持拂塵,仙風道骨的呂洞賓、
羅東震安宮
托著魚鼓,皓髮童顏的張果老、
羅東震安宮
手持玉笛,稚嫩天真的韓湘子、
羅東震安宮
擎著蓮花,溫柔婉約的何仙姑、
羅東震安宮
端持玉板,氣宇軒昂的曹國舅
羅東震安宮
以及揹著花籃,笑臉盈盈的藍采和,
羅東震安宮
八位神仙各有各的風采,一同現身三川殿下最顯眼的豎材裝飾,代表著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之意。


除了八仙,看樑上的豎材還有以文人四愛為主題的作品,例如周敦頤愛蓮與陶淵明愛菊。周敦頤,字茂叔,號濂溪,北宋理學的創始人。是出了名的愛蓮雅士,一篇〈愛蓮說〉流傳千年;「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為世人所稱頌。
羅東震安宮
陶淵明,名潛,自號五柳先生,為魏晉南北朝著名的文學家,其對菊花的歌詠散見於詩歌散文之中,「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怡然自得令人嚮往。「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更是傳達了陶淵明對菊花高雅氣節的讚賞,也是引花自喻,期許自己也能像菊花那般卓爾不群。
羅東震安宮
四愛同樣也是廟宇常見的裝飾題材,以文人雅士所喜好的事物,藉以物寓意的方式來勸導世人見賢思齊。在這幾座豎材的下方都刻著敬獻者的人名,期望透過協助潤飾宮殿的獻納,祈求媽祖婆慈悲護祐。
羅東震安宮
 
兩側燦景各有一對童子,分持書、壺、葫蘆與花,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墀頭處則是中北部廟宇常見的雙獅鎮守,只是這裡的配置似乎與眾不同,一般所見都是張口公獅在龍爿,閉嘴母獅在虎爿,但震安宮的配置卻是相反的。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壽樑下方的雀替雕著一對五彩鳳凰,身上各有兩位人物,一邊吹笛,一邊端瑟,另一位則作跳舞狀,呈現一片喜樂祥和之氣。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壽樑和看樑之間有橫栱相接,上頭繪有桃子與石榴兩種吉祥的植物,桃子象徵長壽,而石榴多子的特性更被視為子孫滿堂的吉祥意涵。下方狻猊栱頂著碗公斗,龍子狻猊腳踏祥雲,神態既威武又帶有神聖之感。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進入三川殿下抬頭欣賞更感雕工之精細,步通上方的獅座斗栱,獅背上還有人物雕像,裡頭有八仙人物以及仙女、天將等,精雕細琢,層層堆疊,令人讚嘆。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步通則是以彩繪方式呈現,分別畫著南極仙翁與麻姑獻壽,兩者都是著名的壽仙。南極仙翁的造型為圓額禿頂,皓首白鬚,手裡拄著一根拐杖,身旁常跟著一名童子捧著大壽桃,其信仰源自於對老人星的崇拜,在唐代老人星與長壽寓意做了結合,民間信仰相信看見老人星天下就會太平,也有膜拜祂以祈求壽祚綿延的習俗。
羅東震安宮
麻姑則是傳說中的神仙,據說祂曾親眼看過滄海三次變桑田,可見壽命之長,也因為有這樣的淵源,麻姑也成了著名的壽仙。其造型為面容姣好,溫柔婉約,肩上背著花籃。而麻姑身邊常見的仙鹿,在震安宮虎爿的這面步通當中則並未出現。
羅東震安宮
步通下方的員光也是匠師在三川殿棟架上費心刻畫的部分,皆以花鳥鏤雕的方式呈現,龍爿主題是「鳳朝牡丹」,虎爿則為「三王獻瑞」。莊子形容鳳凰「
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就是因為如此脫俗的特性,自古以來鳳凰就被視為神物。而牡丹花花貌繁榮昌盛,乃花中之王,有富貴尊榮的寓意。鳳朝牡丹象徵的正是花開富貴、吉祥昌隆之意。而「三王獻瑞」則是以居中的牡丹與互望的麒麟、鳳凰組合而成,《孟子》〈公孫丑上〉:「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所說的便是這兩種動物的尊榮不凡,搭配花中之王牡丹更是帶出富貴無比的吉祥象徵。
羅東震安宮
 
