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屯萬和宮

時間:201411月26

地點:南屯萬和宮(臺中市南屯區萬和路一段51)

交通方式:可於臺中火車站前搭乘統聯客運市區公車75號至南屯站下車,往萬和路步行約十分鐘即可抵達。

【南屯萬和宮簡介】節錄自財團法人臺中市萬和宮網站
萬和宮奉祀湄洲天上聖母(俗稱媽祖),一般尊稱「老大媽」。相傳聖母神像,係張國於清康熙廿三年(西元1684年),由聖地湄洲,恭請護船來台,墾拓南屯。「老大媽」安置南屯,起初僅建小祠祭祀,各方信眾祈禱膜拜,經常顯見聖蹟,地方倡議建廟,由居住南屯一帶的張、廖、簡、江、劉、黃、何、賴、楊、戴、陳、林等十二大姓氏集資擴建,雍正四年(西元一七二六年)九月廿日,大廟建竣,定名為萬和宮。「萬和」寓意,希望藉由祭拜媽祖,保佑不同族群,能夠「萬眾一心、和睦相處」,共謀地方發展。

回顧本宮興建重大記事,清道光元年(西元一八二一年)因震災損毀,廟殿修復;清光緒十二年(西元一八八六年)及日據大正二年(西元一九一三年)重新粉刷;昭和七年(西元一九三二年)宮廟正殿柱子改為水泥柱;復於民國五十二年重修內外殿,廟宇煥然一新。

本宮原左右廂房與本殿不對稱,影響廟貌整體觀瞻,經第十一屆第十八次董監事聯席會議通過,委託建廟專家林煥廷先生設計,改建為五門院殿宇,顯示五福臨門之意,民國八十三年開工,至八十七年四月十五日大功告成,總工程費四千一百餘萬元。民國七十四年,萬和宮經內政部評列為國家第三級古蹟,民國八十八年,政府撥款四千餘萬元辦理古蹟修復工程,九十年底竣工,並於九十一年十月廿九日舉行「三級古蹟工程竣工啟用及天上聖母等眾神尊入火安座大典」。

【阿中隨筆】
※文獻探討※
南屯舊稱「犁頭店」,乾隆六年(1741)福建分巡臺灣道─劉良璧的《重修福建臺灣府志》的〈卷五 城池(坊里、街市、水利、橋梁附)/街巿()〉當中就已記載:「犁頭店街:距縣治(指彰化)東北三十里.」,由此可見早在乾隆之前,犁頭店已經成為一個人口聚集的城市,只是究竟是在何時才有漢人大規模的入墾?

依照萬和宮沿革的敘述,犁頭店的墾拓和先人「張國」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萬和宮開基媽祖神像就是張國由湄洲奉請來台。這位張國在清代文獻上的確記有一筆;康熙五十七年(1718),由臺灣府知府周元文與福建分巡臺灣廈門道陳璸共同編修的《重修臺灣府志》,當中在〈卷四‧武備志/歷官/南路營參將‧北路營參將〉記載:「張國 福建泉州府人,由行伍.康熙四十四年任;秩滿,陞福州城守營副將.」這裡明確提到張國原為泉州人,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奉旨來臺擔任北路營參將,在當時這個官職是府城以北最高階級的軍事將領,官署就設在諸羅縣城。《重修臺灣府志》〈卷十九 雜記/寺廟/諸羅縣〉當中即有參將張國修廟的記載:「元帥廟:在縣署左.祀唐張睢陽.康熙二十八年,居民建;四十八年,參將張國、守備董元驤重修.」這是張國在北路參將任期屆滿前對諸羅縣所留下的功績之一,之後陞任至福州擔任城守副將,到了康熙五十年(1711),再度渡台擔任水師協副將。連橫在《臺灣通史》當中對張國有更詳細的描述:「張國,字昭侯,晉江人,以平臺功,授襄陽遊擊;會勦紅苗.以運糧功,遷臺灣北路參將.秩滿,升福州副將,轉臺灣協副將,擢定海總兵官,出巡沿海,至盡山花鳥,獲海盜張元、楊運等,散其黨而歸.及卒,予祭葬,蔭一子(「泉州府志」)
」晉江昔日為泉州府所轄,因此連橫的紀錄和《重修臺灣府志》並無衝突。至於張國與南屯的關係究竟為何?在清代史料當中並未詳敘,一般認為張國在二次抵臺任職後,以代繳賦稅的方式向原居此處的巴布薩族貓霧捒社的居民取得犁頭店一帶的土地開墾權,並稱之為「張鎮庄」。後因張國返回福建任職,加上開墾過程並不順利,於是最後還是荒廢了,一直到康熙末年奉命來臺平定朱一貴叛變的藍廷珍續墾,才開始真正奠定了南屯(昔稱犁頭店)的發展基礎。由此脈絡觀之,沿革所提張國於康熙廿三年奉請開基媽祖抵南屯建廟的說法似乎需再商榷,如南屯萬和宮確為張國所奠基,那麼創建年代應於康熙四十四年之後。

上述所論之漢人大規模入墾南屯的時間探討,從康熙中葉的〈康熙臺灣輿圖〉或許也可以找到相對應的支持。圖中約莫在今日南屯區域一帶(大肚溪北岸、大肚山西麓)所標示的是「南大肚社」,可見當時此地所居住的優勢族群仍是平埔族,漢人將之視為大肚社的一支。透過地圖再次可證明,張國入墾犁頭店(南屯)
的年代,並非是沿革所言的康熙廿三年。
南屯萬和宮
 
至於在文獻上明確記載犁頭店有座媽祖廟的,是在道光十六年(1836)周璽的《彰化縣志》,書中的〈卷五 祀典志/祠廟(寺觀附)〉記載:「天后聖母廟:一在犁頭店街。」,因此萬和宮可信的創建年代當不晚於道光,不過是否真如沿革所言與北路營參將張國有關,這還有待提出更多證據方能確定。但若跳脫張國開基的傳說,以犁頭店開發之早,漢人在此形成聚落,進而創建了廟宇,而奉祀的主神又是強勢信仰媽祖,這也是符合邏輯的過程。

