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苑普天宮

時間:
2013
316

地點:彰化芳苑普天宮(彰化縣芳苑鄉芳漢路二段161巷100號)

交通方式:可於鹿港北區遊客中心搭乘臺灣好行專車─鹿港大城線,途經白馬寺普天宮,本班次只限假日運行,約為一個鐘頭一班 

【芳苑普天宮簡介】引自芳苑普天宮全球資訊網網站
芳苑普天宮之奠基至今已經有三百餘年了,這是橫跨三個世紀的媽祖故事,芳苑是先有「港」,往返兩岸經商造成市集,而後才有「庄」,在清康熙三十六年,西元一六九七年「芳苑」名稱為「番仔挖」,當時的地理是依山傍水,丘陵地綿延百里,景緻是綠蔭蒼翠,映照萬頃碧波,時見霞光祥雲,正是福地洞天,當時福建水汛台灣分防右哨千總陳成功,奉聖母金身護航來台,為感念聖恩,首議建廟,乃集資於海邊建廟,奉祀湄洲祖廟天上聖母金尊,然而因海邊時而潮汐暴漲,沖坍路地,僅存聖母金尊及木牌一座,於咸豐九年遷廟至芳苑街上,是時,媽祖廟聚天光而集人煙,聖母神威顯赫,聖恩廣被,地方商漁農民均沾德澤,媽祖顯聖地方,教化蒼生,芳苑因而地靈人傑。

【阿中隨筆】
就在年初的時候,網友「皓皓」在部落格裡留言,建議阿中到普天宮看看,當下我就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了,一直到過完年的二月初,這個計畫中的旅程總算成行。只是芳苑的大眾交通真的很不方便,本來打算在田中火車站轉員林客運往二林,然後再轉往芳苑的車,不過估算了一下,班次少而且時間又不好拿捏。後來發現鹿港有臺灣好行往芳苑以及王功,於是乎選擇了對我來說比較迂迴的路線:搭火車到彰化,再轉彰化客運到鹿港,最後才在鹿港轉搭臺灣好行鹿港大城線。這一條路線雖然是觀光路線,但班次也不密集,一個小時一班,而且只有假日行駛。搭上車後,沿路竟然只有阿中一個乘客,不管是去程或回程皆然,心忖這樣的路線究竟還能撐多久?以後還想來會不會就沒車可搭了就在一片靜默,只有廣播電台伴隨著隆隆車聲中,約半個鐘頭,我就抵達了目的地:白馬峰普天宮。


一下車,遠方所見是一座雄偉的廟宇建築,佔地之廣實屬國內罕見,順著前方走去,兩旁旗幟透露著眼前即是普天宮。就快到廟宇之前,路旁的石雕像會先吸引旅客的目光,那是一尊尊以二十四孝故事為題材的雕像,傳達出寺廟教忠教孝,讓信徒見賢思齊的安定社會之功能。再往前還有一座白馬昂嘯山峰的石雕像,呼應了此「白馬峰」之名,傳說普天宮古廟的後方有一片沙丘,曾有白色神馬出現,是故稱其為「白馬峰」。

根據普天宮的沿革,
福建水汛台灣分防右哨千總陳成功是創廟的關鍵人物,查《臺灣府志》當中的〈武備志〉,在「南路營千總」當中確實錄有陳成功之名,內容記載:「陳成功,福建福州府福清縣人,行伍.康熙三十一年任」,是故可確認其人真實存在。不過令人納悶的是,如果陳將軍於康熙三十六年(西元1697)倡建「普天宮」,為何直至咸豐九年(西元1859)才將廟由海邊遷至番仔挖街?這160年的慢慢歲月裡,就任由廟宇潮汐沖刷?