看過了棟架上的裝飾,緊接著趨前欣賞立面的華麗雕飾。震安宮三川殿立面以木雕為主,封柱、正門麒麟堵則是石雕。正門門楣上方高懸宮匾,行書字體流暢有力,匾外有金龍護守自有一股神聖脫俗的氛圍。
羅東震安宮
宮匾兩側各有一枚龍首門印,和穿過門楣的門簪是同一構件,除了美觀還具有穩定門框的實用價值。
羅東震安宮
門印兩側的彩繪主題分別為「渭水聘賢」與「歷山象耕」,同為四聘的故事之一。渭水聘賢講的是周文王延聘姜子牙的故事,《封神演義》第二十四回「渭水文王聘子牙」當中描述,西伯侯姬昌在出城巡歷的途中,聽聞渭水畔有賢者棲息,於是親自前往拜見。在與姜子牙晤談之後,姬昌如獲至寶,回宮沐浴齋戒,親自拉車迎回姜子牙並奉為國師。畫面當中帶著斗笠,坐在江邊垂釣的老者便是姜子牙,而跟著童子帶路引入,畢恭畢敬展現十足延攬誠意的顯貴達人便是西伯侯姬昌,一場伯樂與千里馬的相會就此傳唱後世。
羅東震安宮
「歷山象耕」則是堯聘舜的故事;堯和舜都是中國傳說當中上古的聖明君主,舜以孝順聞名,統御管理的能力更是名傳天下,據說舜曾在歷山耕種,讓這裡的農夫互相推讓地界,一片和樂融融,他的賢能甚至引來了大象協助耕田,因此要判別「歷山象耕」的典故,大象就是最具指標性的標的。
羅東震安宮
 
