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慈聖宮

時間:
2013
510

地點:臺北大稻埕慈聖宮(臺北市大同區保安街49巷17號)

交通方式:搭乘臺北捷運蘆洲線至大橋頭站,沿重慶北路二段直行遇涼州街右轉,再遇保安街49向左轉即可抵達,步行約莫十分鐘。 

【大稻埕慈聖宮簡介】引自大同區公所維基百科網站
大稻埕位於今忠孝西路以北、捷運淡水線以西、民權西路以南、淡水河以東的區域。此帶均為平埔族之居住地,其社名曰「奇武族」或「奎母族」,後又改稱「奎府聚」。康熙36年之前,尚未見有漢人之足跡。咸豐初年,大稻埕尚屬一片寒村,人煙稀少,居民從事於水田稻作外,以布匹酒肉與平埔族人交易鹿皮而已,尚未見有店舖之開設。據傳當時墾殖之農民,曾公設一曝稻之大埕〈埕者,場也〉,供收穫時期曬榖之用,而農隙時則作為農產物之交易場所。同治10年〈西元1871年〉陳培桂修淡水廳志卷首所載淡水廳全圖分圖一內,與圓山仔、大隆同相提並論者有大稻埕之名,及同志卷五學校志義塾項下有:「艋舺二,大稻埕一,以上係同治六年同知嚴金清設」等字樣,此亦有大稻埕之名,是為「大稻埕」三字出現於文獻最早之例。大稻埕之建街,始於咸豐元年〈西元1851年〉,時有林藍田者,自基隆移居大稻埕中街〈今迪化街一段〉,建築店舖三幢,從事與華北、廈門、香港各地貿易。其店號曰「林益順」,是為大稻埕店舖之濫觴。

咸豐3年〈西元1853年〉8月,艋舺地區因發生「頂下郊拼」聚集於八甲街之泉籍同安人,與漳人聯合向居住艋舺之泉籍惠安、南安、晉江、安溪四縣人,發動攻擊,結果慘敗。於是大批漳人和同安人逃離八甲〈今昆明街、柳州街間〉,舉族遷居大稻埕地方。並於同年十月間由林佑藻領導創建新市街,此時取原大稻埕為街名。咸豐年間,大稻埕有北郊、泉郊、廈郊等貿易同業團體,稱「三郊」,由林佑藻任三郊總長,主持對福州、漳州、廈門、寧波、上海、乍浦、天津、廣東各地之貿易業務。當時巨商雲集於此,舟車盛況已凌駕艋舺之上。

大稻埕慈聖宮俗稱大稻埕媽祖宮與法主真君廟、霞海城隍廟共稱大稻埕三大廟宇,本為大稻埕地區之福建省同安縣移民所信仰的媽祖廟,是為該地區同安移民的信仰中心。清嘉慶年間,由泉州府同安縣人奉迎來臺,最初祀於臺北艋舺,「頂下郊拚」事件後,同安人遷徙到大稻埕。媽祖神像亦隨同安人遷徙到大稻埕,同治五年(西元1866),重建於今西寧南路(與民生西路並無交界,應為西寧北路?)和民生西路交界處,廟前正是貿易對渡碼頭。西元1910年,日本官府實施市區改正,拆除廟宇,當地同安人士乃集資遷移至延平北路現址,並利用原始的樑柱與石材重建廟寺,1914年重建完成代原貌留存至今的慈聖宮平面格局屬於中國傳統廟宇建築,前後各六進兩殿,兩旁有廂房。

【阿中隨筆】
臺灣是個移民的社會,來自不同地方的人聚集在此開墾,為了爭奪資源,久而久之就會產生矛盾與齟齬,甚者發生械鬥,這是歷史上斑斑的教訓,而大稻埕慈聖宮就見證了這樣的血淚。
清咸豐三年
(西元1853),艋舺地區的頂郊也就是以泉州晉江、惠安、南安三縣移民為主的「三邑」,與以同安人為主的下郊(廈郊),為了艋舺碼頭的支配權而爆發衝突,發生了改變艋舺歷史的頂下郊拚」。後來同安人敗退,帶著霞海城隍的香火順著淡水河下游往北遷移至大稻埕一帶,並在此重建了城隍廟,同時也在渡船頭處建立了媽祖廟,是為慈聖宮。

