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時間:20131110

地點:朴子大槺榔涂姓開基祖廟(嘉義縣朴子市大鄉里三鄰大槺榔195號)

交通方式:可於嘉義火車站前轉搭往朴子方向客運,至大槺榔站下車再步行進入,路程約十分鐘。

【朴子大槺榔涂姓開基祖廟簡介】引自嘉義縣朴子市公所網站
遠在三百餘年前,即明末清初,在現在嘉義縣朴子市東南方約一公里許,是片雜草蔓生,遍地荒蕪,缺山岳為依,乏大湖為憑,兼有「康榔」遍野,內中有條彎彎曲曲九九彎盤龍似的「大龍溝」,溯源自康熙二十年涂姓祖先等六房十八員,由大陸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仙堂荷仔埔社,奉帶天上聖母渡台開墾,自福建漳州來的涂姓祖先暫宿於此,睡中得神托夢,始覺此乃人間福地,於是定居開墾本地。天上聖母係涂姓祖佛,廟為涂遠等開墾興建,一所名曰「開基祖廟」小廟,奉祀天上聖母,朝夕膜拜得神庇佑,家丁興旺逐漸形成大村莊,因本村落「康榔」遍野,故涂姓祖先取康榔為名,本村莊名號「大康榔」,人口達千餘戶,地處平坦,四面交通暢行,為本省開基最早村落。

先祖涂氏等為顧念村落發展迅速,實受「天上聖母」之護佑,為使眾弟子朝拜方便,乃立意募工捐集,於康熙廿九年四月擇在庄中以土石建造土廟一座,由是遠近人士悠然而來參拜繞境盛開俎豆馨香。至雍正八年涂和獻金二百兩銀,暨集其他捐金,湊足千圓、擴建廟宇原址,為涂氏宗族祖故曰「開基祖廟」村落亦由此而興,是時己繁衍一大庄社,成古時諸羅山縣大康榔西堡,為西堡之堡頭北轄至西螺,南管至蕃仔田(今隆田)附近有德化廊,安溪厝、占富厝、施寮厝、應菜埔、朴仔腳、下竹圍等村落皆屬大康榔西堡所管轄,護境安居所週知,天上聖母在大康鄉榔西堡開基,如此而形。

道光丙申年(西元一八三六年)即民前一三七年,鳩資重建廟宇於現址,奠立起稍為規模之廟宇,建材皆取之於唐山、花理石大柱、福州福杉、圓大而高、上繪故事、古時人物、飛禽走獸、花木山水、配繪八仙、栩栩如生、無不綺麗雅緻精巧出奇、亭頂嶙峋巧緻、青龍舞爪、能瞻遠近、地面黝然生光,全廟裝飾華麗光彩奪目,富麗堂皇,不愧為當時出名全台之大康榔西堡開基祖廟,香煙鼎盛民康物富,進香者絡繹不絕為本廟中興之始也,逮至民國四十四年(西元一九五五年)再倡議重建,於民國四十五年三月完工並舉行入火安座祭典移駕歸位。

【阿中隨筆】
《康熙臺灣輿圖》是在康熙38至43年間(1699-1704),朝廷委託西方傳教士測量臺灣地形後,再交由山水畫家繪製而成,是目前所存最早的臺灣地圖。在《臺灣輿圖》當中就有「大椌榔」的記載,可見此地悠久之歷史。康熙五十六年(1717)由周鍾瑄所修纂的《諸羅縣志》〈規制志/坊里/莊〉章節中的寫到:「……外九莊(北新莊、大小槺榔莊、井水港莊、土獅仔莊、鹿仔草莊、龜佛山莊、南勢竹莊、大坵田莊、龜仔港莊)……」,大小槺榔莊在當時屬於外九莊之一,是相對於諸羅山莊之外的地方。大槺榔莊的範圍相當寬廣,今日的北港、水林、六腳、朴子、太保等皆屬之,因此特別為輿圖上所標註。