正門對聯題到「震盪渡仙槎蘭邑馨香傳萬世,安然歌母德桑榆俎豆永千秋」;「槎」指的是木筏,上聯辭意所陳述的正是媽祖信仰隨著先民渡海來台的過程,並且在宜蘭這塊土地上能永香火永傳。「桑榆」借代為黃昏的陽光,這個時候是令人感到最舒服的時刻,「俎」和「豆」則是奉祀禮器,借代為祭祀之意,下聯意思為大家都能平安地歌頌聖母的恩德庇佑,千秋萬世都心悅誠服地奉祀著祂,充分傳達信徒對媽祖的感念與推崇。門扇的眉堵、身堵、腰堵均為木雕作品,裙堵則是石雕麒麟回望,相當具有古意。
羅東震安宮
眉堵的題材有薛仁貴計取摩天嶺、李元霸戰裴元慶、李白答番書…等故事。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身堵各分為三個區塊,中央以各種帶有吉祥寓意的動植物為主角,如象、鳳凰、鶴、蓮花、牡丹、佛手…等。象能負重、鳳凰為祥禽、賀表長壽、蓮花表高潔、牡丹象徵富貴、佛手有吉祥的意涵。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兩側瓶插花卉也各有意義,例如瓶下有案是謂平安,瓶中插牡丹為富貴,菊花為長壽,除此之外案下還別具巧思的擺放了佛手和柿子。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虎爿身堵中央構圖有鶴、鷹、雄獅、菊花,是賀壽與英雄奪錦兩種主題的組合。兩側主題瓶中插著蓮花,案下則是擺放橘子,吉祥諧音自是由人領會。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左右兩側小港門的裝飾雖不若正門氣派,但也有精緻的布置。龍門門楣上安著兩枚鯉魚門印,鯉魚在中華文化的認知中代表著躍上龍門前的型態,是一種顯耀前的沉潛,尾部拍起的波浪正是象徵著奮起的動感,帶出「躍」的展現。
羅東震安宮
門印兩側彩繪著八仙當中的鍾離權以及代替韓湘子的劉海,另一組則是李鐵拐與曹國舅。八仙的信仰由來已久,不過歷代對於當中的成員卻是眾說紛紜,一直到明朝吳元泰的《八仙出處東遊記》才正式定調,不過隨著地域與時間的不同,八位成員也或有替換。漢鍾離是八仙當中的領導者,每每出現在最重要的位置。李鐵拐同樣也是當中的領袖,道法仙術令眾仙折服。曹國舅以皇親國戚的身分修道,領悟雖晚,但時刻精進道術的精神著實令人感佩,因此每每看見曹國舅的身影,總是以欽份演練著道術的姿態呈現。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門楣上有橫批為「
震澤流長」,與虎爿門楣的「安瀾遠靖」相對應。門上對聯為「震古鑠今聖德巍峨留俎豆,安居樂業母恩浩蕩荐馨香」,兩側狹長型門扇上有捲草雕刻,下方裙堵和正門相同是採較為穩固的石材為基,石面上雕刻著四愛的主題,龍爿這邊是唐明皇愛牡丹、周敦頤愛蓮。畫面當中頭戴軟呢帽,身著輕便衣裳的唐明皇李隆基,右手攀著盛開的牡丹花,代表百花盛開的春天。
羅東震安宮
手持一柄蓮花並蓮葉的北宋理學大家周敦頤,一篇《愛蓮說》暢談其對於蓮花高雅風範之喜愛,愛蓮形象流傳千古,也是代表著四季當中的夏季。
羅東震安宮
再看到虎爿小港門,配置和龍爿相同。鯉魚門印兩側同樣有八仙彩繪,人物為呂洞賓、藍采和以及何仙姑與張果老。及詩、酒、劍三好為一身的呂洞賓,每每出現便是一副仙風道骨,英姿颯爽的姿態。藍采和則是一名活潑童子,手裡拿著百花盛開的籃子。何仙姑是八仙當中唯一的女性,溫榮婉約,十足仙女樣貌。張果老則是以老頑童的形貌出現,手中的魚鼓是最鮮明的象徵。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門聯題道「
震地動天仰賴神槎常錫福,安民護國還期海宇不揚波」,「錫」通「賜」,給予的意思,這副門聯同樣是在歌頌媽祖保佑百姓的功績。
羅東震安宮
門扇下方裙堵則是和龍爿同一組的四愛作品,主題是陶淵明愛菊、林和靖詠梅。
羅東震安宮
林逋,字君復,北宋詩人,宋仁宗賜諡「和靖先生」。終身未仕亦未娶,隱居在西湖孤山與鶴、梅相伴,人稱「梅妻鶴子」,可見其愛梅之深。
羅東震安宮
另外在立面封柱上也有對聯題道「
震恐顯神靈海不揚波長利濟,安懷徵后德民如保赤盡誠求」,似乎是在記錄著昔日震安宮雖受地震損毀,令信眾感到恐懼,但正是因為經此磨難更讓媽祖顯靈護佑。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三川殿兩側封牆同樣也是以龍、虎為主角的對照堵,「蒼龍教子」、「舐犢情深」是常見的龍虎堵題材。蒼龍興雲以布雨,左下角的幼龍昂首觀摩。民間云:神龍見首不見尾,因此在雕塑龍身時通常都是伴隨著雲朵遮蔽,罕見全龍展示,此處亦是。
羅東震安宮
舐犢情深為母虎帶幼虎盤據高巖上,母虎表情可愛逗趣,一洗老虎給人的殘暴凶狠的印象。綜觀三川殿的石雕作品雖然手法不甚精細,但樸拙的手法更添古意盎然。
羅東震安宮
 

※前拜殿※

進入廟內即為前拜殿,這裡是欣賞門神彩繪的場域。羅東震安宮正門門神為秦瓊、尉遲恭,這兩位唐代大將因為李世民斬龍王的故事而演變成後世最為人所知的一組門神武將。白臉持鐧配弓的是秦瓊,字叔寶;黑臉持鞭配箭的是尉遲恭,字敬德,兩人同為唐代開國功臣,一生縱橫沙場,剽悍無匹,是故成為替唐太宗固守宮闈,阻擋龍王鬼魂的最佳人選。背上四方旗代表統領四方兵馬,頭上飄逸的綬帶則是象徵著已入神格地位。一般而言,秦瓊的畫像表情通常較為穩重和睦,與尉遲恭的瞠目怒像為對比。不過震安宮的秦瓊將軍表情同樣肅穆嚴厲,威武維護著道場安寧。
羅東震安宮
兩側小港門門神是女性主神常見的門神搭配─宦官與宮娥,四人手上端持著方冠、鹿、壽桃與佛手瓜、牡丹花,象徵著加官晉祿、長壽以及富貴的吉祥含意。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頂部的壽樑彩繪著象徵富貴吉祥的雙鳳朝牡丹。
羅東震安宮
通樑上懸掛著一方「波瀾恬蕩」匾,兩側有金龍護守霸氣而顯眼。
羅東震安宮
在棟架下方的裝飾較為普通簡單,兩側壁堵僅貼上紅色磁磚。