※外觀格局※
南屯萬和宮是舊臺中市區著名的古廟,雖屢經整建,但仍保有舊式格局。整座建築群為三進(三川殿、正殿、後殿)以及兩院(正殿、後殿前),兩側有廂房護室,整體呈現「日」字型格局。三川殿立面為三開間,輔以左右兩廂呈現五開間大廟形式。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三川殿簷上※
現在萬和宮所見的裝飾為民國九十年整修過後的樣貌,簷上裝飾改採交趾陶像為主體,釉色亮麗,精緻非凡。三川殿正脊脊背為雙龍護龍馬馱河圖,是少見的樣式。
南屯萬和宮
河圖的記載最早見於《尚書》〈顧命〉:「
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東漢鄭玄的注云「器名之河圖,圖出於河水,帝王聖者所受」,意思是指河圖是一種器物,只有聖者和仁君才有資格受贈,這樣的說法在《論語》當中也有類似的記載;《論語》〈子罕〉:「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孔子感嘆世道敗壞,致使代表祥瑞的鳳鳥、河圖都不再現世,由此可見河圖代表的是一種太平盛世的象徵。到了漢代河圖被賦予了讖緯的色彩,一般相信那代表的是天神的語言,是刻劃在器物上的一種天書。至於龍馬負河圖的傳說,最早則是見於《禮記》〈禮運〉:「出土器車,河出馬圖,鳳凰麒麟,皆在郊棷」。歷代對於河圖的記載都只有文獻上的文字記錄,到了五代末年,道教宗師陳摶融合了五行與九宮的學說繪出了「龍圖易」圖像,南宋的蔡元定據此將五行圖稱為「河圖」,九宮圖謂之「洛書」。自此河圖洛書成為負有神秘色彩的義理哲學,被廣泛地用在占卜、玄學之中。萬和宮脊背上的龍馬負河圖,圖上的畫像便是南宋以來所確立的河圖畫法,口訣為「一六共宗水,二七同道火、三八為朋木、四九為友金、五十共守土。」剪黏技法所成的龍馬昂首像天,神采奕奕,立於三川正脊上象徵著聖人出,瑞世臨的吉祥含意,而河圖則寓含著五行十方,包羅萬象的意思。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兩側青龍身軀蜿蜒向上,彷若由天而降,協助顧守宮殿安寧。正脊上的天際線條簡潔優美,以藍天為背景更顯出廟堂之神聖。
南屯萬和宮
兩側次簷則以龍鰲為飾,鰲是鯉魚躍上龍門化成龍的中繼型態,富有功名顯達的意涵,再加上龍鰲屬水性,立於屋脊上也有藉以壓制火神的功能。
南屯萬和宮

正脊下方的西施縫安著麒麟、虎、獅、豹、象等五種陸地上最為強壯的野獸交趾像,以獸之勇猛來威震十方妖祟。
南屯萬和宮
正脊脊堵上的題材則是常見的「八仙賀壽」,民間信仰最廣為人知的八仙,以漢鍾離、李鐵拐為首,齊聚向乘坐著仙鶴的南極仙翁祝壽。
南屯萬和宮
九位神仙各具風采,居中的仙翁皓首白鬚,是福壽綿長的代表人物。
南屯萬和宮
拿著芭蕉蒲扇,頭上綁著兩髻,臉上開懷大笑,袒胸露肚,座下青鬃獅的漢鍾離,是八仙中的首席,其他道友如呂洞賓、曹國舅、韓湘子等人都是由祂所引渡入仙班。
南屯萬和宮
一身官袍富貴裝扮,騎乘白象的是曹國舅,是八仙當中官宦的代表,因看破仕海沉浮而從道,精進修持,常以勤奮演繹道法的姿態出現。
南屯萬和宮
手持拂塵,身著道袍,乘著麒麟的呂洞賓,是書生的象徵,風流倜儻,是八仙裡頭故事最豐富的一位。
南屯萬和宮
手持銅錢,乘坐在一隻三腳蟾蜍上的是藍采和,在臺灣民間信仰中,八仙的藍采和與劉海的形象有所混淆,因此在許多繪著八仙故事的圖像上,常常可以看見藍采和所持的不是原有的花籃,而是如同劉海一般拿著銅錢戲弄三腳蟾蜍。
南屯萬和宮
再看到虎爿這邊,以手持拐杖與葫蘆,乘坐猛虎的李鐵拐為首,為貧者、乞丐的代表。有關李鐵拐成仙的過程在此便不再贅述,這樣的裝扮也是在告誡世人成仙不分貴賤,只要能精進修持,人人都可以成仙成佛。
南屯萬和宮
倒騎驢子,白鬚冉冉,手持魚鼓是張果老,這位能吹氣成驢,須臾又將坐騎收入袖中的神仙,是八仙當中老者的代表。
南屯萬和宮
手持玉笛,坐在牛背上的當是韓湘子了,只是這樣的裝扮似乎是受到牧童吹笛的傳統意象所影響,讓出身官宦世家的韓湘子也成了與世無爭的牧牛童子了。
南屯萬和宮
乘著仙鹿,溫柔婉約的何仙姑,是八仙當中唯一的女性。這裡的何仙姑沒了荷花,看起來反而像是另一位獻瑞的神仙─麻姑。
南屯萬和宮
八仙賀壽是廟宇三川殿正脊脊堵最常出現的題材,有喜慶福壽的吉祥寓意。萬和宮的八仙賀壽剪黏色彩豐富,人物表情細膩豐富,是相當討喜的一組作品。


上簷規帶垂脊牌頭同樣也有交趾作品,主題人物為風伯、雨師、雷公、電母四神,為先民畏懼大自然力量而演化出的神祇,信仰起源相當早,在《周禮》〈大宗伯〉當中就有:「以楠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的記載。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風伯的職責在於掌八風消息,通五運之氣候,右手持扇,左手持輪,萬和宮的風伯手中所持之物顯然已受到毀損,若非透過其他三位的對照,可能難以判定其身分。
南屯萬和宮
雨師職責在於佈雨灑潤,一手執盂,一手持樹枝作灑水狀,和風伯為組合搭配。
南屯萬和宮
至於文獻上對於雷公的記載最早見於《楚辭》〈遠遊〉:「
左雨師使徑侍兮,右雷公以為衛。」,古人認為雷乃天庭陽氣,故謂之「公」,進而衍伸出與雷公搭配的「電母」。如今常見的雷公造型多以鳥為雛形,背生雙翅,手執鐵鎚、大釘,擊之便聚雷。電母手執雙鏡,相互照射即生電。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這四位自然神在昔日的農業社會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農作莊稼需要四位天神的庇佑,因此格外受到尊崇。又媽祖受封為天后,風雨雷電自是為之護持,是故立於三川殿上擔起護法職責。下簷的規帶牌頭則是文武兩財神;文財神比干,商紂時期的丞相,眼見紂王無道而犯顏勸諫,不料竟遭下令處死,剖出其心,甚至下令誅殺比干一族,所幸其正室盥媯氏順利逃出,帶著遺腹子隱居在長林石室,成了後世林氏宗親所認定的始祖。傳說比干含冤而死後,玉皇大帝憐憫其一片赤忱,愛國愛民,且已無心可偏頗,於是封為「文曲守財藏真福祿真君」,專司天下財富。玄壇真君趙公明是民間相傳的武財神,根據《封神演義》的故事描述,協助商紂而對上西岐大軍的趙公明,最後死於陸壓道人的「釘頭七箭書」,在姜子牙大封神時被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和手下四將:
招寶天尊蕭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一同執掌迎祥納福之職,也因為這層淵源,這五位神仙成了民間所信奉的五路財神,而趙公明則是天官中路元帥,為五路財神之首。文財神比干造型為古代丞相裝扮,手中執一布卷上寫「招財進寶」,
南屯萬和宮
武財神趙公明虯髯威武,坐騎為老虎,一左一右分立在三川殿簷上,象徵為前來祈求的信徒降福賜財。
南屯萬和宮
 