福建漳州詔安縣仙堂荷仔埔社的涂姓氏族,是早期入墾大槺榔的氏族之一,據朴子市公所網站的資料:「
康熙二十年涂姓祖先等六房十八員,由大陸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仙堂荷仔埔社,奉帶天上聖母渡台開墾……」。然而對照當時的歷史背景,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下令厲行禁海遷界,也就是規定福建廣東沿海的居民必須往內陸遷徙並且不得入海,其目的在於徹底封鎖臺灣。康熙二十年(1681),三藩之亂平定,臺灣的鄭經也在這一年病薨,府城安平一帶更是發生旱災,連續三年五穀歉收,導致社會陷入動盪不安的局面。由這些歷史背景來看,涂姓六房十八員如何於康熙二十年,罔顧政府禁令冒險渡台?

位於大槺榔的這座「開基祖廟」,正確的名稱應該是「涂姓開基祖廟」,因為這是涂姓氏族的開基祖廟,而非媽祖的開基祖廟,在進行創廟歷史的討論之前並須先釐清。細讀大槺榔涂姓開基祖廟的沿革,多半是以口傳歷史為主,缺乏文件史料的記載,因此其是否真為康熙廿九年立基,雍正八年建廟,這些就不免讓人有所質疑了。不過換個角度想,「開基祖廟」一直都是涂姓氏族的私人宗祠,某個程度上應是一座不對外開放的廟宇,因此不見錄於記載也是有所原因的。只是若想探尋涂姓開基祖廟的創建歷史,可能還需要各方先進們的共同努力。

造訪大槺榔涂姓開基祖廟的因緣是從網友阿鋒的介紹而來;今年七月份的時候,阿鋒告知朴子還有另一座媽祖廟,而且歷史比配天宮還要悠久,當時阿中就已經記在心裡,直到十一月的這一天總算成行了。大槺榔目前的行政區域雖然隸屬於朴子市,但離市中心還有一段距離,是個自成一格的衛星城市。搭乘客運在大槺榔站下車會發現這裡不太熱鬧,放眼望去好像也沒有什麼民宅,那是因為聚落並不在車站附近,要進入熱鬧的街市還得靠雙腳走個十來分鐘。靠著google地圖,我總算是抵達了涂姓開基祖廟,這裡比起其他的鄉村算是熱鬧了,至少還有家連鎖便利商店。廟埕前,幾位小朋友正在嬉戲著,他們看見阿中這位陌生人的拿著相機猛拍不免覺得好奇,細語端詳著。鄉村的小朋友最是可愛,他們純真、友善,很容易就跟他們攀談起來,當下心裡想起賀知章〈回鄉偶書〉裡的那兩句詩:「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只是阿中本就不是此地人,感受的境界自然沒詩人那般來得強烈。交談的過程中他們告訴我同學當中姓涂的的確不少,「涂」姓在臺灣本不多見,如果周遭有不少人姓涂,那麼也能粗淺證明涂姓氏族居住在大槺榔的悠久歷史。

涂姓開基祖廟為傳統南方式廟宇建築,廟簷上有大量的剪黏裝飾,門開三間,屋設兩進。參訪當天正巧碰上三川殿整修,因此拍起照來不甚便利,再加上廟埕前搭起來遮雨棚架,是故想欣賞簷上作品與封簷口處的裝飾均不容易,煞是可惜。三川殿屋簷上的裝飾題材較為簡單,正脊脊背為雙龍護三仙,財子壽三仙像是以陶像為基底,人物身上的頭冠與衣飾、法器則是用一片一片的陶瓷剪黏呈現,光滑的瓷器釉彩透過陽光反射出絢麗,是傳統廟宇建築裝飾的一大巧思與特色。四道規帶垂脊的排頭各立著一位天王,分別是
持琵琶的東方持國天王,持寶幡的北方多聞天王,手纏一條蛇的西方廣目天王,以及手持寶劍的南方增長天王,民間認為四大天王代表著「風調雨順」,是吉祥如意的象徵,也是護持道場的大護法,這四尊天王像同樣也是剪黏作品。涂姓開基祖廟三川殿上的裝飾,雖然沒有其他廟宇的熱鬧與複雜,但卻保留了傳統的手法與簡單的寓意。