※天井※
穿過前拜殿即是透天天井,天井的設計是為了採光、通風,有設計上的重要功能,有了天井正殿的光線便能較為充足,讓廟堂看起來神采弈弈,充滿能量。震安宮的天井採半遮罩式,站在天井抬頭仰望可欣賞三川殿另一頭落水上方的剪黏作品,至於正殿上的則因受到棚架遮蔽而難以窺見。
羅東震安宮
 
另一方落水的剪黏主題同樣精彩萬分,脊背上為雙龍護三仙,延續正面福神、宮娥、宦官剪粘的形塑風格,這組福祿壽三仙的用色更加豐富繽紛,絲毫不輸前方作品。三位當中以福神的表情最為生動傳神,雙眼凝視前方,右手托著玉如意左手按鬚,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藍袍的祿神則較為呆版,雙手平舉於胸前,和一般常見抱著孩兒的印象落差甚大。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正脊脊堵為《三國演義》著名的故事─取長沙,故事出自於第五十三回「關雲長義釋黃漢升 孫仲謀大戰張文遠」;赤壁戰後,劉備趁機賺得荊州,為了擴大勢力,軍師諸葛亮分撥關羽取長沙、張飛取武陵、趙雲取桂陽。當關羽領兵來到長沙時,長沙太守韓玄派出手下老將神射手黃忠出城應戰,兩人大戰不分軒輊,最後黃忠因為戰馬失蹄而跌落塵土,關羽見狀遂喚黃忠回城換馬再戰。回城後的黃忠定計以弓箭射殺關羽,但箭在弦上之際想起了關羽的不殺之義,於是撥了兩次空絃,起初關羽以為黃忠徒具神射之名,兩箭皆不中便放膽追趕,豈料第三箭正中帽上纓帶,此時方知這三箭乃是黃忠報還昔日不殺之恩,心中不由得讚嘆黃忠百步穿楊絕非浪得虛名,於是罷兵而去。畫面中所呈現的正是黃忠射關羽的橋段,年近六旬的黃忠鬍鬚斑白,但仍舊猛勇過人,兩計空絃箭吊得後方的關羽連連追趕,要不是心有縱放之意,此役關羽定當慘虧,一場虎將對虎將的精采橋段在脊堵生動上演著。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兩道垂脊牌頭皆有武齣,龍爿是「馬超戰許褚」,虎爿為「羅通掃北」。馬超與許褚都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武將,兩人的對戰見於《三國演義》第五十九回「許褚裸衣鬥馬超 曹操抹書間韓遂」;話說曹操自從在潼關兵敗,被馬超大軍追擊而割鬚斷袍落荒而逃,靠大將許褚之助渡過渭河,躲開了馬超的追殺。隨後兩軍對峙於渭河岸邊,馬超叫戰指名許褚,兩人你來我往,大戰兩百回合不分上下,曹操眼見情勢不對,派兵攻上支援,而西涼軍亦出面對戰,曹軍潰敗,許褚亦身中兩箭,大軍退入營寨。在三國演義的故事情節中,許褚和馬超戰得起勁,最後竟然連盔甲都卸去了,正是所謂的「裸衣戰馬超」。
羅東震安宮
這篇故事描述著馬超和許褚之勇,兩人的武力可說在伯仲之間,是一段驚心動魄的兩軍大戰場面。至於羅通掃北的故事情節見於《說唐後傳》,故事描述羅通與李靖共同領軍攻打東突厥,御駕親征的唐太宗不慎被困於鎖陽城內,羅通奮勇前往救駕,在途中遭到東突厥屠爐公主俘虜,發下毒誓需迎娶屠爐公主否則慘死,沒想到功成後竟遺棄背約,最後果然在界牌關盤陽大戰中被敵人刺穿腹部而死。羅通掃北的故事常是戲曲演繹的主要劇碼之一,不過其實歷史上並沒有羅通這個人,是小說所杜撰的內容。畫面中騎乘白馬,英姿颯爽的羅通,以一身過人的武藝前往鎖陽城救駕,對上虯髯的東突厥武將,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突顯英雄出少年的氣魄。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兩側迴廊上也有許多交趾作品,垂脊前方的牌頭安置著許多吉祥神仙,一手捧著壽桃,一手拄著拐杖,凸額圓頂的壽仙自是祈求長壽的對象,身旁伴隨著一位扛著大壽桃的童子,笑臉盈盈的俯視眾生。
羅東震安宮
手托奏版與卷書,書上寫著「福星高照」四字的福神,身旁跟著一名捧著大石榴的童子,石榴果實多子的特性,有多求子嗣的意涵。
羅東震安宮
另一頭持著書寫「加官進爵」書卷的紅袍神仙,身旁的童子拿著一頂爵帽作勢往頭上戴,不僅饒富趣味,透過動作更是直接表達了世人對「加官進爵」的期望。
羅東震安宮
此外還有手持如意的仙人與童子,如意如意,希望事事皆如人意。
羅東震安宮
四方作品各自展現了各種世人的願望,體現了古今一同的祈求。