兩側護室簷上同樣也有華麗的交趾裝飾,釉彩鮮豔豐富,在陽光的照射下更顯奪目。龍爿脊背為「雙鰲護壽翁」,南極仙翁手捧壽桃,身邊還有童子、仙鶴相隨,是保佑信徒福壽綿綿的象徵。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下方脊堵故事為「千里走單騎」,出自《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話說關羽自從得知義兄劉備的訊息,在曹營掛印封金,護送兩位嫂嫂啟程尋兄,途中不斷受到曹營將領阻攔,其中在洛陽一連斬殺了孟坦、韓福兩大將,再一次證明美髯公之威。脊堵中央高舉青龍偃月,座下赤兔寶馬的關羽,英姿煥發,威武逼人,單騎對戰兩將絲毫不落下風。垂脊牌頭則安排了八仙當中的呂洞賓、李鐵拐。仙風道骨的呂仙祖手持拂塵,一身道袍裝束看來穩重而莊嚴。
南屯萬和宮
乞丐裝扮的李鐵拐肩背斗笠、葫蘆,一手拄著拐杖,一手高舉抓著一隻蝙蝠,是為賜福含意。
南屯萬和宮
虎爿脊背則為女壽仙「麻姑獻瑞」,肩背花籃,溫柔秀麗的麻姑,身旁跟著一名揹著葫蘆的童子以及一頭仙鹿,專為信徒降福賜祿而來。
南屯萬和宮
下方脊堵則為《封神演義》的場景,但見西岐三員大將楊戩、哪吒、雷震子奮勇抗敵。
南屯萬和宮
垂帶牌頭為八仙中的漢鍾離、曹國舅這對師徒。傳說曹國舅本名曹佾,是宋仁宗時期曹皇后的兄長,後來看破宦海沉浮跟隨漢鍾離、呂洞賓入山修行,成為八仙之一。
臺中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三川殿※
三川殿簷下裝飾同樣是精采萬分,兩側燦景以交趾陶像搭配彩繪的方式呈現。龍爿的燦景上下各繪著「書」與「芭蕉扇」,對應的虎爿則是「畫」與「葫蘆」;書、畫為四藝之二,在古時萬般皆下品的年代,琴棋書畫是生活品質較高的文明人才有辦法學習的技藝,自是透露出唯有讀書高的寓意。下方的芭蕉扇和葫蘆則是「暗八仙」之二,這兩種法器的持有人正是八仙的兩大領導者:漢鍾離與李鐵拐,同樣具有吉祥賜福的意涵。
南屯萬和宮
燦景的主題則以「四聘」的故事呈現,「四聘」是廟宇裝飾常見的題材,每座幾乎都能看到這一系列的故事,在龍爿是「歷山象耕‧堯聘舜」,虎爿則為「商湯聘伊尹」。相傳舜於歷山耕作,其才能與德行令與他一同耕種的百姓無不折服,甚至連大象都來當他的腳力,協助耕田。這樣的賢名傳到了年邁的堯耳中,於是親往歷山測試舜是否有接掌天下大位的能力,歷山象耕所講述的就是堯會舜的故事。透過故事情節不僅可以看出舜的賢能,也讓人感受到堯不以天下為私,親往訪賢,成就千古流傳的禪讓美名,兩大仁者相得益彰。要判斷「歷山象耕」這題材,可以找尋故事中的關鍵物:大象。大象到歷山幫助舜耕作的故事,記載於元郭居敬所著的《二十四孝》,在「孝感動天」這段中提到:「
舜耕於歷山,有象為之耕,有鳥為之耘。
南屯萬和宮
「商湯聘伊尹」的故事見於西漢司馬遷《史記》〈殷本紀〉的記載:「
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湯而無由,乃為有莘氏媵臣,負鼎俎,以滋味說湯,致于王道。或曰,伊尹處士,湯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後肯往從湯,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湯舉任以國政。」司馬遷提到伊尹歸附商湯的故事有兩種說法,一種為伊尹以有莘氏陪嫁奴隸的身分投入商湯門下,最後再以烹調食物的道理暗喻治理天下的方式,進而得到商湯的另眼相待,於是封其為相。另一種說法是伊尹是一位隱居的賢者,商湯聽聞其名,於是派人前往聘請,一連五次才將伊尹請出,兩人會談伊尹以「素王」與「九主」的道理深得商湯所讚賞,深切倚重,成就了開創商朝的大業。後世在闡述商湯聘伊尹的故事時,顯然是採用了《史記》所記載的第二種說法。要判斷「商湯聘伊尹」的題材,「牛」是當中的關鍵,伊尹未出仕前是隱居在鄉野之間的,因此以耕牛象徵隱者姿態。
南屯萬和宮
在燦景下方的立面則是浮雕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八個藍色大字,是為全國百姓共同的祈願。


