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鹿耳門天后宮

時間:
2012815

地點:
臺南鹿耳門天后宮(臺南市安南區媽祖宮一街136號)

交通方式:
可於臺南火車站前搭乘臺灣好行公車99路,至鹿耳門天后宮站下車即可抵達。

【臺南鹿耳門天后宮簡介】
引自鹿耳門天后宮網站

西元一六六一年四月三十日,民族英雄鄭成功率領四百餘戰艦抵達台灣鹿耳門外沙線,因水淺船隻無法行駛,鄭氏乃設香案焚香祝禱祈求媽祖助漲潮水;果然水升丈餘,於是揮軍登陸鹿耳門南岸北汕尾嶼,進而趕走荷蘭人,收復台灣,因而改寫了台灣的歷史,鹿耳門遂成為偉大的古蹟。

台南市安南區鹿耳門天后宮,於明永曆十五年
(西元一六六一年) 民族英雄鄭成功登陸後首建,由於歷史悠久,媽祖威靈顯赫,常年有大批男女信徒從全國各地前來進香膜拜。根據歷史文獻記載,鹿耳門天后宮,原由鄭成功建在登陸地即北汕尾嶼,當時稱作“媽祖宮”,奉祀天上聖母;清康熙五十八年由百官捐俸擴建為“天后宮”,咸豐五年,台灣總鎮府邵連科與曾元福各官暨三郊公局等商賈捐資重興,同治十年,曾文溪改道,天后宮遭沖毀,「開基媽祖」神像暫祀民家,民國三十六年再重建,民國六十六年復重建,目前尚未完成。

鹿耳門天后宮供奉的鄭成功隨艦媽祖,係大陸稀產寶貴之“宣芝木材”雕刻而成,其手法出自名家,亦是台灣此種千年材質獨一無二的媽祖神像。鹿耳門天后宮除媽祖神威顯赫外,另陳列有市政府疏浚鹿耳門溪時於古廟址出土的古天后宮“重興天后宮碑記”、“新建鹿耳門公館碑記”,以及其它古器物,實質反映了台灣古代工商業發展情形和大陸間血濃於水的關係,同時亦說明了鹿耳門天后宮這座古廟當年不但是信仰所繫,也是海上交通及工商發展上佔有之重要地位,而在歷史上留下其長遠的影響。


鹿耳門天后宮,宮殿巍峨雄壯,正門俯視鹿耳門港口,南對安平古堡與四草砲台,東望萬頃台灣最大鹽場
(台南科技工業區建地) 西臨台灣海峽,沿海有青翠茂密的防風林,迤前為聞名的鹿耳門古港道;今鹿耳古港道遍植蚵架,竹筏橫臥,偶爾帆影兩三點綴溪面,朝暉夕陰,令人有發思古之幽情。

鹿耳門天后宮於民國七十三年舉辦台灣首次之“甲子年護國祈安羅天大醮”,歷時四十九天,由當時台南市長蘇南成擔任總主會,一時中外嘉賓雲集,典禮莊嚴盛大,在數萬信徒、龐大藝陣,遵循古禮之下,自鹿耳門古天后宮遺址沿鹿耳門溪,護送「媽祖船」進入台灣海峽,尋覓當年延平郡王鄭成功登陸鹿耳門南岸北汕尾島的路線,以緬懷鄭王復台之豐功偉績。

【阿中隨筆】
花了點時間參考了鹿耳門天后宮網站上的史料,感覺這座廟真的很難得,是少見願意引用大量史料來佐證廟堂沿革的宮廟,不浮誇、不神話,這才是真正值得信奉的方式,也是對媽祖的一種尊重。我們都學過,鄭成功是從鹿耳門登陸台灣,但或許少有人知道,其實當年鄭家軍的克台路線,是從鹿耳門登陸,然後先攻下內陸的普羅民遮城(赤崁樓),然後才回頭打熱蘭遮城(安平古堡)的,因當時熱蘭遮城為台江內海的沙洲,易守難攻,所以才會成為鄭成功最後攻破的地方,這段故事也是聽了歷史老師介紹阿中才得知的,是故,安平天后宮真為開台耶?