視線轉到正殿屋脊上,由於天井受採光罩的阻隔,所以要欣賞正殿屋脊上的裝飾並不方便,可惜了這些精緻的交趾作品。透過採光罩的縫隙隱約可看見垂脊牌頭的武戲戲齣,其中有一座「樊禮獻西施」。阿中一開始還有些困惑,搞不清楚「樊禮」這位人物究竟是何來歷,後來多所推敲方知這裡所謂的「樊禮」其實是匠師的訛誤,正確的名字應該是「范蠡」。范蠡和樊禮的閩南語讀音相同,可見當時施作的匠師可能並不清楚范蠡是何人,只是聽從老師傅所傳授下來的民間故事,於是就這樣「依音畫葫蘆」,把范蠡寫成了「樊禮」了。范蠡獻西施是著名的歷史故事,西施本名施夷光,因為家住在西村於是被稱之為西施。春秋末期,越國被吳王夫差一舉殲滅後,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忍辱負重,一心找尋復國良機,其中的一個計謀便是進獻美女誘惑夫差,西施便是由勾踐手下大臣范蠡帶著去進獻給夫差的。西施的美貌與能歌善舞很快就擄獲了夫差的心,曾經叱吒一時的吳王如今卻玩物喪志便,荒廢朝政,最後被休養生息,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勾踐一舉推翻,死於勾踐之手。畫面中,左側的范蠡正帶著有沉魚之美的西施進見夫差,一場兩國之間的爭霸,就在一名謀士和一名女子的運籌與穿線下悄然翻轉。
羅東震安宮
 
在登上正殿前可先欣賞正殿中央的御路,御路又稱螭陛,是宮殿中軸線台基上的斜坡,通常雕飾著盤龍圖案。古時皇帝出入皆乘坐鑾轎,轎夫在兩旁抬著轎子登上台階,而鑾轎便直接從御路上經過,因此有御路只有皇帝能經過的說法,這裡的經過指的是越過,而不是走過。這方石雕看來頗為斑駁,透露出年代感。盤龍雙爪抓著龍珠與王印,象徵至高的權威。
羅東震安宮
 
※正殿※
登上台階,這裡有一塊平台作為拜亭使用,兩側低矮的花瓶欄杆展現近代建築裝飾風格。進入正殿場域後可抬頭欣賞精采的木雕作品,壽樑下方斗栱捲髮裸身,背生雙翅的小天使,如此西方面孔卻巧妙地出現在東方廟宇的裝飾題材中,體現傳統信仰文化融合的包容力。
羅東震安宮
龍柱與前金柱之間的步通彩繪以及圓光木雕。步通彩繪的題材是常見的民間傳說故事,例如魏徵斬龍。在《西遊記》第十回「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魏丞相遺書託冥吏」的情節中,涇河龍王因違逆玉旨興佈霪雨,按律斬首,而負責斬龍的是唐太宗的丞相魏徵,龍王得知後遂請太宗為之求情,豈料一陣陰錯陽差,魏徵於睡夢中持劍斬龍,伏誅後的龍王不甘李世民失信,於是一道靈魂夜夜前往皇宮內索命,最後靠著兩位武將─秦瓊、尉遲恭得護守才讓龍王退去。畫中左方李世民正與魏徵對弈,以為只要拖住魏徵期就無法前往行刑,豈料魏徵在打盹之間靈魂出竅,持著寶劍斬殺龍王,就這樣故事在千算萬算不值天一劃的曲折之下,罪犯龍王伏法,彰顯天道昭彰,報應不爽的定律。
羅東震安宮
 