視線拉回三川殿簷下中軸,看樑下方懸掛三盞金色透雕燈籠,上頭分別寫著「萬和宮」三字,看來相當貴氣顯眼。
南屯萬和宮
兩側吊筒上頭有龍頭通屐,昂首向天,威武神聖。通屐上方則有木雕童子豎材,雙手合十於胸前,肩上綬帶飄逸象徵具有天神身分,背上一對張開的翅膀,帶有西方文化的天使形象。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在看樑和簷柱的交接處有透雕托木,以「漁」、「耕」為題材,透過這兩種最基本的庶民行業來代表百姓,藉以祈求上蒼庇護,出入平安。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下方六角簷柱有聯題道「
忠信涉波濤周歷玉洲瑤島,神明昭日月指揮水伯天吳」,這對聯原是湄洲祖廟,相傳為乾隆皇帝所御賜,南屯萬和宮引用之。上聯「忠信涉波濤」典出自《列子》〈說符〉:『孔子自衛反魯,息駕乎河梁而觀焉。有懸水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魚鱉弗能游,黿鼉弗能居,有一丈夫,方將厲之。孔子使人並涯止之曰:「此懸水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魚鱉弗能游,黿鼉弗能居也。意者難可以濟乎?」丈夫不以錯意,遂度而出。孔子問之曰:「巧乎?有道術乎?所以能入而出者何也?」丈夫對曰:『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從以忠信。忠信錯吾軀於波流,而吾不敢用私,所以能入而復出者,以此也。孔子謂弟子曰:「二三子識之!水且猶可以忠信誠身親之,而況人乎?」』故事大意是有一回孔子看見有人能在急湍中穿梭自如,覺得很驚奇,於是向他請教這是什麼法術。那人提到自己抱持著「忠信的態度」,所以能自由穿梭其間。借此故讚頌媽祖也能以忠信的氣度游走於海上諸島,隨時救助在海上遇險的漁民。至於下聯的「水伯天吳」則是出自《山海經》〈海外東經〉當中的記載:「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為水伯、在𧈫𧈫北兩水間。」,山海經稱水神為「天吳」,因此下聯的意思便是媽祖的神力與日月齊等,可以指揮號令水神,同樣是傳達海上天后的神格特質。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再觀正門上方兩側的木雕「束木」,第一層為鰲龍吐水,第二層以螭虎纏繞題材呈現,第三層則有喜鵲立於梅樹梢,取諧音為「喜上眉梢」,
南屯萬和宮
此外還有以民間故事的方式呈現,例如龍爿外側的這方束木,上頭刻的便是「虎溪三笑」的故事。南北朝時期有位著名的高僧─慧遠在廬山東林寺結社,虎溪是東林寺外的一條野溪,據說慧遠每回送客從不跨過虎溪。有一回,受儒家文化薰陶的陶淵明,偕同同在廬山修行的天師道道士陸修靜一起前往東林寺拜訪慧遠,三人聚集暢談義理,很快地就到了天黑送客的時候,慧遠就這樣與兩位客人走著走著,忽聞林中的老虎發聲長嘯,方知竟不知不覺走出了虎溪,這時三個人面面相覷,開懷大笑,這便是「虎溪三笑」的由來,也暗示著三教共一理的意涵。圖中可見左方有三位人物,一儒、一道、一釋,代表的正是陶淵明、陸修靜以及慧遠,圖中雖無老虎,但穿插了一名船夫在溪上搖槳等待,三人悠閒的樣貌充分傳達出相談契合,意猶未盡的歡愉。
南屯萬和宮
另一頭的虎爿束木故事取材則是更為豐富,除了同樣有鰲龍吐水外,
南屯萬和宮
第二層內側還有「觀音顯造洛陽橋」。這則流傳在福建惠安一代的神話故事,發生的地點就在惠安和洛江兩地分界的洛陽江入海的江海交會口處,宋代時泉州太守蔡襄有感洛陽江無橋可過河,時常有居民在渡江時溺斃,於是發願建造萬安橋,也就是俗稱的洛陽橋。但苦於經費不足,最後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化身為一名手提魚籃的美麗少女,向百姓籌募建橋資金,最後總算讓萬安橋順利造成。圖中菩薩化身的美麗女子手裡挽著魚籃站立在船上,岸邊則有數位信徒對著小船投擲金錢,是為「觀音顯造洛陽橋」。
南屯萬和宮
第三層則有兩則三國時期的故事,內側是「左慈戲曹」,外側則是「舌戰群儒」。左慈是東漢末的方士,根據《後漢書》〈方術列傳〉當中的記載:『
左慈字元放,廬江人也。少有神道。嘗在司空曹操坐,操從容顧眾賓曰:「今日高會,珍羞略備,所少吳松江鱸魚耳。」放於下坐應曰:「此可得也。」因求銅盤貯水,以竹竿餌釣於盤中,須臾引一鱸魚出。操大拊掌笑,會者皆驚。』記載當中描述左慈曾在曹操會客的宴席中,施展法術利用竹竿從銅盤裡釣起數百里外的吳松江鱸魚,神通廣大,令人瞠目結舌。圖中的左慈正高舉著釣竿,身著華袍的曹操和賓客們正聚精會神地看著他施展法術,一名方士就把名震天下的曹孟德唬得一愣一愣的,暗諷權傾天下又如何,終究比不上道術在身的修道人。
南屯萬和宮
外側的「舌戰群儒」則是出自《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話說自從曹操揮兵南下,佔領了襄陽,另一向偏安江東的東吳倍感壓力,於是大臣魯肅獻計前往江夏假借弔祭身亡的太守劉表之名,欲說服劉琦、劉備等人一同舉兵對抗曹操。不過東吳內部對於曹操的逼近還存在著「戰」、「和」兩種不同意見,諸葛亮深知劉備要對抗曹操,只有選擇與東吳聯合的途徑,於是隨同魯肅前往柴桑會見孫權。隨後在升堂議事時,一人獨對張昭、顧雍等一班文武大臣二十餘人,雙方言語交鋒,機智的孔明逼得在座啞口無言,就連一直舉棋不定的孫權,也在孔明巧妙運作的激將法下,下定決心舉兵對抗曹操,一場跨時代的對決於焉奠基。圖中端坐高位的孫權,看著眼前這幕孔明戰群儒的言語交鋒,心中的盤算竟不自主的一步一步走向諸葛亮早已安排好的方向去。
南屯萬和宮


束木下方有木雕獅座撐起,下方步通則有彩繪作品,龍爿主題為「陸羽品茗」。陸羽,字鴻漸,唐代人士,以著作「茶經」而名垂後世,《新唐書》〈陸羽傳〉記載:「羽嗜茶,著經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矣。」這是世界上第一部以「茶葉」為主題的著作,因此被後人奉為「茶聖」、「茶神」。而品茶也被世人認為是一種高尚風雅的活動,圖中的主角陸羽悠閒地坐在樹下,兩側有童子服侍,一人煮水,一人泡茶,神情之間自然流露出高雅的氛圍。
南屯萬和宮
下方員光雕著鷺鷥叼著蓮藕上的蓮子,象徵「一路連科」,古代科舉考試,文人須通過鄉試、會試、殿試的考驗才能受選任官,而一路通過這三種科舉考試便是所謂的一路連科,因此這幅作品是代表的是祈求士子順利晉身仕途。
南屯萬和宮
員光另一面則是以彩繪的方式呈現,主題為「葛洪煉丹」。葛洪,字稚川,號抱朴子,晉朝人士,人稱葛仙翁,也是道教著名神仙。傳說葛洪擅長「煉丹術」,並著有「抱朴子」一書,分為內外兩篇,內篇講述其對煉丹、養生、禳邪的理念,外篇則謂人間得失,其觀念是以道家養生為內,以儒家應世為外。圖中的葛洪深著道袍,頭戴蓮花冠,手中拿著麈尾,儼然高功道君樣貌,跟前爐鼎白煙冉冉,代表著正在煉製長生不老的仙丹。
南屯萬和宮
虎爿步通彩繪為「子猶賞竹」;王徽之,字子猷,東晉人士,是名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五子,同樣在書法上有高超的水準。據說王子猷非常喜歡竹子,《世說新語》〈任誕〉當中有段描述:『
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暫住別人空屋的王徽之下令僕人在屋子四周廣植竹林,有人問他「你只是暫住,為什麼要做這麼麻煩的事情?」,王徽之指著竹子回答說:「我怎麼可以一天不跟竹子為伍呢?」由此可見其愛竹之深切。畫中的王子猷和童子同坐在地上,背後幾筆淡墨表現出竹子特有的型態,童子雙手似乎正在培土,演繹著「種竹」的軼事。
南屯萬和宮
下方的員光則為牡丹與鳳凰,以這兩種花、鳥界的王者來點出富貴的意涵。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背面畫作的主題為「捋鬚看髮」,雖有明確標題,但卻找不到相應的故事,只能留待其他先進予以補充。
南屯萬和宮
 
