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仁海宮

時間:
2012125

地點:中壢仁海宮(桃園縣中壢市延平路198號)

交通方式:搭乘臺鐵至中壢火車站,出站後右行元化路至延平路右轉即可抵達,步行約十五分鐘。

【中壢仁海宮簡介】引自仁海宮網站
仁海宮創建於清道光6(西元1826),境內居民王、張、吳、余、黎等諸姓先賢,有感於當時中壢街景繁榮,人口也漸次增多的情況下,為使居民有一個慰藉心靈的精神寄託,於是邀集中壢之十三大庄的士紳商討建廟,最初奉祀觀世音菩薩,後來有鑑於旅客賈商往來頻繁,於西元1867年從北港朝天宮分靈媽祖為鎮殿主神,以保祐商旅平安,香火綿延興盛。

同治九年(西元1870),由於初期廟宇建構簡陋,不堪風吹雨蝕,所以居民倡議重建,同治十年完工,同時正式定名為「仁海宮」,並立有「海國長春」匾額,迄今已五度重修,為三殿式廟宇。由於香火綿延不絕,長久以來,新街廟已成為當地居民重要信仰中心。

仁海宮的建築裝飾多元豐富,匾額對聯,石柱木雕,是中壢市最古老的廟宇,巍巍仁海宮,廟立新街,香煙繚繞,靄靄媽祖婆,靈分北港,蘭蕙芬芳,仁海宮位於新街,所以大家又稱它為新街廟,並於西元2009年搭建牌樓及停車場,是中壢市的地景指標。

【阿中隨筆】
根據中壢鎮公所的資料,中壢位於老街溪、新街溪形成的兩大澗谷之間,舊稱「澗仔壢」,而「壢」在客家話的意思指的是凹下的低地,這裡又是位於北部兩大都市─淡水與竹塹的中間,是故改稱為「中壢」。

仁海宮位置就在中壢的新街上,因此當地又稱為「新街廟」。傳說在日據時期曾因媽祖靈驗而躲過被拆的命運,不過現今的仁海宮裡,古物似乎罕見,最早的石雕作品也多半完成於日據時期,而彩繪更可看出與傳統廟宇大相逕庭之手法。三川殿搭配兩側廂房呈現五開間格局,兩側無鐘鼓樓,較符合傳統閩南廟宇規格。廟前無埕,緊鄰車水馬龍的臺一線省道,是故顯得有些侷促。門口有翻天覆地龍柱一對,門堵皆為石雕作品。左右雙門雖各有一對抱鼓石,不過已失去昔日穩定門板之作用,只剩下裝飾的功能了。兩旁龍虎堵上方則有風塵三俠(虯髯客、李靖、紅拂女)以及西漢三傑(張良、韓信、蕭何)的彩繪,手法偏向傳統中國畫風,據畫中署名顯示為近幾年之作品。

三川殿上正脊為雙龍護三仙,下方脊堵則為脊上加脊的形式,稱之為「西施脊」,如此能讓正脊有更多的空間可以裝飾。燕尾脊飾由中向外分別為龍、鳳、鰲等神獸,垂脊牌頭各有文武場陶偶裝飾,而墀頭以及兩側屋簷下的水車堵皆安有交趾陶裝飾,不過因裝設壓克力護照阻隔,無法仔細欣賞匠師手藝之美。

進入廟內,原中庭天井同樣被挪作擺設供品處,兩側迴廊石柱的裝飾有別於其它傳統廟宇,這裡沒斗拱也不雕花,僅於石柱與橫樑接縫處有裝飾,風格類似希臘羅馬,頗為特殊。迴廊上方同樣也有各式各樣的彩繪,只是這裡的彩繪手法比較偏向西洋油畫風格,用色較為厚重。龍邊迴廊上方為女媧補天,虎邊迴廊上方則為仙女獻壽,這樣的繪畫風格同樣少見於傳統廟宇。迴廊靠天井側則有一整列的交趾裝飾,以二十四孝的故事為題材,一直沿伸至正殿。