走入廟埕遮雨棚下進一步欣賞三川殿的裝飾,兩側墀頭燦景題材簡單,只有一位閒坐的人物,除了頭部以立體方式呈現,其他部位則是繪畫作品,因畫面提供的素材過於簡單,因此也看不出這兩幅作品的主題是什麼。平面建材以水泥構成,只有正門門扇的頂板和格心部分是木材。排樓面上層彩繪一對回望麒麟,腳踩芭蕉、書卷、角印以及葫蘆等法器。在麒麟彩繪的兩旁,加上兩道側門的上方共四幅畫作,組成了廟宇常見的勸世題材:四不足;漢武為帝欲作仙,彭祖焚香祈壽年。嫦娥攬鏡嫌貌醜,石崇鉅富嘆無錢。四幅畫作正是告誡世人慾望永遠都不能滿足,當珍惜擁有的一切,而不是汲汲營營去貪求。再看到正門下層門楣的畫作則是八仙賀壽,八位平易近人的神仙表情、法器、座騎皆不相同,騎虎持杖的李鐵拐、吹笛乘象的韓湘子,勾勒出一片歡喜的氣氛,只是作品已部分剝落,不知這次的整修是否也會處理。而兩側偏門的門楣則是武場戲齣,整個三川殿的平面以畫作最為醒目與出色。

正門門聯提到:「承命于天問于天天縱將聖,歡歌我后奚我后后來其蘇」,這兩句話皆是有典故的;「天縱將聖」出自於《論語‧子罕》:「大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本句旨在褒揚媽祖為上天所欽定之聖人。「后來其蘇」典出於《商書.仲虺之誥》:「徯我后,后來其蘇」,本句意指是等待媽祖的庇護讓我獲得安逸舒適。兩句對聯的第一個字合起來則是「承歡」,頗有信徒在媽祖的護佑下均能平安喜樂之意,是一副相當有意思的對聯。兩側的木雕門扇頂板也是有寓意的,一邊是才子佳人小登科,一邊是三娘教子。三娘教子為著名的戲劇題材,故事出自於李漁的小說《無聲戲》,內容敘述明代有一位商人名薛廣,家中有三名妻妾以及兒子倚哥,有一次薛廣外出經商遇見同鄉,託其將白銀五百兩帶回家,不料同鄉卻私自獨吞,甚至運了具空棺回到薛府,兩名妻妾以為丈夫已客死他鄉而改嫁,獨留三娘王春娥堅守婦道,獨自拉拔倚哥,期間含辛茹苦不在話下,最後薛廣平安回家,而倚哥也金榜題名,一家三口再度重逢。故事傳達了忠孝節義的核心觀念,也體現了好人有好報的理想價值。而格心也就是身堵的部分則是花鳥雕刻,特別的是每隻鳥的嘴上都銜著食物,上方的飛鳥叼著一隻蚱蜢,下方的立鶴則是含著一尾魚,這或許也隱含著豐收的寓意吧?!只是這樣的題材並不多見,甚為有趣。