如今慈聖宮的所在地是日據時期遷建後的地點,離原址淡水河畔、大稻埕碼頭已有一段距離,不過廟裡的部分石材是沿用舊廟,還是可以讓人憑弔古意。三川殿的屋頂為閩南式廟宇裝飾,以剪黏與陶像為主題。正脊脊背有雙龍護三仙,次脊背則是雙鳳回望。西施脊的部分安有八仙與南極仙翁,這些與其他廟宇並無不同,只是慈聖宮的垂脊較為細小,因此牌頭戲齣也較不熱鬧。兩側墀頭則是獅子抱球的交趾陶像,下方的水車堵同樣也是陶像裝飾。正門上的對聯寫著:「第一門開觀音山拱秀,數千艇聚奎府水流輝」正是點出昔日廟前的光景;原本的大稻埕慈聖宮,座東朝西,淡水河由南向北流過,站在門口望向河岸,八里的觀音山就橫亙在右前方,而此地古稱「奎府聚」,而「奎」是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一星,主文章,是故又可引申為功名利祿皆聚此,這幅寫景又寫意的對聯的確是下得妙啊!抬頭一望,壽樑與橫樑之間還有單手撐起的力士,是謂「憨番扛大柱」,同樣也是常見的廟宇裝飾題材。除了門聯外,正門龍邊腰堵的題材也吸引阿中駐足良久,這是一幅以兩軍交戰為題材的作品,主人翁的背後有座「湄洲城」,城樓上還豎著一支以「林」為旗號的戰旗,城外有人對峙,雕刻手法不算精細,不過這題材卻有些令人無言以對,一來,湄洲是座海島,沒有興建過城牆的記載,何來城門?二來,媽祖的身分也不是軍人,怎麼會有「戰旗」,我想這應該是昔日匠師們的「自由創作」吧?慈聖宮三川門讓人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在於原本就已經不大的空間,又被人安上鐵柵欄,使得要進廟參拜的民眾,只能從正門進出,這不僅破壞了傳統的規矩,也大大損壞了廟宇的美觀啊!

進入廟內,前拜殿正上方懸掛著一通大正九年(西元1920),由稻江樂平社員一同敬獻的「恵澤覃敷」匾,「恵」是惠的異體字,「覃」為廣布的意思,因此用此匾讚頌媽祖恩澤廣布天下,無所不包。而回望門神彩繪,這裡的畫風或許沒有府城名家的靈動,但也有樸素可愛的一面,龍邊是一組手持劍、印的宦官,而虎邊則一對宮娥,這樣的搭配正是主祀女神的規格。面朝正殿的兩枝金柱上,安有兩隻可愛的倒拋獅子,再往前的天井空間,和其他北部的廟宇一樣,這部分也被挪作擺設供品的地方。兩側迴廊上方的木雕尚未上色,而水車堵的交趾陶像看來也是新的,感覺慈聖宮似乎正在進行整修,因此許多裝飾尚未完成。

登上正殿後,光緒十年的「仁風溥被」匾高掛正中央,只是廟裡光線昏暗,再加上長年煙火薰染,讓古匾看來顯得蒙塵不少,著實可惜。而正殿同樣也被柵欄圍起,把信徒和媽祖隔得老遠,只有特定的人才能進殿去,這也是阿中一直不喜歡北部廟宇的原因。這裡的媽祖裝扮有個特色,就是把冠壓得低低的,讓旒冕蓋祝媽祖的面容。阿中是能理解這麼做或許是為了增加金身的神聖性,不過個人覺得感覺好疏離啊!靠著相機,總算能進一步瞻仰到大稻埕媽的面容,鎮殿媽斂目微笑,慈悲的看著信徒,如此莊嚴的聖像竟無法讓一般民眾瞻仰,真的很可惜。正殿神龕上則是一通「海國陽春」匾,靠著相機拉近距離只能看到「同治壬申年桐月穀旦」,同治壬申年也就是同治十一年,西元1872年,慈聖宮落成後的第六年,至於是何人所獻就看不清楚了。再看駕前兩將軍金身,因為被玻璃隔著,所以不僅難以窺探,也難以拍照。正殿兩旁有數尊神將,除了千順將軍,這裡竟然還有范謝將軍,這在以媽祖為主祀神的廟堂上出現,似乎有些不符。

慈聖宮是一座兩進式的建築,除了三川殿和正殿外就沒有後殿了,不過有左右廂房,供俸諸佛眾神,龍邊廂房有福德正神、關聖帝君、文昌帝君…等,虎邊則有觀世音菩薩,三寶佛祖以及註生娘娘。在三寶佛祖殿有一對「哼哈將軍」,神像表情生動,肌肉線條展現出力與美,讓人佩服匠師的技藝。而註生娘娘殿還配有十二婆姐,相傳婆姐原有三十六位,是跟隨臨水夫人陳靖姑的三十六位宮女,據說是因為臨水夫人曾經幫助閩王的王后順利生產而獲賜的宮女,後來也跟隨陳靖姑擔負起救助生產的任務,之後化繁為簡,由三十六位演變成十二位,每位婆姐各有其職,金身以養育每個階段的幼兒為造型,民間的傳統藝陣則有婆姐陣,是由男性反串,模樣令人發噱,是受到民眾歡迎的傳統藝陣之一。

這次走訪大稻埕慈聖宮,算起來是第二次了,不過上一次來時是晚上九點多,當時廟門已關。這次趁著北上出差的機會再度走訪,總算緣分成熟得以拜見大稻埕媽。雖然慈聖宮號稱大稻埕三大古廟之一,但令人意外的,是臺北人似乎不太知道有這麼一座廟,甚至是網路上的介紹也頗為少見。阿中這次去比較可惜的一點是廟宇屋簷上方的裝飾都因為光線不足而無法拍攝,而殿內也因為光線昏暗而使得這次的照片有些差強人意。此外,阿中看過現場後心裡也是有些惋惜,因為廟前被整排的攤販隔開,只留正中央的通道,這不僅破壞了廟堂的美觀,也讓廟宇該有的寧靜失分不少。如今的慈聖宮似是尚未整修完畢,期待完成的那天也能帶來嶄新的氣象,重拾廟堂的莊嚴與隆重。