步通下方的圓光為木雕作品,兩側的主題分別為「薛仁貴征東」與「水漫金山寺」。有關薛仁貴的故事可見清代小說《薛仁貴征東》,在小說情節中,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征伐高句麗,高句麗大將淵蓋蘇文驍勇善戰,讓許多唐將慘虧,薛仁貴自恃武藝高強,身著白甲,手持方戟,縱馬入萬軍之中奮勇殺敵,從此得到唐太宗的賞識,成了太宗、高宗兩代朝廷所倚重的邊境大將。「水漫金山寺」則是民間家喻戶曉的《白蛇傳》當中的故事情節,話說金山寺住持法海為了斬斷許仙與白素貞的人妖畸戀,於是將許先帶回金山寺逼其出家,憤怒的白素貞夥同侍女小青一同施展法術,引西湖湖水灌入金山寺,水族大軍亦傾巢而出。而法海這邊也不甘示弱,呼請護法菩薩前來伏妖,一場人、妖、神之間的鬥法就此展開。畫面左邊乘著小舟的兩位女將便是白蛇與青蛇,前方波濤中可見龜大將、鯉魚精紛紛現身助陣,而法海這頭則是請來了佛教護法韋馱菩薩助陣,但見韋馱手掄寶杵,乘著神馬降魔而來。
羅東震安宮  

再看正殿上方兩側的棟架採三通五瓜式,通木上均作彩繪,通與通之間以瓜筒相接,整座棟架由四點金柱撐起,樑與柱之間則有鰲魚插角,鰲魚為鯉魚躍龍門過程中的變化體,有求取功名的寓意,又傳說鰲魚能吞火,舊時木構建築最忌失火,因此在樑柱上雕塑鰲魚圖像亦有壓制火神的意涵。
羅東震安宮
正中央懸掛著一通「
與天同功」匾,紅底金字,搭配著匾身周圍的龍紋雕飾,顯得特別氣勢非凡。正中央有印「光緒御筆之寶」,正式說明著這四個大字便是來自於光緒皇帝。
羅東震安宮
與天同功」匾是臺灣的老媽祖廟當中最常見的御賜匾額,根據《清德宗實錄選輯》的記載,光緒七年五月十五日,「以神靈顯應,頒臺灣各屬天后廟匾額曰:「與天同功」。」,因此這通匾額成了臺灣媽祖廟最常見到的御賜牌匾。
羅東震安宮
神龕上方則有另一通「
湄島聲靈」匾,上款「甲子年赤嵌羅秀惠敬筆」,下款「蘭東林姓奉獻」。
羅東震安宮
羅秀惠,字蔚村,臺南人,清同治四年
(1865)出生,光緒期舉人,風流不羈,工書法,尤擅草書。
羅東震安宮
以羅秀惠的時代背景推算,這裡所落的「甲子年」當為日治大正十三年
(1924),因其性喜揮霍,家產散盡,後期遂以賣字為生,或許這方匾額的出現背景,正是由蘭東(宜蘭羅東)的林姓信徒向羅秀惠購字而來。
羅東震安宮
額上大字筆畫線條靈動流暢,匾上還繪有數條悠游的鯉魚,搭配著名字相當討喜的銅錢草,營造出一股活潑生動的氛圍。