走入廟內,拜殿空間因為搭設了裝修用的棚架,因此無法好好欣賞樑上的裝飾作品,不過還是可以看見幾幅重新彩繪的畫作,只是對照方才在三川殿看到的那幾幅,就其用色與線條的勾勒上比較,阿中覺得新的畫作色彩過於濃烈,少了那份典雅氣質。至於門神彩繪的部分就相對精彩細膩多了,這對秦瓊、尉遲恭門神彩繪是出自高雄畫師馮進興之手,眼睛靈活有神,鬚髯密而不亂,冑甲斑斕不豔,著實為一繪畫佳作。至於兩道偏門的畫作同樣可觀,龍邊一老一少兩宦官,老者捧冠少者托鹿意謂「加官晉祿」,虎邊宮娥一者手捧牡丹,一者端持爵杯,為富貴晉爵之意。值得一提的是這對宮娥眼神特是靈活,可看出右邊較為年輕,眼神嫵媚動人,左邊稍長,眼神則透露出端莊賢淑之感,同樣也是一組相當值得欣賞的佳作。有關馮師傅的介紹可參見彩繪藝師馮進興簡介

拜殿與正殿之間有個天井,空間並不大,不過光線倒也充足。正殿前方的一對龍柱造型特殊,圓柱體上下盤著兩條龍,這樣的呈現方式與一般常見的龍柱不同,民間有神龍見首不見尾,龍身不可完全出現的習俗,因此常可看見龍的身體隱沒於雲彩之中。但涂姓開基祖廟的這對龍柱,龍身是攀附在圓柱上的,更顯活靈活現。抬頭欣賞正殿大楣上的彩繪,正中央為媽祖海上出巡圖,媽祖有兩位服侍宮女隨身,千里眼、順風耳兩大將則是展開神通巡視著芸芸眾生,協助聖母聞聲救苦。兩旁則有「默娘得鏡」與「祈雨濟民」兩幅畫作,都是媽祖生前的神話傳說故事,不過「默娘得鏡」並不見於《天妃顯聖錄》之中,似是「窺井得符」的另一版本。

再往前走去便是正殿,整個大殿被香煙燻得發亮,媽祖神像就安座在神龕之中。鎮殿聖母臉頰豐腴,眼神與笑容透出柔和與慈悲,頭戴華麗珠帽冠冕,上方還有一朵大大的紅綵頭花,造型與笨港口港口宮相同。神龕中除了媽祖神像,還有觀世音菩薩、王爺等。大殿上當然少不了千順兩將軍的立像,這裡的將軍像體型較為福態,和配天宮一樣皆是穿戴官帽與官袍,身上發亮的油彩顯示剛重漆不久。神龕前的供桌上有一只造型古樸的石香爐,上方刻著「天上聖母」,雖無華麗的雕飾,但卻因此更顯古意。石爐旁有一尊虎爺將軍像,供奉於玻璃框中,虎將軍張著炯炯有神的大眼望向前方,煞有氣勢。而龍虎兩邊則是陪祀常見的福德正神與註生娘娘。

回頭欣賞神龕的裝飾,對聯題道:「南面骵天心雄看虎拜,昌期昭母德大啓鴻猷」,聯頭合起來為「南昌」二字,涂姓世傳的郡望便是「南昌」,相傳涂姓先祖在晉代南遷後就是在南昌發展成為望族。第一位南遷到南昌開基的是被晉朝皇室封為新英侯的涂欽;《姓氏族譜箋釋》:「系出涂山氏。晉新英侯涂欽渡江南至豫,為東南涂之氏之祖。」,文中的「豫」指的是豫章郡,之後改稱為南昌,臺灣的涂姓淵流便是由此而來,由此再次證明開基祖廟原為涂姓私人家廟的事實。神龕上方高懸「山海安康」匾,為清道光丙申年(1836)由涂姓子孫同立,只註明姓氏而不專寫人名,頗有希望神靈庇蔭整個家族的涵義在。前方另有一方「莫不尊親」匾,落款為昭和乙亥年孟夏月吉置,其中「乙亥」、「吉置」四字因煙燻而不清楚,而「孟」字拆成(子皿),感覺上似乎有重修過的痕跡。「莫不尊親」四字筆法蒼勁有力,特殊的「飛白」書法讓字體顯得靈動。所謂的飛白意思是筆畫中有空白無墨之處,感覺上似乎是筆墨乾枯,唐宋之際的許多名書法家如王羲之、歐陽詢等都曾鍾情於此法。下款獻匾人同樣都是涂姓,再次展現此廟為涂姓家廟。「山海安康」匾的兩側為文武財神,下方的畫作和龍虎兩側神龕形成一系列,分別是「忠:岳飛精忠報國」、「孝:木蘭代父從軍」、「節:蘇武北海牧羊」、「義:關公千里尋兄」,教化著世世代代的子孫當見賢思齊。