大稻埕慈聖宮
三川殿的屋頂為閩南式廟宇裝飾,以剪黏與陶像為主題。正脊脊背有雙龍護三仙,次脊背則是雙鳳回望。西施脊的部分安有八仙與南極仙翁,這些與其他廟宇並無不同。

大稻埕慈聖宮
慈聖宮的垂脊較為細小,因此牌頭戲齣也較不熱鬧。

大稻埕慈聖宮
兩側墀頭則是獅子抱球的交趾陶像,下方的水車堵同樣也是陶像裝飾。

大稻埕慈聖宮

大稻埕慈聖宮
正門上的對聯寫著:「第一門開觀音山拱秀,數千艇聚奎府水流輝」正是點出昔日廟前的光景;原本的大稻埕慈聖宮,座東朝西,淡水河由南向北流過,站在門口望向河岸,八里的觀音山就橫亙在右前方,而此地古稱「奎府聚」,而「奎」是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一星,主文章,是故又可引申為功名利祿皆聚此,這幅寫景又寫意的對聯的確是下得妙啊!

大稻埕慈聖宮
抬頭一望,壽樑與橫樑之間還有單手撐起的力士,是謂「憨番扛大柱」,同樣也是常見的廟宇裝飾題材。

大稻埕慈聖宮
主人翁的背後有座「湄洲城」,城樓上還豎著一支以「林」為旗號的戰旗,城外有人對峙,雕刻手法不算精細,不過這題材卻有些令人無言以對,一來,湄洲是座海島,沒有興建過城牆的記載,何來城門?二來,媽祖的身分也不是軍人,怎麼會有「戰旗」,我想這應該是昔日匠師們的「自由創作」吧?

大稻埕慈聖宮
進入廟內,前拜殿正上方懸掛著一通大正九年(西元1920),由稻江樂平社員一同敬獻的「恵澤覃敷」匾,「恵」是惠的異體字,「覃」為廣布的意思,因此用此匾讚頌媽祖恩澤廣布天下,無所不包。

大稻埕慈聖宮  

大稻埕慈聖宮
回望門神彩繪,這裡的畫風或許沒有府城名家的靈動,但也有樸素可愛的一面,龍邊是一組手持劍、印的宦官,而虎邊則一對宮娥,這樣的搭配正是主祀女神的規格。

大稻埕慈聖宮
和其他北部的廟宇一樣,這部分也被挪作擺設供品的地方。

大稻埕慈聖宮
面朝正殿的兩枝金柱上,安有兩隻可愛的倒拋獅子。

大稻埕慈聖宮
兩側迴廊上方的木雕尚未上色,而水車堵的交趾陶像看來也是新的,感覺慈聖宮似乎正在進行整修,因此許多裝飾尚未完成。

大稻埕慈聖宮
登上正殿後,光緒十年的「仁風溥被」匾高掛正中央,只是廟裡光線昏暗,再加上長年煙火薰染,讓古匾看來顯得蒙塵不少,著實可惜。

大稻埕慈聖宮
而正殿同樣也被柵欄圍起,把信徒和媽祖隔得老遠,只有特定的人才能進殿去,這也是阿中一直不喜歡北部廟宇的原因。

大稻埕慈聖宮
靠著相機,總算能進一步瞻仰到大稻埕媽的面容,鎮殿媽斂目微笑,慈悲的看著信徒,如此莊嚴的聖像竟無法讓一般民眾瞻仰,真的很可惜。

大稻埕慈聖宮
正殿神龕上則是一通「海國陽春」匾,靠著相機拉近距離只能看到「同治壬申年桐月穀旦」,同治壬申年也就是同治十一年,西元1872年,慈聖宮落成後的第六年,至於是何人所獻就看不清楚了。

大稻埕慈聖宮
駕前兩將軍金身因為被玻璃隔著,所以不僅難以窺探,也難以拍照。

大稻埕慈聖宮  
在三寶佛祖殿有一對「哼哈將軍」,神像表情生動,肌肉線條展現出力與美,讓人佩服匠師的技藝。

大稻埕慈聖宮
而註生娘娘殿還配有十二婆姐,相傳婆姐原有三十六位,是跟隨臨水夫人陳靖姑的三十六位宮女,據說是因為臨水夫人曾經幫助閩王的王后順利生產而獲賜的宮女,後來也跟隨陳靖姑擔負起救助生產的任務,之後化繁為簡,由三十六位演變成十二位。

大稻埕慈聖宮
每位婆姐各有其職,金身以養育每個階段的幼兒為造型。

【攝‧記】大稻埕慈聖

arrow
arrow

    阿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