芳苑在清代稱作「番仔挖」或「番挖」,查道光十六年成書的《彰化縣志》當中記有「番仔挖街:屬深耕保,距邑治五十里.」。又光緒十七年,唐贊袞所撰的《臺陽見聞錄》當中〈臺陽見聞錄卷下‧山水‧海口〉當中錄有:「彰化縣番仔挖,在縣西南五十里。……昔時,鹿港口門最大;嘉慶中,鹿港口門淤廢,商船由王功港出入。道光以來,王功港口又淤,商船皆從番仔挖出入。番仔挖口闊水深,外有沙汕一道,迤自南而北,商船自此由港內經王功港而至鹿港;故以番仔挖為鹿港外口。」由此可見,番仔挖蓬勃發展的年代當屬道光年間,居民將原建在海邊的媽祖廟改遷至日益發達的街上也屬合理。只是在這漫長的一百多年當中,舊廟所留下的古物竟佚失到只剩下金尊與木牌,不禁令人唏噓不已。民國八十年底,普天宮再次遷往海邊,如今巍峨的宮貌已嗅不到古廟的感覺,嶄新的廟堂雖然氣派,然而卻讓阿中不禁有些惻然,或許輝煌的建築是一般信徒甚至是普天宮聖母欣然的選擇,不過阿中卻還是比較喜歡老建築的氛圍。據說廟裡留有一通咸豐年間的「海國安瀾」,不過不知阿中探訪那天不知是太過專注於廟內的雕樑畫棟,或是不夠細心,竟然完全沒發現,只能徒嘆可惜了。

如今的普天宮廟堂巍峨,為一四層樓建築體,一樓是餐廳,二、三樓構成挑高的正殿,四樓則是觀音殿以及正募款興建中的靈霄寶殿,左右兩旁有七層寶塔式鐘鼓樓。廟頂為中國南方式廟宇建築,安有各式各樣的陶俑,裝飾華麗,氣宇非凡。其中有一組龍王陶俑和阿中之前看過的有些許不同,這一對龍王持笏作稟報樣,座騎則為龍首魚尾的「鰲」,之前阿中所看過的是「龍王乘龍」像,普天宮這樣的安排似乎比較合理。鐘鼓樓各層屋簷燕尾各有不同的仙人、神獸,層層而上,更顯塔樓之壯麗。塔頂則矗立著千里眼、順風耳兩位媽祖駕前將軍,望著前方一片汪洋,十足帶出了媽祖護佑海上漁民的神能。不過可能因為靠海,海風強勁,因此普天宮才落成十多年,許多陶像都已經破損毀壞。

登上臺階,正面為五開間格局,突顯出主祀帝后級的神明。五川門主要的裝飾是石雕作品,除了一般常見的翻天覆地龍柱以外,普天宮的左右雙堵和別的廟宇不同,是龍堵與鳳堵。屋身立面正門處同樣也以石刻為主,各扇門的身堵都是以媽祖傳說故事為創作題材,例如正門的龍邊為「窺井得符」;和媽祖一同在井邊洗衣服的少女,看見井裡浮出一名手捧銅符的仙人無不嚇得花容失色,只有林默拱手作揖,拜受銅符。虎邊則為「玄通道人傳授仙術」,玄通道人算是林默的啟蒙老師,十三歲開始學道,三年後學成,自此成了救助世人的靈女。只是這裡的石雕比例似乎有些不協調,刻意把主角媽祖刻得比其他人物還要大,所以看起來還滿突兀的。而最上方的水車堵則是以陶俑作品為裝飾,有精采的武場戲齣。正中央高懸之牌匾上書「玉旨」二字,與一般我們常見的書寫宮名的牌匾有所不同。正面對聯則為「普濟黎民蹟溯湄洲千家同覆載,天封聖母靈分芳苑萬世共瞻依」。