大槺榔涂姓開基祖廟的規模並不大,但擁有大槺榔信仰中心的重要地位,或許知名度不像其他大廟那般響亮,但的確會是沉澱心靈的好地方,下次來到這裡,不妨放慢腳步,細細欣賞廟裡的彩繪,感受廟宇所傳達的那份寧靜的力量。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康熙臺灣輿圖》是在康熙3843年間(1699-1704),朝廷委託西方傳教士測量臺灣地形後,再交由山水畫家繪製而成,是目前所存最早的臺灣地圖。在《臺灣輿圖》當中就有「大椌榔」的記載,可見此地悠久之歷史。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參訪當天正巧碰上三川殿整修,因此拍起照來不甚便利,再加上廟埕前搭起來遮雨棚架,是故想欣賞簷上作品與封簷口處的裝飾均不容易,煞是可惜。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財子壽三仙像是以陶像為基底,人物身上的頭冠與衣飾、法器則是用一片一片的陶瓷剪黏呈現,光滑的瓷器釉彩透過陽光反射出絢麗,是傳統廟宇建築裝飾的一大巧思與特色。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四道規帶垂脊的排頭各立著一位天王,分別是持琵琶的東方持國天王,持寶幡的北方多聞天王,手纏一條蛇的西方廣目天王,以及手持寶劍的南方增長天王,民間認為四大天王代表著「風調雨順」,是吉祥如意的象徵,也是護持道場的大護法,這四尊天王像同樣也是剪黏作品。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涂姓開基祖廟三川殿上的裝飾,雖然沒有其他廟宇的熱鬧與複雜,但卻保留了傳統的手法與簡單的寓意。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走入廟埕遮雨棚下進一步欣賞三川殿的裝飾,兩側墀頭燦景題材簡單,只有一位閒坐的人物,除了頭部以立體方式呈現,其他部位則是繪畫作品,因畫面提供的素材過於簡單,因此也看不出這兩幅作品的主題是什麼。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平面建材以水泥構成,只有正門門扇的頂板和格心部分是木材。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排樓面上層彩繪一對回望麒麟,腳踩芭蕉、書卷、角印以及葫蘆等法器。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廟宇常見的勸世題材:四不足;漢武為帝欲作仙,彭祖焚香祈壽年。嫦娥攬鏡嫌貌醜,石崇鉅富嘆無錢。四幅畫作正是告誡世人慾望永遠都不能滿足,當珍惜擁有的一切,而不是汲汲營營去貪求。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八位平易近人的神仙表情、法器、座騎皆不相同,騎虎持杖的李鐵拐、吹笛乘象的韓湘子,勾勒出一片歡喜的氣氛,只是作品已部分剝落,不知這次的整修是否也會處理。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后來其蘇」典出於《商書.仲虺之誥》:「徯我后,后來其蘇」,本句意指是等待媽祖的庇護讓我獲得安逸舒適。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三娘教子為著名的戲劇題材,故事出自於李漁的小說《無聲戲》,內容敘述明代有一位商人名薛廣,家中有三名妻妾以及兒子倚哥,有一次薛廣外出經商遇見同鄉,託其將白銀五百兩帶回家,不料同鄉卻私自獨吞,甚至運了具空棺回到薛府,兩名妻妾以為丈夫已客死他鄉而改嫁,獨留三娘王春娥堅守婦道,獨自拉拔倚哥,期間含辛茹苦不在話下,最後薛廣平安回家,而倚哥也金榜題名,一家三口再度重逢。故事傳達了忠孝節義的核心觀念,也體現了好人有好報的理想價值。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格心也就是身堵的部分則是花鳥雕刻,特別的是每隻鳥的嘴上都銜著食物,上方的飛鳥叼著一隻蚱蜢,下方的立鶴則是含著一尾魚,這或許也隱含著豐收的寓意吧?!只是這樣的題材並不多見,甚為有趣。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只是對照方才在三川殿看到的那幾幅,就其用色與線條的勾勒上比較,阿中覺得新的畫作色彩過於濃烈,少了那份典雅氣質。