再觀三川殿內立面,「萬和宮」宮匾高懸門楣上方,匾式古樸不浮誇。
南屯萬和宮
後方的牌樓面有兩道彎栱,上頭以篆體寫著「
恩覃海嶠」、「蹟著古今」,歌頌著媽祖護祐海上漁民,從古至今靈蹟顯著。
南屯萬和宮
下方門楣有三幅彩繪作品,中間搭配宮匾下緣安排了兩名童子左右護衛。龍爿彩繪為「渭水聘賢」,虎爿是「三顧茅廬」,這兩幅作品與前文所述,兩側燦景的主題合稱為「四聘」,分別闡述著堯、湯、姬昌、劉備四人誠心聘請舜、伊尹、呂尚、孔明出仕輔佐的故事。有關西伯侯姬昌聘任姜太公呂尚的過程,神怪小說《封神演義》有精彩的描述;呂尚曾任紂王朝廷下的一名小官,後來眼見政局敗壞於是罷官歸隱,閒暇時就會到渭水畔去釣魚,但每每都用直鉤,旁觀者總是取笑他。後來呂尚的事情傳到了西伯侯姬昌的耳裡,於是親自前往渭水畔訪賢,以真誠的心意打動姜太公願意再度出仕盡心輔佐,最後成為創立周代的開國功臣。畫面中身著華服的西伯侯姬昌,拱手作揖,靜靜地等著姜太公,而岸邊那位白髮蒼蒼,手裡端持著釣竿的正是呂尚,此時的狀態似乎也是在測試姬昌的訪賢之心。
南屯萬和宮
「三顧茅廬」是《三國演義》當中著名的橋段,也是劉備晉身三強鼎立的關鍵點。受劉備知遇之恩的徐庶,在走馬奔赴曹營找尋母親之前,特別囑咐劉備注意天下兩大智者: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在一次偶然的機遇下,劉備得知諸葛亮就隱居在隆中臥龍崗,隨即動身前往拜謁,第一次不料撲了個空,三兄弟只好先回新野城。沒多久聽聞孔明已回,劉備不顧寒雪再次動身前往拜訪,沒想到這次又沒碰上面,只好再一次失望而歸。等到來年新春,劉備特定找人卜了個卦,齋戒沐浴,再次動身前往隆中。有了兩次不愉快的經驗,關羽、張飛早已心生不耐,但求賢若渴的劉備卻不以為苦,這一回總算碰見諸葛亮在家,只是抵達臥龍崗時正巧遇見孔明在午休,劉備不敢驚擾,就這樣靜靜地站在門外等候臥龍甦醒。萬和宮這幅畫作上頭的人物只有劉關張三兄弟,以及臥龍的侍童,故事的另一位主角諸葛亮並未現身,只透過侍童指引的方向讓觀者能意會,這種「不見神龍」的布局更顯得諸葛臥龍的高深莫測。此外關、張兩兄弟的表情也是賞析的重點,《三國演義》將關羽塑造成自傲、沉穩的性格,因此就算已經兩次撲了空,心中埋怨孔明的傲慢,但為了大哥還是得耐住性子跟著來。至於率直的張飛可就完全不同了,心中的不悅早就溢於言表,肢體動作更透露出一刻也不想久待的心理,細細品味畫中意境便會感受到繪師想要傳達給觀者的意會。
南屯萬和宮
 
正門對聯題著「萬類皆資一片婆心披惠澤,和衷共濟三千世界沐恩波」,強調媽祖恩德普施萬物,三千世界皆受惠。
南屯萬和宮
兩側門扇彩木刻鏤雕,是舊式廟宇的裝飾風格。主要的身堵是以「螭虎團形」的方式呈現,左右圖案並不相同,龍爿團的是花瓶,有平安的涵義。虎爿則是團爐,香爐代表香煙流傳,也有後代繁衍的吉祥寓意。
南屯萬和宮
身堵上方的頂板則是「博古圖」,是許多帶有吉祥寓意的器物組合。身堵兩側還有花鳥動物的雕刻,也都是帶有吉祥含意的題材,例如喜上眉梢。下方的裙板為麒麟彩繪,也是相當具有古味的配置。正門前方不免俗的同樣有一對石獅鎮守,且樣式也符合古制─公獅開口戲球,母獅閉嘴護子。這對石獅看起來雖不似年代久遠的古物,但從獅身線條已顯平滑的狀況看來,亦非近代的作品。
南屯萬和宮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母獅吐著舌頭望著天的那種狀似無辜的表情著實令人莞爾。
南屯萬和宮  

兩側小港門跨幅較正門窄,不過上頭的裝飾亦有可觀之處。門印上有篆體文字,門楣則有彩繪作品。在龍爿這邊,門楣的畫作主題是「灌水取球」,這是北宋宰相文彥博小時候的故事。文彥博,字寬夫,號伊叟,歷任仁、英、神、哲四代帝王的下屬,官場資歷豐富。據說文彥博小時候有一回和玩伴們踢球,大家小心把球踢進了樹洞裡,小朋友們用盡辦法想把球拿出來,無奈樹洞太深,球卡在裡面拿不出來,只有文彥博想出用灌水的方式讓球自動浮出來,從小細節就顯現出將來的不平凡。這題材在廟宇裝飾當中或許沒有「司馬光砸缸救同伴」那樣常見,但也是一則深具教化的機智故事,教導人們遇事時應沉著冷靜,審時度勢,方能用最佳的應對方式解決困難。
南屯萬和宮
兩側尚有「花開富貴」、「田家風味」兩幅彩繪作品。下方同樣有聯:「
天眼昭彰長幼尊卑皆善類,上庥廣被農工士賈盡輸誠」,點出天理昭彰,勸人向善,也道出媽祖深受百姓愛戴、供養的狀況。
南屯萬和宮
在對聯外側的門板上有一系列的花卉水墨圖,主題是「鐵骨冷豔」與「空谷幽香」,代表著梅花以及蘭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二。古人認為梅花傲立雪寒之中,剪雪裁冰,是高潔志士的象徵。
南屯萬和宮
蘭花獨自在空谷中綻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代表的是賢人。
南屯萬和宮
裙板處則有花鳥彩繪,主題為「松鶴延年」、「富貴」。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至於虎爿的小港門和龍爿有同樣的配置,門楣上的彩繪是「寶碎不責」,典出自北宋的大將韓琦。話說有人贈送兩只玉盞給韓琦,表面潔白無瑕,相當珍貴。有一回韓琦在宴請賓客時,家中的僕人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玉盞,正當眾人以為僕人會受到嚴厲的除罰時,韓琦卻平靜地說道舉凡世間萬物的形成、毀壞都是有一定的定數,僕人只是失手而非故意,如此何罪之有?此言一出博得在場眾人敬佩。韓琦的話正是在教導我們不應執著於物慾,正如同佛陀所言,世間事物皆不脫「成住壞空」的過程,窺得此番道理,那麼所有的貪慾就會變得無須計較了。
南屯萬和宮
門柱上同樣有聯「
聖德汪洋廣立咸敷此南畔,母恩浩蕩神光普照及西鄰」,這副不僅繼續讚嘆媽祖的恩德,也點出了犁頭店的地理位置就在南屯溪的南、西側。此外,聯上首字與龍爿合起來則是「天上聖母」四字,再一次點出萬和宮所奉祀的主神。
南屯萬和宮
兩側門板同樣接續龍爿的四君子主題,分別為「高風亮節」與「東籬君子」,歌頌的對象便是竹以及菊。竹子能篩風弄月,清雅澹泊,而且節守自持,是謙謙君子的表徵。
南屯萬和宮
菊花凌霜飄逸,特立獨行,不攀炎附勢,像是世外隱士一般。
南屯萬和宮
花中四君子各以自己的特性,成為古人歌頌以及效法的對象,將之繪於廟堂之上,也有勸誡世人見賢思齊,仿效修身的寓意。裙板主題為「荷香」與「華羽集錦」。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三川殿兩側對照壁堵則是以交趾與堆塑陶像為主要裝飾手法,在龍爿上方的頂堵是「三顧茅廬」的故事,和正門門楣彩繪的表現明顯不同,故事中的五位人物全部呈現,展現另一種不同的氛圍。
南屯萬和宮
下方的身堵堆塑是以「蒼龍教子」的主題呈現,青龍盤旋在天際,口吐龍珠,興雲佈雨。在海中的小龍則是昂首觀摩,殷殷學習,身旁還跟隨著數條等待化龍的鯉魚,畫面甚是熱鬧。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在裙堵部分則是麒麟的堆塑作品,麒麟同樣是神話中的動物,據說只有在太平盛世或聖人誕生時才會看見牠,生性仁慈,足不履蟲虫,腳不踐花草,其圖像被廣泛用於傳統建築的裝飾上,有吉祥之意。
南屯萬和宮
至於虎爿的頂堵作品主題並不顯著,似乎是「周穆王拜謁西王母」,王母身後青臉紅鬚,身著朝服的人物,似乎也是神仙之一。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下方身堵則是鳳凰與牡丹,有別於一般常見的虎堵形式。鳳凰和牡丹各自是鳥類與花卉中的王者,尊貴不凡,是故帶有富貴的象徵。其實鳳凰是兩種鳥類的合稱,雄曰鳳,雌曰凰,這裡出現的正是鳳、凰和鳴,也有陰陽交泰,萬世太平的意涵。
南屯萬和宮
裙堵以青獅戲球為主題,獅子的原產地並不在中國,其信仰是隨著佛教文化傳入後才慢慢深入民間。佛教將獅子視為聖獸,例如佛陀弘法稱為「作獅子吼」,象徵法言如獅吼一般響亮,徹動山林。又獅子也有智慧的象徵,大智文殊師麗菩薩的坐騎便是青獅,因此獅子被視為一種祥瑞的動物。此外獅與「師」同音,古代文官最高階級稱為「三師」,即太師、太傅、太保,因此獅子也有追求最高功名的隱含。
南屯萬和宮
 