當天阿中是先拜訪了鹿耳門聖母廟,之後才轉往天后宮的,雖然兩地都號稱「鹿耳門」,而文化公車的行駛路線也僅只差了一站,但兩地距離確實頗遠,也因為台江內海的遺跡,這裡多半是魚塭,別有一種魚鄉風情。天后宮的佔地廣闊,建築採閩南式風格,雕梁畫棟,華麗藻飾,讓遊客在參香之餘也能靜下心來細細欣賞。


整座天后宮從外觀看來可視為一整個建築群,但左右兩廡的開台聖王殿以及文衡聖帝殿亦可視為單獨的建築,這種風格雷同於北港朝天宮。整座宮殿氣勢恢宏,廟埕腹地廣大,視野開闊。三川門燕脊上立有福祿壽三仙交趾,左右分立持旗、球、戟、磬之乘龍天將。而鹿耳門天后宮未採用一般廟宇常見的憨番扛廟角,而是用獅子扛起廟角,此亦為較為罕見之裝飾。門楣上有虎、豹、麒麟、大象…等獸分立其中,讓廟堂顯得華麗引人。正所謂「未入廟,先看門」,廟宇裝飾最精華的部分多半就在三川門,從三川門的裝飾布置便可大致推斷此廟的可看性與否了。此外天后宮無鐘鼓樓裝置,而是將其安置在三川門外,這點倒是與西港慶安宮相同,一入中門,廟方便設有香案,外地客如阿中,總會誤以為其為天公爐,後來經廟方人員解釋,方知那是為了遠來的神尊所設的,有歡迎到訪的寓意,頓時備感溫馨,人神同理,莫過於此啊!


進入三川門,越過前拜殿,經由廊道穿越天井即可登上正殿參拜媽祖娘娘,鎮殿媽端座神龕,神容因長期的香火煙燻而轉黑,不過在嘴唇部位卻依然保持紅潤,和鎮殿媽同時期雕塑的左有宮娥均不見此現象,唯獨媽祖,這也是鹿耳門媽讓信徒嘖嘖稱奇的地方。在鎮殿媽正前方的則是開基媽,據說是採明朝規制之天妃造型雕塑,又木材為萱芝
(紫檀),因此被廟方式為彌足珍貴之歷史文物。

後殿供奉觀世音菩薩、三官大帝、斗姥與太歲、註生娘娘以及月下老人等神祇,其中十八羅漢神像值得一觀,每位尊者造型各異,或坐或立,或嗔或笑,姿態仿若真人。漫步於後殿與迴廊之間,陽光落地,加之香煙氤氳,形塑出廟宇神祕而莊嚴的氛圍,一盞盞古色古香的龍燈,在紅通通的柱子間,營造出特有的肅穆與神聖,安定了世間人庸碌的心神。


鹿耳門天后宮是臺灣分靈眾多的媽祖廟之一,近年來更是致力於提倡廟會新文化,以及傳承傳統祭祀古禮,是一座非常有概念,也非常值得推崇的廟宇,不過可惜交通稍嫌不便,期待未來臺南市政府能多加改善,讓更多想追尋昔日鄭氏足跡,或是探訪大員媽祖古廟的人更方便造訪。


臺南鹿耳門天后宮
令信徒嘖嘖稱奇的鎮殿媽金身。

臺南鹿耳門天后宮
珍貴的鹿耳門開基媽。

臺南鹿耳門天后宮

臺南鹿耳門天后宮

臺南鹿耳門天后宮
八卦鑿井通常都是廟宇匠師高超工藝技術的體現。

臺南鹿耳門天后宮

臺南鹿耳門天后宮
表情傳神的悟道羅漢。

臺南鹿耳門天后宮
旗、球、戟、磬,象徵大家共同的願望─祈求吉慶。

臺南鹿耳門天后宮

臺南鹿耳門天后宮

臺南鹿耳門天后宮

臺南鹿耳門天后宮

臺南鹿耳門天后宮
龍燈搭上紅柱,鮮豔的配色,莊嚴的氛圍。

臺南鹿耳門天后宮

臺南鹿耳門天后宮

臺南鹿耳門天后宮
正殿正脊上的媽祖剪黏像。

臺南鹿耳門天后宮

【攝‧記】臺南鹿耳門天后宮

arrow
arrow

    阿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