正殿前方拜亭處有龍柱、花鳥人物柱以及文字柱各一對,其中人物柱的裝飾題材同樣也是二十四孝的故事,在上方可以找到哭竹生筍、聞雷泣墓、乳姑不怠…等。值得一提的是虎邊的人物柱,上方刻有捐獻芳名錄的罄牌,分別由一對打扮穿著相當洋化的人物端持著,男人頭戴高帽,身著燕尾西莊,還留有翹鬍子,女人身著洋裝,留著一頭捲髮,這樣的題材也是一般廟宇所罕見,著實可愛有趣。拜殿前方則為正殿,有木製柵欄隔絕,媽祖娘娘高坐神龕之中,兩旁千里眼、順風耳將軍立身護衛,鎮殿媽祖慈眉善目,雙眼凝視遠方。而兩將軍像的雕刻手法則較為樸實。左右兩旁各陪祀三官大帝神位與註生娘娘,一般廟宇將三官大帝供奉於龍邊陪祀的狀況並不多見,而且這裡僅立牌位而無神像,算是相當特殊。

正殿後方還有一棟三層樓建築,一樓為空曠的場地,可當作社區辦理活動使用,二樓則供奉關聖帝君、文昌帝君、神農大帝、六十甲子太歲與斗姥元君、文財神以及月老公等神祇。這裡的月老公有兩尊神像,其中一尊蓄著黝黑的鬍子,手裡勾著紅線,顯然大大顛覆了以往一般人對月老公的印象,原來月老公也可以走年輕時尚風啊!在後殿可以回望欣賞正殿屋脊上方的裝飾,正脊為雙龍拜塔,脊堵有姜子牙大破萬仙陣的陶俑裝飾。下方則為剪黏雕花,還有一對蝦子、烏賊、螃蟹等海洋生物。蝦子是綠色的,代表這是活跳跳的蝦子,而不是煮熟的紅蝦喔!而兩旁的脊堵上的主題則為「渭水訪賢」與「三顧茅廬」,這題材常被應用在廟宇裝飾上。

走訪中壢仁海宮一遭會發現,這裡的風格和一般廟宇有些不同,如果想純粹欣賞傳統匠師的手藝,那麼這裡可能會讓人有些顛覆。不過若以文化融合的角度來欣賞,這裡或許會是個很好的藝術寶庫。

中壢仁海宮
仁海宮在當地又稱為「新街廟」,是因為位置就在中壢的新街上,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中壢仁海宮
廟前無埕,緊鄰車水馬龍的臺一線省道,是故顯得有些侷促。

中壢仁海宮
兩旁龍虎堵上方則有風塵三俠(虯髯客、李靖、紅拂女)以及西漢三傑(張良、韓信、蕭何)的彩繪,手法偏向傳統中國畫風,據畫中署名顯示為近幾年之作品。

中壢仁海宮

中壢仁海宮
三川殿上正脊為雙龍護三仙。

中壢仁海宮
兩側迴廊石柱的裝飾有別於其它傳統廟宇,這裡沒斗拱也不雕花,僅於石柱與橫樑接縫處有裝飾,風格類似希臘羅馬,頗為特殊。

中壢仁海宮
迴廊上方同樣也有各式各樣的彩繪,只是這裡的彩繪手法比較偏向西洋油畫風格,用色較為厚重,龍邊迴廊上方為女媧補天,虎邊迴廊上方則為仙女獻壽,這樣的繪畫風格同樣少見於傳統廟宇。

中壢仁海宮
迴廊靠天井側則有一整列的交趾裝飾,以二十四孝的故事為題材,一直沿伸至正殿。

中壢仁海宮

中壢仁海宮

中壢仁海宮  
正殿前方拜亭處有龍柱以及花鳥人物柱各一對,其中人物柱的題材同樣也是二十四孝的故事,在上方可以找到哭竹生筍、聞雷泣墓、乳姑不怠…等。

中壢仁海宮
值得一提的是虎邊的人物柱,上方刻有捐獻芳名錄的罄牌,分別由一對打扮穿著相當洋化的人物端持著,男人頭戴高帽,身著燕尾西莊,還留有翹鬍子,女人身著洋裝,留著一頭捲髮,這樣的題材也是一般廟宇所罕見,著實可愛有趣。

中壢仁海宮
鎮殿媽祖慈眉善目,雙眼凝視遠方。

中壢仁海宮
這裡的月老公有兩尊神像,其中一尊蓄著黝黑的鬍子,手裡勾著紅線,顯然大大顛覆了以往一般人對月老公的印象,原來月老公也可以走年輕時尚風啊!

中壢仁海宮

中壢仁海宮
兩旁的脊堵上的主題則為「渭水訪賢」與「三顧茅廬」,這題材常被應用在廟宇裝飾上。

中壢仁海宮

【攝‧記】中壢仁海宮

arrow
arrow

    阿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