※前拜殿※
由龍爿小港門進入廟內,前拜殿中軸線的壽樑上懸掛著一方顯目的金色牌匾,上寫「德媲媧皇」,黑色字體蒼勁有力,與底圖金黃色的「蒼龍教子」圖構成一方看來尊貴無比的匾額。
南屯萬和宮
上款「光緒十二年丙戌冬月穀旦」,光緒十二年為
西元1886年,這一年正是前文簡介中所提,萬和宮重新粉刷的一年。
南屯萬和宮
下款「
兵部武庫司正郎林文欽 欽加同知銜林振芳 暨林姓重脩」,這位林文欽正是清代赫赫有名的霧峰林家成員,名萬安,字允欽,號幼山,父親林奠國,子林獻堂。光緒十年(1884年)八月,法國海軍中將孤拔率戰艦攻打基隆,林文欽與堂姪林朝棟奉臺灣兵備道劉璈之命,各自徵召鄉勇前往基隆支援。亂平後,朝廷論功行賞,分發兵部武庫司候用。另一位林振芳也是清末中臺灣赫赫有名的人士,幼名火生,字喣齋,號蘭圃,為臺中廳拺東上堡社口庄(今臺中市神岡區)人。同治二年(1863)曾率領鄉民協助朝廷平定戴潮春之亂,同治九年(1870),因協助捐輸清廷平定貴州苗變之軍餉得授「中書科中書」職銜,光緒四年(1878),又因捐款得授「同知」官職銜。是故匾上落款為「欽加同知銜」。
南屯萬和宮
萬和宮收藏的這方由中部兩大家族代表共同敬獻的匾額,其所代表的地位重要性自是不言可喻,也難怪要懸掛在廟宇最顯眼處了。
南屯萬和宮
 
在「
德媲媧皇」匾的後方有另一通「福蔭全臺」匾,
南屯萬和宮
上款「
雍正五年吉旦置 日代母彭門羅氏立」,下款「□□南路營管理猫霧捒□□□□□守□□尋常軍工加一級記錄一次彭朝桂」,這方牌匾因年代久遠,下款許多字已模糊難辨,只能勉強判讀出以上數字,然而令人疑問的是,貓霧捒按理應屬北路營管轄,為何這方匾卻寫著「南路營管理貓霧捒」,且立匾人彭朝桂究竟是何背景,在史書上也未見著墨,只能從這方匾上所提供的片段訊息推敲,彭朝桂在雍正五年(1727)時,為了他的母親羅氏而獻上此匾。雖然這塊匾的保存可以做為萬和宮創建年代的依據,不過匾上的資訊過於片段,且尚有可議之處,是故在歷史證明上仍需多所斟酌。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轉過身看正門內側的上方也懸掛著一方木匾「
神恩廣佈」,落款「大清光緒叁年癸丑月巳酉日吉旦」、「署臺灣府彰化縣猫霧捒分防信官繆書齡虔誠立叩」,光緒三年為西元1877年,而這位繆姓官員為官期間究竟有何作為無從查知,只透過這方古匾為自己留下百年歷史。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萬和宮內所收藏的古匾甚多,獻匾者不乏當地官員,可見該廟在當地擁有崇高的地位。

龍爿壽樑繪有「于吉戲孫權」,虎爿則是「左慈戲曹」。于吉,傳說是東漢年間的道士,著有《太平清領書》,往來於吳越一帶,施展道術為百姓治病。根據《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斬于吉 碧眼兒坐領江東」的情節,漢獻帝建安年間,孫策陸續收服江東一帶而成為一方霸主。有一回在宴請將領時,大家知道于吉經過,於是紛紛起身前往參拜,孫策心生不滿而下令擒拿于吉。後經張昭等人討保,孫策令其求雨以證明自己確有法力,不料求雨成功後竟然還是被毀諾的孫策持劍所殺,不過屍體卻在當晚莫名失蹤了。自此之後,于吉的身影就不時出現在孫策面前,孫策持劍欲殺卻每每落空,最後被搞得精神耗弱,就這樣結束了二十六歲的年輕壽命。依照上述故事,于吉所戲弄的應該是孫權的兄長孫策,而不是畫中標題上所寫的孫權。圖中可見一身到人裝扮的于吉在煙中化出,盛怒的孫策拔劍相向卻總是落空,詢問旁人可見于吉身影,旁人皆謂未見,最後竟因此而亡,體現了善惡終有報的定律。
南屯萬和宮
另一則「左慈戲曹」的故事則是出自《三國演義》第六十八回「甘寧百騎劫魏營 左慈擲盃戲曹操」,這則故事我們在前文介紹三川殿束木時曾提及,這裡就繼續以演義中的情節描述做介紹。左慈,字元放,東漢末年方士,擅長道術。三國故事裡提到他曾至鄴郡奉勸甫受封為魏王的曹操放棄權勢,將位子讓給劉備,與自己一同入山修行。此言惹惱了曹操,喝斥手下拿下左慈。但是不論獄卒如何嚴刑拷打,枷鎖如何栓鏈,左慈總能平安無事,呼呼大睡,面對這樣的異人曹操只得束手無策,釋放了左慈。有一回曹操在王宮內宴請大臣,左慈卻不請自來,時值寒冬,曹操故意刁難要左慈獻上牡丹花、松江鱸魚,沒想到左慈竟然從臉盆裡釣出鱸魚,令在場眾人驚訝不已。萬和宮虎爿過水壽樑上的彩繪,畫中的情節便是左慈釣鱸魚的畫面。以上兩則故事都是仙人以神通逗弄掌權者的故事,除了讚嘆求仙者道術之精湛,也是在暗諷權力再大,還是不如修道來得自在快活。
南屯萬和宮
 