神龕內,軟身的鎮殿媽祖金身就端坐其中,慈祥的面容照看著古往今來的蒼生,盈盈笑意也撫慰著萬千徬徨的心靈。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精雕細琢的花罩讓神龕看起來頗有專屬於媽祖閨房的感覺。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前方神桌奉祀數十尊尺寸不一的媽祖金身,位於中央較為顯眼的一位,臉型豐潤,體現出臺灣人對母親面容的形象。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左右兩側千里眼、順風耳兩將軍威武矗立,雖展現出猙獰的面孔,但那正是為了輔佐媽祖掃蕩魔祟而現的憤怒相。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正殿兩側壁堵有堆塑剪黏作品,以突起的方式塑出立體壁畫,另外在部分位置黏上剪粘,增加立體感。龍爿主題為「真人點龍睛」,虎爿為「打虎救父」。真人點龍睛的故事主角有不同的說法,一者為保生大帝吳真人,一者為天醫真人孫思邈。故事描述有一天真人在行醫途中遇見一名樵夫,希望能為其醫治眼疾,真人定睛一看發現來者身分不凡,乃是龍王所化,於是拿出隨身攜帶的墨筆,施展法術往樵夫的眼上一點,龍王的眼疾竟無藥而癒。
羅東震安宮
「打虎救父」是二十四孝當中的故事之一,晉代的楊香在十四歲的那一年,與父親在田裡一同工作時,楊父突然遭到老虎的襲擊,手無寸鐵的楊香情急之下赤手空拳與猛虎搏鬥,順利打跑惡虎解救父親,成了後世孝順的典範。
羅東震安宮
這兩堵作品當中的龍與虎體型碩大,和主角人物的比例相當不對稱,應是匠師為了強調「龍、虎」堵主題所採用的手法。


※後殿※
從正殿兩側過水可通往後殿,此處占地並不寬敞,雖稱「殿」但並沒有明顯的內外區隔。過水廊壁上鑲嵌著一排老石碑,斑駁的字體在昏暗的光線下更顯滄桑,碑中記載著歷代重修廟宇、雕塑金身的捐獻芳名錄,刻意被抹去的「大正」兩字,透露出大時代下的變遷。一個一個刻在上頭的名字,象徵的是一份一份對媽祖虔誠的奉獻之心,而後代子孫費心保留,也是對前人與歷史的尊重。
羅東震安宮


後殿中央奉祀與媽祖關係密切的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是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對民間影響最深遠的菩薩,臺灣俗諺所謂的「家家觀世音,戶戶媽祖婆」便是如此,而這兩位民間信仰最廣泛的神祇也被相信兩者有著深切的關聯。事實上,在宋元兩代有關媽祖生世的片段記載都只有提及媽祖姓林,是湄洲人士,對於祂的家世背景是沒有多作闡述的。直到明代隨著媽祖的神格提升,信仰傳布,才有人開始美化「湄洲林氏女」的身世,先是對其歷代先祖安了個官職,突顯媽祖血統的優良。到了清代更是神化了媽祖的出生,託言湄洲林氏女是觀世音菩薩賜胎而來。其實有關觀世音菩薩賜胎的說法並非僅止媽祖,另一位同樣是福建主要信仰的神祇─順天聖母陳靖姑也有類似的故事情節,理性來看,這些神話只是後代的信徒為了彰顯自己所崇祀的神祇來歷不凡而編纂的故事,此手法古今中外皆然,如釋迦牟尼、孔子,甚至是耶穌均是如此。但若以宗教信仰的角度來看,神話的真假、合理與否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觀世音菩薩的原始信仰來自於古婆羅門教的善神,釋迦牟尼創立佛教後將其信仰納入,成了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脅侍大菩薩。佛教東傳後,觀世音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信仰逐漸深入民心,成了華人心目中最親近的菩薩。由於「隨處應現」的形象,讓觀世音有了「三十三應化身」的說法,每一種化身都是為了救渡眾生,甚至連民間信仰中的「鬼王─普渡公」也有一說是觀世音所化。依據傳法對象的不同、根器的差異,觀世音也能應化佛、天人、帝王、長者、男人、女人、龍王、阿修羅…等,以相應的身分為眾生說法,可見其救渡眾生之積極與宏大的誓願。震安宮後殿的鎮殿觀世音菩薩是三十三應化身的「持經觀音」,手持《普門品》左側有楊柳淨瓶,右側棲著大鵬鳥,菩薩端坐在普陀山巖前,前方善財、龍女兩脅侍跟隨,這是廟宇當中最常見的配置。
undefined
在山巖兩側,十八羅漢分列在旁,各自有各自的表情,個個生動活潑,彷彿正教導著世人只要精進佛法,人人都可依著觀世音菩薩的法門得度成佛。
羅東震安宮
在鎮殿觀音前方有一尊造型特殊的石雕佛像,結迦端坐,十四臂分持
利劍、澡瓶、蓮花、青珠、繩索、海螺、梵篋…等法器,此即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準提菩薩。準提觀音是佛教顯、密兩宗皆奉祀信仰的神祇,以神咒靈驗著稱,只要持誦者心誠意淨且具善心,一切願望皆可實現。據說這尊石雕準提觀音是日治時期所留下的古物,極具歷史價值。
羅東震安宮
 