進入廟內為寬敞的拜殿空間,無置放拜椅,供桌也放在兩旁,阿中抵達時香客並不多,因此廟內看來格外冷清。不過沒多久就碰到一連四團都是從北部來的進香團,有了人群後看來就比較有廟宇的氛圍了。整個拜殿上方都是華麗精緻的木雕藻井,仙人神獸、花卉圖騰,將頭上這一片片空間裝點的熱鬧非凡,精細的雕刻也讓人看出匠師的高超技術。正前方,鎮殿媽與數尊媽祖金身一同坐在華麗的木雕神龕中,旒冕輕掩神容,但掩不住慈悲的眼神以及笑容。鎮殿媽前方頭戴珠帽的為軟身媽祖,據說是前任的鎮殿媽。再前面尺寸比較小,珠帽已被燻黑的一尊則為普天宮的開基媽。媽祖前方則是千順將軍站立護衛,瞠目張口,威武非常。除了主祀媽祖,普天宮的陪祀神有文昌帝君、關聖帝君、神農大帝以及陳府將軍。其中陳府將軍是普天宮特有的神祇,其來歷就是前文當中所提到的陳成功,據說陳千總在生前曾發願希望能永承普天宮的香火,因此就在新廟落成之後,就特別雕刻金身以為信徒膜拜。在正殿的兩旁的牆堵上則是一幅幅以媽祖傳說故事為題材的壁雕,只可惜廟方放置了儀仗法器以及靈霄寶殿捐建芳名錄,因此無法讓人好好欣賞每一幅作品。再看到虎邊廂房有片只有水泥砌成的牆壁,上方有一道顏色較深的水泥,形狀被信徒說是很像觀世音菩薩,並視其為神蹟,設案膜拜。然而這究竟是不是一種神蹟的顯現,可能就留待各位朋友自由心證了。而「浮壁觀音」的右前方廂房內供奉著六十甲子太歲,信徒可依自己的出生年份找到自己的本命太歲。

參拜完一樓的諸位神祇後,可再往三樓參拜觀世音菩薩。因為普天宮地處海邊,四週較為空曠,因此這裡被鳥類視為築巢的好地點。普天宮為了避免這樣的困擾,還特地將觀音殿的五個大門都加上珠簾當作隔絕,不過看起來效果似乎不如預期。進入內殿,正中央為持經觀音像,善才、龍女隨侍在側。左右兩旁壁堵則有眾僧眾聞聽世尊說法,以及眾生朝拜觀音菩薩等主題的交趾裝飾。除此之外,還有兩幅規模比較大的交趾作品,題材為十八羅漢,每位表情各異,煞是生動。另還有一幅立身觀音,右手持柳枝,左手淨瓶撒水,為觀世音菩薩降甘露於人間的常見型態。往後殿走去,這裡是一片尚未完成的空間,是廟方未來打算闢建靈霄寶殿的場域。走出觀音殿可以遠眺芳苑濕地的景色,這片臺灣最大的濕地,曾一度因國光石化的計畫興建而面臨覆滅,也就是新聞一度炒得沸沸揚揚的「白海豚會轉彎」的地點。所幸最後在民意的高度關注下,政府放棄了國光石化的興建案,終是保存了這一片淨土。

整座芳苑普天宮相當宏偉壯觀,而且阿中參訪的當天碰到了好幾團進香團,可以想見普天宮名氣之高。就在阿中準備離開,前往公車站牌等待臺灣好行巴士的時候遇到了一位老婆婆,老婆婆好奇的看著我,忍不住開口問我在那裡做什麼?想必他老人家一定沒碰過竟然有人是搭公車來到普天宮的吧?!我表明來意後,老人家就開心的跟我分享如今普天宮牌樓下的那片土地是她捐贈的,我看了看也讚嘆的說:「阿嬤真是功德無量,如果沒您捐地,普天宮就沒得進出了。」老人家聽得還頗樂的,不過我也是說出真心話啊!信仰就是這麼有趣的事情,我和阿嬤完全不認識,以後可能也不會再遇到,但就因為媽祖,我們有了這麼一個短暫的邂逅,結了一個善緣。衷心祝福阿嬤能在媽祖的庇佑下平安健康,而我也將繼續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去體驗另一場真切的感動。

芳苑普天宮
路旁的石雕像會先吸引旅客的目光,那是一尊尊以二十四孝故事為題材的雕像,傳達出寺廟教忠教孝,讓信徒見賢思齊的安定社會之功能。

芳苑普天宮
一座白馬昂嘯山峰的石雕像,呼應了此「白馬峰」之名,傳說普天宮古廟的後方有一片沙丘,曾有白色神馬出現,是故稱其為「白馬峰」。

芳苑普天宮
如今的普天宮廟堂巍峨,為一四層樓建築體,一樓是餐廳,二、三樓構成挑高的正殿,四樓則是觀音殿以及正募款興建中的靈霄寶殿,左右兩旁有七層寶塔式鐘鼓樓。

芳苑普天宮
廟頂為中國南方式廟宇建築,安有各式各樣的陶俑,裝飾華麗,氣宇非凡。

芳苑普天宮
其中有一組龍王陶俑和阿中之前看過的有些許不同,這一對龍王持笏作稟報樣,座騎則為龍首魚尾的「鰲」,之前阿中所看過的是「龍王乘龍」像,普天宮這樣的安排似乎比較合理。