棟架上除了上述平面這幾幅彩繪外,兩側的大通上也有許多精采的故事值得玩味,例如「淵明高致」,訴說著陶淵明喜愛菊花,效法其
不屑攀炎附勢,如世外隱士一般的高雅。
南屯萬和宮
「文會圖」是傳統人物畫像當中常見的題材,講述文人們聚集在一起交流學識的雅會。步口通樑上也有小幅彩繪,龍爿為「聞蟬」,虎爿則為「聽秋」。
南屯萬和宮
清代文學家張潮在其所著之《幽夢影》中言:「
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山中聽松風聲,水際聽欸乃聲,方不虛此生耳。」,夏日聞蟬鳴,秋日聽蟲聲,實乃人間快活樂事。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天井※
南屯萬和宮
 
穿過前拜殿到達天井處,回頭可欣賞三川殿屋簷另一頭落水的裝飾。
南屯萬和宮
正脊脊堵的「三王圖」剪黏甚為精緻,以麒麟、鳳凰、牡丹這三種獸類、鳥類、花類之中的王者還象徵富貴吉祥的意涵。
南屯萬和宮
脊堵兩側的博古圖饒富趣味,案上置花瓶代表平安,拂塵代表仙氣,明鏡可以正衣冠,畫軸代表高雅,毛筆代表文采,靈芝有長壽之意,案下書卷則表功名。
南屯萬和宮
另一頭盂裡有蔥、蓮藕、菱角、荔枝,取其諧音「聰明伶俐」,放在五經上頭則有通曉五經之意。
南屯萬和宮
規帶前方的牌頭交趾陶俑同樣精緻細膩,右邊主題「桃園三結義」,是膾炙人口的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義結金蘭的故事,也是傳唱千古的「義氣」代表。
南屯萬和宮
左邊為「蘇武牧羊」,蘇武奉命出使西域,卻被匈奴單于扣留在北海負責放牧一批公羊,約定只要羊群的數目增加即可獲釋回漢,就這樣過了十九年才回到西漢。蘇武不屈不從,堅守志節的行為被世人認為乃「節操」的代表。
南屯萬和宮
這兩則代表著「節」與「義」的故事,立在簷上醒目之處,提醒著進廟參拜的信徒們當見賢思齊,效法他們的高尚德行。


天井兩側的過水廊壁上也做了些裝飾,水車堵有陶像,演繹著「武財神趙公明」以及「關公保二嫂」的故事,這兩則故事的大概我們已經在前文當中提及便不再贅述。在武財神這幅作品當中,人物表情祥和,就連趙公明身旁的老虎看起來也是那樣的可愛可親。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水車堵下方各有堆塑作品,上頭題詩「
羽客笙歌此地違,離筵數處白雲飛」以及「蓬萊闕下長相憶,桐柏山頭去不歸」。這是引自唐代宋之問的〈送司馬道士遊天台〉,作者在送別司馬道士的筵席上,作詩感嘆有人的離去,彷若道士即將登仙而不可復見。羽客、蓬萊等都是充滿道家色彩的詞彙,萬和宮在過水廊道的壁上題上這首律詩頗有藉詩點景之意。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此外還各有一副對聯:「
水德同天慈航共濟,母儀稱后俎豆重光」與「仁非婦人其仁如天,德惟我后盛德在水」,同樣是在讚頌海神媽祖的恩德。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在登上正殿前以先站在天井抬頭欣賞正殿簷上裝飾,脊背中央是螭虎團壺,造型看起來頗像個「囍」字,形式相當獨特。
南屯萬和宮
正脊脊堵為「汾陽府大拜壽」交趾作品,敘述汾陽王郭子儀福祿壽考俱全的人生圓滿。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規帶牌頭為龍爿為東方朔,虎爿為麻姑,這一組搭配也是常見的賀壽組合。東方朔為漢武帝時期人士,擅以幽默逗趣的言談吸引武帝目光,曾誇言自己拜謁過西王母,參加過神仙宴會,種種玄異離奇的故事,讓東方朔充滿著仙人色彩,也正因這些傳說,讓世人也相信其為壽仙之一。
南屯萬和宮
麻姑是神話當中的人物,在東晉葛洪的《神仙傳》〈卷三‧王遠〉的記載當中,麻姑曾前往會面王遠,言談中提到自己曾見過東海三次變桑田,也就是這樣的傳說讓民間相信麻姑是女壽仙的代表。
南屯萬和宮
次簷的規帶牌頭則有文官持物的交趾作品,一者持銅鏡,一者持花瓶。鏡有圓滿之意,又鏡能照人,協助觀照己身之失,如唐太宗李世民之名言:「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南屯萬和宮
瓶諧音「平」,有平安的含意,代表替信徒帶來平安。
南屯萬和宮
 