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門神彩繪的部分就相對精彩細膩多了,這對秦瓊、尉遲恭門神彩繪是出自高雄畫師馮進興之手,眼睛靈活有神,鬚髯密而不亂,冑甲斑斕不豔,著實為一繪畫佳作。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兩道偏門的畫作同樣可觀,龍邊一老一少兩宦官,老者捧冠少者托鹿意謂「加官晉祿」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虎邊宮娥一者手捧牡丹,一者端持爵杯,為富貴晉爵之意。值得一提的是這對宮娥眼神特是靈活,可看出右邊較為年輕,眼神嫵媚動人,左邊稍長,眼神則透露出端莊賢淑之感,同樣也是一組相當值得欣賞的佳作。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拜殿與正殿之間有個天井,空間並不大,不過光線倒也充足。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正殿前方的一對龍柱造型特殊,圓柱體上下盤著兩條龍,這樣的呈現方式與一般常見的龍柱不同,民間有神龍見首不見尾,龍身不可完全出現的習俗,因此常可看見龍的身體隱沒於雲彩之中。但涂姓開基祖廟的這對龍柱,龍身是攀附在圓柱上的,更顯活靈活現。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抬頭欣賞正殿大楣上的彩繪,正中央為媽祖海上出巡圖,媽祖有兩位服侍宮女隨身,千里眼、順風耳兩大將則是展開神通巡視著芸芸眾生,協助聖母聞聲救苦。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兩旁則有「默娘得鏡」與「祈雨濟民」兩幅畫作,都是媽祖生前的神話傳說故事,不過「默娘得鏡」並不見於《天妃顯聖錄》之中,似是「窺井得符」的另一版本。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再往前走去便是正殿,整個大殿被香煙燻得發亮。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鎮殿聖母臉頰豐腴,眼神與笑容透出柔和與慈悲。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頭戴華麗珠帽冠冕,上方還有一朵大大的紅綵頭花,造型與笨港口港口宮相同。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大殿上當然少不了千順兩將軍的立像,這裡的將軍像體型較為福態,和配天宮一樣皆是穿戴官帽與官袍,身上發亮的油彩顯示剛重漆不久。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神龕前的供桌上有一只造型古樸的石香爐,上方刻著「天上聖母」,雖無華麗的雕飾,但卻因此更顯古意。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虎爺將軍像供奉於玻璃框中,虎將軍張著炯炯有神的大眼望向前方,煞有氣勢。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神龕上方高懸「山海安康」匾,為清道光丙申年(1836)由涂姓子孫同立,只註明姓氏而不專寫人名,頗有希望神靈庇蔭整個家族的涵義在。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莫不尊親」匾落款為昭和乙亥年孟夏月吉置,其中「乙亥」、「吉置」四字因煙燻而不清楚,而「孟」字拆成(子皿),感覺上似乎有重修過的痕跡。「莫不尊親」四字筆法蒼勁有力,特殊的「飛白」書法讓字體顯得靈動。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忠:岳飛精忠報國」、「孝:木蘭代父從軍」、「節:蘇武北海牧羊」、「義:關公千里尋兄」,教化著世世代代的子孫當見賢思齊。

朴子涂姓開基祖廟

 
【攝‧記】朴子大槺榔涂姓開基祖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中 的頭像
    阿中

    湊陣拜媽祖

    阿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