芳苑普天宮
塔頂則矗立著千里眼、順風耳兩位媽祖駕前將軍,望著前方一片汪洋,十足帶出了媽祖護佑海上漁民的神能。

芳苑普天宮
不過可能因為靠海,海風強勁,因此普天宮才落成十多年,許多陶像都已經破損毀壞。

芳苑普天宮
正門的龍邊為「窺井得符」;和媽祖一同在井邊洗衣服的少女,看見井裡浮出一名手捧銅符的仙人無不嚇得花容失色,只有林默拱手作揖,拜受銅符。只是這裡的石雕比例似乎有些不協調,刻意把主角媽祖刻得比其他人物還要大,所以看起來還滿突兀的。

芳苑普天宮
上方的水車堵則是以陶俑作品為裝飾,有精采的武場戲齣。

芳苑普天宮
正中央高懸之牌匾上書「玉旨」二字,與一般我們常見的書寫宮名的牌匾有所不同。正面對聯則為「普濟黎民蹟溯湄洲千家同覆載,天封聖母靈分芳苑萬世共瞻依」。

芳苑普天宮
進入廟內為寬敞的拜殿空間,無置放拜椅,供桌也放在兩旁,阿中抵達時香客並不多,因此廟內看來格外冷清。

芳苑普天宮
整個拜殿上方都是華麗精緻的木雕藻井,仙人神獸、花卉圖騰,將頭上這一片片空間裝點的熱鬧非凡,精細的雕刻也讓人看出匠師的高超技術。

芳苑普天宮
鎮殿媽與數尊媽祖金身一同坐在華麗的木雕神龕中,旒冕輕掩神容,但掩不住慈悲的眼神以及笑容。

芳苑普天宮
鎮殿媽前方頭戴珠帽的為軟身媽祖,據說是前任的鎮殿媽。

芳苑普天宮
尺寸比較小,珠帽已被燻黑的一尊則為普天宮的開基媽。

芳苑普天宮
媽祖前方則是千順將軍站立護衛,瞠目張口,威武非常。

芳苑普天宮
陳府將軍是普天宮特有的神祇,其來歷就是前文當中所提到的陳成功,據說陳千總在生前曾發願希望能永承普天宮的香火,因此就在新廟落成之後,就特別雕刻金身以為信徒膜拜。

芳苑普天宮
在正殿的兩旁的牆堵上則是一幅幅以媽祖傳說故事為題材的壁雕,只可惜廟方放置了儀仗法器以及靈霄寶殿捐建芳名錄,因此無法讓人好好欣賞每一幅作品。

芳苑普天宮
虎邊廂房有片只有水泥砌成的牆壁,上方有一道顏色較深的水泥,形狀被信徒說是很像觀世音菩薩,並視其為神蹟,設案膜拜。然而這究竟是不是一種神蹟的顯現,可能就留待各位朋友自由心證了。

芳苑普天宮
普天宮也訂製這款神衣香火袋了。

芳苑普天宮 
左右兩旁壁堵則有眾僧眾聞聽世尊說法,以及眾生朝拜觀音菩薩等主題的交趾裝飾。

芳苑普天宮
一幅立身觀音,右手持柳枝,左手淨瓶撒水,為觀世音菩薩降甘露於人間的常見型態。

芳苑普天宮
老人家開心的跟我分享如今普天宮牌樓下的那片土地是她捐贈的,我看了看也讚嘆的說:「阿嬤真是功德無量,如果沒您捐地,普天宮就沒得進出了。」老人家聽得還頗樂的,不過我也是說出真心話啊!

芳苑普天宮
去年白沙屯媽也有造訪普天宮

【攝‧記】芳苑普天宮

arrow
arrow

    阿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