視線回到簷下,蓮花吊筒上方豎材雕著力士扛金瓜,有人稱之為「劉全進瓜」。
南屯萬和宮
劉全進瓜為民間戲曲的戲齣之一,講述劉全因隙咒罵妻子李翠蓮,不料翠蓮卻不堪羞辱上吊自殺,劉全心生愧對,恰逢唐太宗廣召天下送瓜至閻羅殿
(以報閻王查明李世民被涇河龍王誣告之冤屈),於是劉全自願自盡為李世民送瓜。至地府拜見閻王後,劉全向閻王講述自己自願前來進瓜的另一項原因,就是想親自向妻子道歉,經過一番過程,兩夫妻終於重修舊好,閻王念二人一片真情,且命不該終,於是答應讓劉全還魂,而李翠蓮因屍身腐爛,只得藉李世民之妹李玉英的軀體重返人間。在夫妻二人雙雙復活後,向李世民轉述這番遭遇,在唐太宗的照顧與賞賜下,整段波折至此終於圓滿落幕。這一對力士若不將之附會成劉全,視其為憨番扛廟角亦無不可,力士肩上扛起的斗栱為金瓜樣式,金瓜多子,自古便為世人所認定的吉祥食物,是故安放於此處亦有向神靈祈求多子多孫的寓意。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正殿※
登上台階隨即進入正殿場域的拜殿,抬頭仰望壽樑下懸掛著一方「德被蒼生」匾,上款「光緒丙戌年仲冬」,下款「弟子簡姓仝吉旦」。光緒十二年(1886)歲次丙戌,這方匾額和前拜殿的「德媲媧皇」匾同樣為光緒十二年,萬和宮進行重新粉刷時所立,敬獻人為當地大姓─簡姓弟子,格外具有歷史與人文價值。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後頭另一方「
慈惠澤民」匾則未載明年代,僅落款「壬申仲夏穀旦」、「弟子陳犁敬謝」,民國二十一年(1932)歲次壬申,這方匾額的年代雖不若前幾方匾額來得早,但卻是見證萬和宮數百年來一直都是居民信仰中心的事實。
南屯萬和宮
兩側通木上各有一尊力士扛樑俗稱「憨番扛大杉」,迥異於漢人臉孔的力士被認為擁有強大的力氣,是故可以一肩扛起整座正殿的屋簷,其實這是反映出漢人「我族思想」的觀念,以現代角度觀之或許過度矮化他人,但卻也是見證社會演變的過程,單純以藝術的角度觀之亦無不可。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下方步通有彩繪作品,一者為「茂叔觀蓮」,一者則「東坡玩硯」,是文人雅士「四愛」的故事。周敦頤,字茂叔,號濂溪,北宋宋明理學創始人。平生鍾愛蓮花之高雅,著有〈愛蓮說〉一文流傳千年,文中提到「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成了後世讚賞蓮花之美時一定會想起的字句。
南屯萬和宮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一代文豪。其通曉詩、詞、賦、散文,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史上罕見的文學、藝術全才之人。硯為文房四寶之一,書、畫皆須用硯,蘇軾既是全才之人,與硯之關係當然非同一般。
南屯萬和宮
員光亦有饒富意涵的透雕作品,龍爿為「松鼠咬葡萄」,虎爿是「松鼠咬金瓜」。松鼠是繁殖力很強的一種動物,每年能產三胎,一胎能產四至六隻。而葡萄、金瓜因此多種籽,是故也被世人認為是「多子多孫」的吉祥代表。這兩幅作品傳達的都是同一個期望,在古代農業社會人丁就是財富的觀念,多子多孫當然是最希望神明保佑的項目了。

南屯萬和宮

再往前進入正殿觀賞樑上裝飾,兩側斗座束木分別雕刻著琴座、棋盤、書軸、畫卷,合起來正是四藝─琴棋書畫,在古代以文為重的觀念下,擁有這四項技能自然代表的是上流階層的高雅人士,安於正殿上方也是在祈求媽祖保佑地方士子都能四藝齊備,揚名顯爵。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正殿內,尺寸不一的媽祖金身佔滿神桌,反倒是讓原本該最為顯眼的鎮殿媽祖像被遮蔽了一大半。
南屯萬和宮
被香煙燻得黝黑的神龕裡,頭戴金冠,身著黃袍的鎮殿媽祖雙眼微啟
,嘴唇微揚,慈祥的面容俯瞰著,照護著祂的子民。
南屯萬和宮
神龕中所奉祀的眾多媽祖神像中,有一尊是萬和宮信徒尊稱為「老二媽」的金身,傳說在嘉慶八年
(1803),萬和宮在增塑第二尊媽祖神像,一位住在西屯大魚池的女子廖品娘,其魂魄便依附在媽祖神像中,這則傳說為萬和宮信徒所深信,因此才有了每三年一次,奉請廖二媽回西屯大魚池烈美堂省親的習俗。傳說有些不可思議,不過卻有著濃濃的飲水思源
的良俗觀念。
南屯萬和宮
龕外兩大將軍─千里眼、順風耳分立兩側,色彩鮮艷,是近期重新粉面的狀況。兩位將軍體型壯碩,面容威武,是屬於金剛護法的造型,已脫去妖怪猙獰的形象。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前方神桌上還有另外兩尊將軍金身,看起來頗具歷史,眼睛炯炯有神,威武之姿絲毫不遜鎮殿將軍塑像。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臺中南屯萬和宮

臺中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南屯萬和宮

※後殿※
從正殿兩側的過水門可通達後殿,萬和宮的後殿和臺灣大部分的媽祖廟相同,都是奉祀著觀世音菩薩。慈祥和藹的菩薩像端坐在神龕中,讓人望之心情平和。
南屯萬和宮
神龕上懸掛一方古匾「
心本不二」,告誡著世人佛法惟心,心禪不二,法門也不二。此匾落款「光緒丙戌仲冬穀旦」、「沐恩張姓弟子重修」,和前述兩匾的年代相同,只是這方匾額標註為「重修」,原匾的年代可能更早。神龕花罩橫楣上以金色為漆,墨色為底的菩薩說法圖,一旁題有「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則現而為說法」,此言出自《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經文中記載,佛陀向無盡意菩薩講述觀世音菩薩的大福德,其中之一是依欲度對象幻化成相應的身分,以對方聽得懂,能理解的方式使其超脫,其中就提到「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由此可見觀世音菩薩以世人之得度為願的大慈悲。
南屯萬和宮
 
在菩薩神龕的右側,奉祀著萬和宮歷代功德主,其中就有「
鎮守浙江定海等處地方總兵官功加左都督仍帶餘功二次張諱國祿位」,這位便是前文所探討的,開拓犁頭店的張國將軍,祿位上所寫的頭銜正是連橫所記的定海總兵官」,這是張國在世時最後也是最高的官銜,百年來受萬和宮信徒所奉祀,想必這也是張總兵官這一生當中所得到的最高福分了。
南屯萬和宮
另一面牌位上寫「
欽加同知銜候補分州左堂 賴清標之祿位」,這位賴清標先生與萬和宮的關聯為何,在相關的資料上似乎不見論述,祿位上的線索亦是不足,僅能判斷「候補分州左堂」為賴清標的職銜,至於生平有何作為則有待有識之士補充了。
南屯萬和宮

後殿的兩側廂房還奉祀著關聖帝君、神農大帝等神祇,神龕古樸,龕上也各自懸掛著一方古匾,在關帝廳的也是光緒十二年重修的古匾「乃神乃聖」,傳達出信徒對關聖帝君的高度尊崇。五穀王廳則是「樹勳奏績」,意指表彰神聖護佑眾生的功績。
南屯萬和宮

臺中南屯萬和宮

臺中南屯萬和宮
 
※結語※
犁頭店萬和宮堪稱是臺中地區建立最早的媽祖廟,雖歷經百年更迭,然香火、規模均有增無減,足見媽祖信仰在當地之深刻。難能可貴的是,這座百年廟宇能在歷代有識之士的努力下,至今仍保有廟宇的古樸與莊嚴,不啻為老廟新立的典範。蓋一座新廟往往比保留一座老廟來得容易,然而老廟所承載的歷史記憶與價值,絕對不是新廟所能比擬的。如果您的家鄉也有一座老廟,不妨多去走走,細細品味廟裡的文物與裝飾,那麼就會發現這樣一座代表地方的建築,絕對值得我們花更多力氣去保存。
臺中南屯萬和宮

臺中南屯萬和宮

臺中南屯萬和宮

臺中南屯萬和宮


【攝記】南屯萬和2014.11.26
【攝記】南屯萬和2012.07.14


arrow
arrow

    阿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