龍虎兩側陪祀比干祖、聖父母以及地藏王菩薩。比干是殷商紂王的叔父,也是少師(宰相),掌政四十餘年,減繇役、輕賦稅、勸農耕、倡工藝,是名忠貞為國的賢人。因為直言犯諫得罪了紂王,最後遭到下令處死,並剖心毀屍,一家亦遭到紂王下令滅族。正室盥媯氏在逃亡途中幸得士兵同情而脫逃,最後隱居在長林石室(今河南淇縣西南),並生下比干的遺腹子,後世以長林之「林」為姓氏,是為河南林氏的開基祖。因有有了這層淵源,所以林姓族人常以比干為始祖,而媽祖亦姓林,在聖父母殿除奉祀媽祖的雙親,大位上更是直接奉祀始祖比干。又比干死後,傳說玉帝感念其忠貞不二,且無心可偏頗,因此敕封祂為「文曲守財藏真福祿真君」,專司天下財富之職,成了民間信仰當中的文財神。虎爿奉祀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以其「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宏願救度六界眾生。與地藏王菩薩同龕奉祀的還有震安宮歷代功德主神位,展現後人對先賢創廟之功德的感念,透過神位上的訊息也能幫助我們了解震安宮的創廟歷史。
羅東震安宮
 
後殿二樓奉祀著三官大帝,分別是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為民間信仰中輔佐玉皇大帝的三位大神。
羅東震安宮
龍虎兩側則是奉祀關聖帝君以及開漳聖王;關聖帝君為華人的普遍信仰,而開漳聖王陳元光更是以漳州人為主的宜蘭居民所奉祀的先祖。陳元光,字廷炬,號龍湖,唐朝將領。十三歲那年隨父親嶺南行軍總管陳政出征到福建,隨後治理嶺南地區。之後陳政病逝,元光繼承父業,為了鞏固李唐在嶺南地區的勢力,呈請朝廷在泉州、潮州之間增設郡縣。唐武后垂拱二年
(686),武后下詔創建漳州轄漳浦、懷恩二縣,命陳元光為漳州刺史兼任漳浦縣令,是故後人尊陳元光為「開漳聖王」。二樓宮殿前方設有木雕窗稜,門扇上的雕花雕著螭虎團花瓶,具有平安吉慶的寓意。
羅東震安宮
眺望窗外可欣賞正殿背面落水上的裝飾,正殿正脊脊背為雙龍護珠,下方脊堵題材和三川殿正面相同,都是趙子龍救阿斗,觀者可分別比較兩者的呈現手法與精緻度。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結語※
震安宮,因地震而改名的一座天后宮,以臺語讀之能發現這宮名似乎有另一種巧思。「震安」念作ㄐㄧㄣˋㄢ,ㄐㄧㄣˋ和宜蘭當地漳州口音的「很、足」同音,震安念起來就像是足平安,饒富趣味。這一座古廟承載著羅東人的記憶,不論是先民遷徙、信仰傳布,甚至是天災的記憶。

廟宇自古以來就是社區的共同空間,早期資訊流通不發達時,廟宇便是社區的訊息流通站,政府在這裡宣達政策,人們在這邊交流生活大小事,在那個人與人之間緊密相連的時代,廟宇扮演著穩定社會的重要角色。如今隨著時代的演變,資訊的流通發達而快速,廟宇失去了訊息發送站的功能。然而在這麼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冷漠的時代,廟宇除了提供宗教信仰的慰藉,其所扮演的傳遞地方歷史的角色相形重要。在這裡,大家因著共同信奉的神祇而共聚,結善緣,如能多花些心思去探究廟宇文化,了解先民胼手胝足的過程,或許我們將對自己的家鄉更有認同感,讓廟宇不再只具得到心靈慰藉,祈求神明保佑的價值,而是繼續擔綱維持社區意識、傳承地方文化的重要使命。

羅東震安宮

羅東震安宮

記】羅東震安2014.11.07
【攝記】羅東震安2012.06.05
 

arrow
arrow

    阿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